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中學物理教師的教學能力結構

學問君 人氣:4.04K
試論中學物理教師的教學能力結構
試論中學物理教師的教學能力結構
   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運用教育科學理論及學科知識進行實際教學的本領。教師的教學能力結構,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具備的各種能力因素及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聯繫的框架。教學能力的高低被視爲一個教師能否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所作爲的前提條件。
  教師的教學能力結構,主要由教學的基本功、辯證思維能力、實驗的設計和操作能力、教學應變能力、學習與總結能力、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等方面組成。
一、教學基本功  教師應具備較紮實的基本功。所謂教學基本功,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具備的組織教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板書能力、組織指導學生課外活動能力等。
1、組織教學能力 組織教學的能力,是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是有關思想的、業務的、藝術的等方面的綜合體現。教師的組織教學能力主要表現爲:
  (1)在對物理教學大綱和教學目的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制定學年或學期或單元或課時計劃的能力,使教學有條不紊地按系統按步驟地進行。
  (2)組織安排教材的能力。組織安排好教材,是使教材形成一個結構嚴密、系統性強、條理清晰的教學體系。對於講授內容、練習內容、重點難點、新舊知識的銜接、實驗的匹配和作業的佈置等有合理的精心組織和安排。
  (3)確定教學方法的能力。教學方法的確定,是教師爲了達到教育和教學目的所採取的手段。它是建立在對教材的深入鑽研、深刻理解;對學生知識水平、心理特徵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的。如在教法類型確定後,怎樣引入新課,怎樣課堂提問,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怎樣複習鞏固,怎樣處理和安排實驗等環節的設計和安排。
  (4)組織和駕馭課堂教學進程的能力。組織和駕馭課堂教學的進程,是教師的領導能力和指揮才能的生動體現,是在規定的空間和時間內順利完成教學目的任務的創造藝術。具有了這種藝術,在教學中才能統一教師和學生的意志,嚴明紀律,協調行動,使全班同學形成一個整體,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教與學在一種輕鬆愉快的、生動活潑的氣氛中進行,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5)課堂提問和指導練習的能力。課堂提問和練習是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提問是指課堂教學中,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產生問題意識,把握教學活動的方向和進程。它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提出的問題應是主要矛盾、知識重點,要富於啓發性,有利於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培養。
  課堂練習是學生認知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它既能使學生不斷鞏固和深化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助於教師分析教材,瞭解學生學習和思維活動的特點,獲得教學反饋資訊,達到因材施教,減輕學生負擔的目的。練習內容是多方面的,如有筆記練習、閱讀練習、實驗操作練習、解題練習等。這些練習都應在教師的精心設計、科學組織、耐心指導下進行。練習要少而精,要及時檢查糾正,要激勵表揚,尤其要表揚那些有獨到見解和解法的同學。
2.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能力素質的重要內容和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基本功。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優劣、強弱,直接影響學生對新知識吸收的程度和學習的積極性,關係到教學效果的好壞。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識不變成僵死的、靜止的學問,就要把語言變成一個最重要的創造工具”。可見,教師語言表達的生動活潑、富有情趣、詼諧幽默與否,直接影響着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主導作用的發揮,學生接受知識,發展智力的效果。
  教師的教學語言,除了要口齒清晰、優美生動、詼諧幽默、語音高低、語速快慢適中等外,還應從物理學科的特點,在以下幾方面考慮教學語言:
  (1)準確、規範。物理教學語言要準確,注重科學性。對物理用語和物理專業術語的讀法要準確規範。如:原子核人工轉變方程式裏左邊的“+”讀作“轟擊”,右邊的“+”讀作“和”或“跟”,“=”讀作“生成”;而在1u=931.5兆電子伏特中的“=”則讀作“相當於”。對物理定義、定律、概念等內容,用詞要嚴謹、科學、準確,往往一字之差,將使概念面目全非。
  (2)具有文學性。物理教學語言要講究語言的文學性。如果恰當地運用生動的文學語言,可以使許多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講講“機械運動”時,爲了講清“機械運動”和“參照物”這兩個重要概念,用電影《閃閃的紅星》裏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充滿詩情畫意的文學語言,不僅激起學生無限的興趣和學習熱情,而且給學生展現出了一幅生動的物理畫面。使學生在一片生動活潑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培養了能力。
  (3)富於啓發性。教師要善於運用恰當的語言,啓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知識的獲取、記憶和思維能力的培養。
  (4)邏輯性強。教學語言的邏輯性,是教師思維形式和教學思路的反映。教師的語言邏輯性強,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前提的運用,結論的推導,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對於從物理實驗現象的描述到物理規律的揭示;對於從個別的、具體的事物性質的闡述,到一般規律的概括;對於某些規律的推論以及概念間的相互關係、相互依賴的關係的闡明等,都要有很強的邏輯性教學語言來表述。
