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探析低效課堂小組學習互動的成因與反思

學問君 人氣:1.15W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學習互動活動存在“流於形式,忽視實質,缺乏實效”的現象,透過教學案例和教師訪談,分析和歸納了產生低效和無效教學效果的六大主要原因,並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建議。

探析低效課堂小組學習互動的成因與反思


關鍵詞:小組互動, 低效原因, 反思建議


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和課改的不斷深入,以教師爲中心的課堂教學已不再是主流模式。廣大英語教師在學習課標過程中,已經意識到了以“自主、合作、探究”爲特徵的小組學習互動方式對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和養成學生健康向上品格的重要性,並進行了相關的積極實踐與探索。作爲一名基層英語教研員,有較多的機會在教師各類課堂教學展示中去關注小組學習互動的實效性,儘管不少教師在備課中設計了此類的教學任務,但活動往往在課堂中出現低效甚至無效的現象。筆者就此現象作了一些分析和歸納,同時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建議。
原因之一:師生角色,錯誤定位
由於受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和大班授課的影響,教師往往擔心小組學習互動會影響教學計劃的順利完成,因此所設計的互動活動往往由教師設計成固定的互動模式和內容,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問題和任務,小組互動成了學生實施教師意圖的操練方式。
常見案例一:教師在新授單元對話時,先和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做對話示範,然後佈置兩人或三人小組練習單元課文對話,甚至把已設計好的對話再呈現在黑板或投影上,每個小組成員只能完全照搬教師提供的對話內容,導致學生表演的內容如出一轍,毫無新意。
常見案例二:教師往往把discussion的問題作爲對教學內容的拓展,但在小組交流互動之後,教師又把整個活動的主動權牢牢掌控在手中,彙報方式就是師問生答,回答的內容往往是教師期盼和預料的,完全按教師事先設計好的模式。
反思:教師首先要明確在小組學習互動中,學生是主角,既是活動參與者,還可以是活動的具體組織者和設計者,教師在活動中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學習互動中去,當小組成員集體合作不足以完成目標時,給予點撥輔導,觀察傾聽以確保他們的學習互動富有成效。其次教師與學生之間關係應由原來的“權威———服從”逐漸變成“指導———參與”,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充分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實現有效的學習互動,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班級人數過多,的確會帶來管理和組織上的困難,但在大班教學中開展小組學習互動,能夠實現課堂教學交際化,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同時大班中包含了各種不同性格類型、語言水平、學習風格的學生,特別對於那些性格內向、不善交際、基礎較弱的學生,小組活動恰恰能爲他們提供一個相對寬鬆、自然、安全的交流空間和方式,在其他優秀小組成員的幫助下,大膽地用英語來進行交流。
原因之二:認識不足,應用失誤
在評課交流和教師訪談中,筆者瞭解到不少教師對小組學習互動的理解存在着誤區,下面是教師在類似於“實話實說”交流中,對小組學習互動典型、片面而又真實的想法。
教師觀點1:小組學習互動的目的就是營造課堂熱鬧氣氛和設計教學高潮,甚至就是爲了吸引評委和聽課教師眼球而作秀的。
教師觀點2:小組學習互動環節就是迎合新課標中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理念而設定的。公開課、評比課不得不用,平時大可不用,因爲耗時費神。
教師觀點3:學生考試分數作爲衡量教學質量唯一標準,小組互動學習佔用教師課堂講解時間,學生成績很難提高。
教師觀點4:知道小組學習互動的意義和作用,但在實際操作中則覺得無章可循,適度難以把握,存在生搬硬套和“新酒裝舊瓶”的現象。
教師觀點5:小組學習互動環節可以能讓自己調整因緊張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凌亂教學節奏和安排,至少能有時間看看講臺上的教案。
教師觀點6:小組學習互動環節能讓教師在辛苦的課堂中難得輕鬆片刻,而且又能充分體現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何樂而不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