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職院校計算機資訊管理建設的教學改革論文

學問君 人氣:2.84W

摘要:隨着資訊技術在人們生活中廣泛的應用,高職院校的計算機管理專業也受到了人們的關注。爲了實現這方面良好的教學,本文將對當下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根據這些具體情況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法,期望透過這些措施實行可以給專業教學發展帶來一些實質性幫助。

高職院校計算機資訊管理建設的教學改革論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資訊管理;內涵建設

近年來,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對於人才的要求也更加的嚴格,需要人才具備紮實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因此,很多高職院校都對此採取了相應的措施,期望透過一定措施可以實現專業人才良好培養。但是在實際中,由於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等因素影響,現在高職院校在進行這方面教學活動時,還是遇到了許多問題,嚴重阻礙了專業人才的培養。所以,如何進行專業內涵建設已經成爲了當下許多高職院校需要着重研究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計算機資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1.專業內涵認識不到位目前在高職院校中,對於計算機資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還存在專業內涵認識不到位問題。現在很多高職院校計算機資訊管理專業對於自身教學沒有進行準確的定位,出現了教學重心模糊情況,不知道應該對學生計算機技術方面的教學,還是應該培養學生經濟管理方面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給學生學習帶來了嚴重影響,導致學生出現學習迷茫的情況,從而使得學生無法滿足社會對於人才的要求。2.專業師資力量薄弱除了專業內涵定位存在問題外,高職院校在進行計算機教學活動開展時,還遇到了師資力量薄弱情況。現在很多高職院校教師都比較缺乏資訊管理專業方面的知識,如財務會計、企業管理等。因爲教師自身就是一個脫產的教學崗位,很多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時,就沒有在企業工作的經歷。這樣也使得教師在進行計算機資訊管理教學活動時,無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影響學生綜合能力提升。3.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不合理專業課程體系作爲學生計算機能力快速培養途徑,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實現學生綜合能力快速提升。目前高職院校在這方面設定卻存在不合理情況,很多都是參照普通本科院校的課程進行設定的,這樣就導致教學喪失了高職院校教學的特點,而且在實際課程規劃中,更多都是以計算機教學爲主,沒有將企業資訊管理,以及財務會計等資訊進行有效的融合。這樣也使得院校課程出現了重心偏移,影響學生成爲複合型的專業人才。

二、高職院校計算機資訊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1.加強核心課程建設爲了實現專業內涵準確定位,高職院校應該加強核心課程建設。透過對核心課程設定來提高學生、教師在這方面的認識,實現核心能力良好培養。在實際中,高校要認識到計算機資訊管理專業並不是計算機專業與管理專業兩者簡單的.相加,而是透過運用良好資訊化技術進行良好企業管理。因此在進行核心課程建設時,應該將資訊管理放在重點教學地位,對其中主要的課程進行設定。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資訊管理專業的特點,給學生進行講解專業知識教學,加深學生對於這方面的理解,實現學生綜合能力快速提升。2.促進專業師資力量提升師資力量作爲複合型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力量,高職院校應該加大資源投入,對自身師資力量進行有效的提升。在具體操作中,高校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教師實際應用能力提高。首先,高校應該對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結合當下社會市場發展情況,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式進行更新,實現教學活動良好開展。其次,院校應該培養教師自我提升意識,可以創建相應的激勵制度對教師進行學習積極性提升,促進教師進行自我能力培養。最後,院校也可以面向社會進行專業人才招聘,透過嚴厲的考覈實現自身師資力量提升。3.創建與市場需求相結合的專業知識結構在實際知識結構構建中,爲了能夠更好進行學生綜合能力培養,院校應該將知識結構與實際市場需求進行有效的結合。在具體操作中,課程內容應該多聯繫社會市場,結合社會市場對於人才的需求進行相應課程體系建設。院校應該調整知識結構重點,將計算機技術與市場經濟管理進行有機融合,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同時在實踐課程構建方面,院校應該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構建一個具有時代性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培養。

三、總結

透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目前高職院校由於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在計算機資訊管理專業教學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難。爲了實現這方面良好教學,院校應該對該專業的核心課程進行建設,保證其專業內涵準確定位。同時院校應該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結合當下社會市場發展情況,對教師教學方式和理念進行及時更新。最後,院校還需要對自身專業知識結構進行有效調整,結合社會市場對人才具體需求進行相應建設,保證學生綜合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詹德優,徐文文.高職院校計算機資訊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圖書館學刊,2011,33(01):1-3.

[2]王亞利,韓衛媛.高職計算機資訊管理專業改革的思考與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2(30):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