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認識

學問君 人氣:1.2W

摘 要:在當前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者透過情境創設、小組合作學習、興趣教學等方式教學,其目的都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究性學習就是一種以探究性學習爲主導,教師充當輔助角色,讓學生能夠進行獨立自主學習並不斷完善自身思考方式的特殊學習過程。教學者要根據教材以及學生實際情況,爲學生充分提供展現自身的平臺,在交流過程中拓展自身思維,從而在完成學習目標的基礎上提高教學效率。

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認識

關鍵詞:高中語文;自主探究;認識

隨着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要求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倡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根據衆多權威調查證明,只有讓學生自身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不斷在學習過程中找到樂趣,這纔是學生努力學習的不懈動力,因此教學者就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改正,從而制訂出相應的教學計劃,促進學生髮展。

一、自主探究性所蘊含的意義

探究只是活動中的一種,而自主探究性學習則是一種以自身探究爲目的的一種基本學習方式。探究性作爲一種學習方式,相對於學生來說,探究性學習並不是體現在教學者將答案告知學生,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用自身思維對問題進行思考,並得出相應的答案,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學習技巧。相對於教學者來說,探究性學習是以教學中出現問題爲一個載體,透過其他措施及方法,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資料收集、分析問題、最終處理問題,致力於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探究性學習並不是簡單教學或者學生參與就能夠完成,需要教學者與學生之間相互配合。但是學生自主學習佔大部分,教學者只是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使學生透過自身努力去滿足其對知識的需要。

二、開展探究性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探究性學習是對傳統學習方式的一種革命性的顛覆,給予學生今後的生活和學習展示的舞臺,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展現。在遵循“以人爲本”的基礎上把學生能力培養作爲第一目標,將學生實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作爲教學中的重點關注對象。

1.探究性學習對學生產生的積極作用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根本的`動力,而探究性學習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要。例如,在《雷雨》這篇文章中,教學者改變了以往教學方式,不再是此文章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麼?而是對學生設定相同問題,緊密根據教材內容,既對學生知識有一個拓展,又使學生對文章有更加深刻的瞭解,不再停留在一個簡單的層面上。

2.探究性學習能夠有效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生處在人生中一個重要階段,既要面對學業上的負擔,又要承受來自高考的壓力。其思維能力已經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對事物能夠做出自己的判斷。這也正是探究性學習所需要的,它能夠促使學生不斷創新,無形之中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例如,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篇文章中,教學者可以要求學生對其資料進行收集,並且講解出來,在充分感受作品思想的基礎之上,自身思想情操也得到了提升,這都是探究性作用的體現。

總而言之,探究性學習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又一種創新,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轉變其學習方式,更好地提升學習效率,爲教學質量提供保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弘聖。語文探究性學習中的自主與合作[J]。中學教學參考,2010(31)。

[2]杭淑英淺議問題探究性學習[J]。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5(05)。

[3]汪常春。發揮學生主體性 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高中語文探究性學習的思考[J]。中學課程資源,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