3、板書能力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它將講授內容系統化、條理化、形象化,有助於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物理課堂教學的板書,既有語言文字表達,又有圖表、圖形、符號、公式及其運算等。精心設計板書,恰當地運用板書,是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增強教學效果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醒目工整的板書,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理順思路,啓發學生思維,加深學生對教材的重點內容的印象,有助於學生記憶,便於學生複習,鞏固知識。
  設計和書寫板書的原則是:提綱挈領,以簡馭繁;佈局合理,重點突出;鮮明直觀,富於啓發;便於筆記,有助記憶;書寫端正,符合規範。使整個板書成爲一幅完美的課堂教學藝術縮影。從而不僅使學生從中獲得了知識,而且得到了美的享受和美的鑑賞。
  板書形式多種多樣,如綱要式、圖解式、表格式、問答式等。在九五年《物理教學探討》第一期上的《物理課堂教學的板書藝術》中也有六種板書形式。
4、組織指導學生課外活動的能力 國家教委印發的《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1990年5月)中已明確指出:“調整後的課程結構由學科課程和活動兩部分組成”。其中“活動包括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這一調整意見是爲了提高全民族素質的要求,爲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中學物理教師應重視課外活動,樹立新的課外活動教學觀。實踐證明,開展物理課外活動在拓寬學生的知識,在增加資訊量,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智力,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養成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科學方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義。
  開展物理課外活動的內容要廣泛,方式要靈活,形式要多樣。例如組織指導物理實驗小組,物理專題講座,物理晚會,物理競賽等。
二、實驗操作和設計能力  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建立概念、鞏固知識、激發興趣、培養能力、發展智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最有魅力的一招。熟練而規範的實驗操作技術,不僅是完成物理教學目的的任務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個物理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標誌。中學物理教師要千方百計、不惜工本、親自動手鍛鍊和提高實驗技能。對現行統編高中教材中的24個學生實驗和160多個演示實驗,要做到輕車熟路,萬無一失。此外,中學物理教師對於教材中沒有的而對概念的建立和知識的綜合運用又是十分有益的實驗,要進行創造性的探索,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三、學習和總結能力  教師的主要責任是“教”。但沒有學豈能教呢!學是爲了教,教是學的繼續。只有學得好,才能教得好。要善於從教的對象學,從書本中學,從實驗中學,從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學,從老師和朋友中學,從一切能學到知識增長才乾的'地方學,以此來不斷充實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要善於總結,要勤於寫教學後記。哪些地方自己覺得講得比較理想,哪些地方不太成功;哪些知識是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的,難以接受的原因何在,要透過什麼途徑,運用什麼方法來啓迪學生思維而突破這些難點;在課堂上學生提出過什麼問題,而自己又是如何抓住這反饋的資訊來正確引導學生解決疑難的等等,都是教學後記的最好內容。對於在教學中頗有心得體會和見解之處,還要善於進行專題總結。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不斷提高,不斷創新。四、教學應變能力  應變能力是指教師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靈活自如地駕馭課堂教學的進程的能力。
  由於科學知識的迅速增加,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不斷增強,社會的經濟、文化和環境的變化不斷加快,導致物理知識的不斷更新。因此,學生的思維也空前活躍,提出的問題多,難度大。物理教師爲了適應這一要求,必須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提出需要進行分析綜合、演繹歸納、邏輯推理、探索求源、追根究底的深刻問題;並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在課外閱讀和生活經歷中遇到的與物理有關或跨學科的問題,教師能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或課後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以使物理課堂教學的進程既能按預定的計劃進行,又能使課堂教學內容充實並生動活潑。
五、教育科研能力  一名優秀的物理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因爲世界性的新技術革命向傳統的教育提出了挑戰,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新的客觀要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部門在1979年一份檔案中指出:“在當今,從教師在教育體系中的作用來看,教師與研究人員的職責趨向於一致”。由此可見,對於現代的優秀物理教師來說,沒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是難以勝任教師這一職責的。
  物理教育研究的內容和範圍極其廣泛,諸如有:物理教育史的研究、中學物理教材教法的研究、中學物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的研究、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研究、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的研究、轉化差生、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研究、學生智能考覈測試的研究、物理教學質量評估的研究、指導學生學習物理的方法的研究等。
  隨着科技的進步,物理教學改革的深入,要求中學物理教師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我們應該勇敢地迎接這一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