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政治課堂師生互動的設計與探索

學問君 人氣:8.87K

[摘要]:“師生互動的設計與探索”是根據倡導合作和探究性學習的課程改革所創建的一種思想政治課教學基本理念之一。本文試着從政治課堂師生互動的設計與探索的基本內涵、基本特徵、基本原則、基本程序等的角度,探索師生互動的設計與探索的一般規律和策略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到達新課改的要求,促進政治教學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政治課堂師生互動的設計與探索

[關鍵詞]:政治課堂;師生互動;設計與探索

我們生活中的每個人每時每刻處於一種相互交流資訊的狀態,即處於一種互動關係之中。在政治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師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典型的互動關係。所謂師生互動關係,就是指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在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某種特定聯繫。建構主義認爲,學生學習不單是知識由外到內的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習者主動地構建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自主探究,在探究過程中生成知識、能力、情感、覺悟的過程。政治課教學必須把焦點從教師爲中心轉移到師生互動,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真正實現對知識意義的建構。《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決定》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新課程改革強調課堂教學不再是單一的傳統接受式學習,而更多的是新型互動式學習,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的統一。開展“政治課堂師生互動的設計與探索”的課題研究,其目的就是爲了探索政治課堂師生設計與探索的運作規律及策略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效,促進政治教學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一、政治課堂師生互動的設計與探索的內涵與特徵

所謂政治課堂師生互動的設計與探索,就是要在政治教師的引導下,全體學生在政治課的教學情景中,在師生互動過程中自主探究,進而生成新的政治知識、觀念、原理、能力、方法、情感和價值觀的操作過程和運作機制。其主要特徵包括三個方面。

1、教師主導領路

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應在“一切爲了學生”和“爲了學生的一切”的“價值引領”下展開“互動教學”。在師生互動的設計與探索中,教師要學會傾聽,然後評價。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責任,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整個課堂教學進程中,始終作爲一名引路人,起着主導的作用。時而提供背景材料,指導學生探索未知領域的方向。時而進行點撥,設疑解惑。時而參與其中,以平等的一員開展討論,時而提出學習目標,並對目標的達成進行恰當的評價與肯定,使整個活動過程始終圍繞着課堂教學的目標進行。例如,筆者在進行認識的根本任務的教學時,就是透過學習情景的創設以引領學生主動探究未知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世界。

2、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學生作爲學習活動的主體,其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培養,都是在師生互動、自主探究中生成的。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制定探究規劃,獨立查找學習資源,自主領悟探究內容,發現疑惑所在,提煉知識主幹,構建知識網絡,進而內化爲個人的知識和才幹。例,爲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精神,本人在教學“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一課時作了如下的教學方案設計:首先,讓學生觀看我國申辦奧運會的宣傳短片,讓他們對中國文化的適當瞭解,並且說說一些民族節日和我國的文化遺產等,以達到他們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3、師生互動和諧

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學生在探究中會發現問題,並在課堂上擺出自己所遇到的疑惑,發揮合作學習的功能和作用,組織學生開展課堂合作,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教師平等參與其中,適時引導點撥,最後由學生自我總結提煉,生成知識、技能、情感、覺悟和價值觀。此時,教師也在互動中豐富了教學經驗,增強了能力,生成了自身特有的教學風格。例如,在上述事例中,透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我在課堂上着力在寬鬆的氛圍中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含義、表現,以及態度等等,透過層層設問,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也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掌握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的策略。作爲教師的我,也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摸索、提煉、生成和強化了一些教學策略,增強了搞好政治課教學的信心。

二、政治課堂師生互動的設計與探索,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1、情感的培養與知識、能力、價值觀的生成同等重要原則

這是師生互動生成機制的目標要求。學習是由情感推動和支撐的,情感是一種動力源,沒有情感的支撐,學習活動就不會持久,沒有情感的支撐,任何任務都無法完成,師生互動生成機制的構建,首先必須以培養學生情感爲基礎。知識的生成則是感情培養的前提,沒有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也不可能生成情感。因此,師生互動的設計與探索,必須把學生情感的生成與知識的生成有機統一起來。在“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教學中,就是透過情景的創設,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從而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的。

2、“形似”與“神似”相結合的原則

新課程提倡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師生互動生成機制的真正內涵,並不是讓學生單一的動起來,而是既要有“形動”,還要有“神動”;既要外化,還要內化;既要物化,更要活化;既要知識的傳承,還要人文的積澱。如果一堂課從表面上看學生是動起來了,小組合作學習也開展起來了,課堂氣氛也很活躍。可當你仔細品味一下的時候,總覺得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熱熱鬧鬧,沒有真正激發學生深層次的思維,那麼,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總之,師生互動生成機制不僅要 “形似”,更要“神似”,真正起到激活思維,主動探究,生成新知,生成能力,生成情感、生成覺悟的作用。

3、預設與隨機相協調的原則

課堂教學從本質上講是預設與生成的矛盾統一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政治課教學也是如此。政治教師需要備課,需要預設教學效果,重要的是預設與生成不能統一時,如何利用教學智慧有效處理,從師生互動的設計與探索出發,達到教學目的。這就是說,師生互動生成機制要求政治教師不能完全照預設的教案、課件上課,而是應當隨着師生互動的情景,問題的展開,疑點的暴露,而隨機應變地進行。在課堂上,教學過程不應該是一個不變的程式,更不應該是僵化的模式,而應該是一個隨機應變的模組。在運用預設與隨機相協調原則時,應該遵循學生認知的曲線、思維的張弛或情緒的波瀾,生成新的動態課程資源,以自己的教育機智調整教學環節,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的思維真正被激活,讓課堂充滿學生主動學習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