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邊遠山區中小學校音樂素質教育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2.43W

摘要:資訊化時代的今天,我們在基礎教育上不斷加強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一味的強調書本知識傳授,卻忽視了對學生高素質技能精的綜合素質教育。如何實施邊遠山區中小學校學生綜合文化素質教育和提高,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要求。本文透過對邊遠山區中小學校學生音樂素質教育教學實踐探究,探索培養學生全面綜合文化素質現代人才的方式。

邊遠山區中小學校音樂素質教育研究論文

關鍵詞:中小學校;音樂素質;音樂教育;實踐;思考

怎樣才能更好開展邊遠山區中小學校學生音樂藝術的素質教育?在資訊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邊遠山區中小學校只有全面發展綜合文化教育才能適應現代社會潮流,提高學生音樂藝術素質教育尤爲重要。如何探索適合自身教學實踐模式,才能創造出更高的綜合素質教育價值,爲教育事業做出貢獻,實現美好中國夢。

一、關於素質教育的意義

教育是指對人的教誨和培養的意思。素質是每一個人從事工作和生活所必須的最根本條件和基礎。素質教育包括道德品質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審美素質、身體素質、勞動素質和社交素質等,根據人與社會發展及其在實際情況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並主動適應社會和生活能力爲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個性,注重挖掘和開發內在的主體能力,注重健全向上的完美人格,注重培養德、智、體、美、勞、能、品、技等全面發展。學生思想品質的形成是對素質教育具體重視的根本,學習和掌握文化基礎知識,最終對社會的認識,對人生觀價值觀的認知,對自身思想感知的全面教育和提升。素質教育是中小學校人才教育和培養的靈魂與核心,透過學校學科文化教育知識內化和積累,滲透和影響學生幼小的心靈,建立人生觀和世界觀,並對自我的思想價值觀產生重要的作用;同時,對學生學習各環節的心理表現產生相對穩定,是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最終結果,是培養基礎紮實,技能精練的綜合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現代化人才,更具有鮮明的資訊時代特徵的學校教育培養模式。從教育和培養的方面分析,思想品德體現在內在的潛質培養,如文化素質、身心素質、道德品質素質等,而道德品質是靈魂、是核心,是綜合素質的最根本基礎。之外,在顯性素質方面的教育和技術能力的培養也不能忽視,如音樂藝術素質的旋律、節奏、聽覺、記憶、審美、聯想和情感等,它既是先天稟賦更是後天教育培養,是適應社會和被社會接納的方式之一,具有時代特徵的綜合素質教育模式。

二、邊遠山區中小學校學生音樂素質教育的實踐

1.中小學生音樂素質教育的習慣培養

邊遠山區中小學校學生在開展音樂藝術實踐過程中,缺乏自信心和團隊合作的集體榮譽感,在課堂教學或是課外藝術活動中小組唱、合唱、舞蹈、合奏等都要求學生增強互動、團結合作形式,樹立集體觀念和增強自信心意識。音樂藝術活動中學生常以小組小型分散式的進行,如果教師不注意強調合作重要性,學生中的個體意識就慢慢形成而忽視了集體觀念。因此,在課程設定、教學內容和活動形式設計等,側重於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的理念,透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集體觀念和自信心,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熱情。

2.強化對中小學校文化藝術長廊的建設和宣傳

邊遠山區中小學校的'音樂課程的課堂教學及相關內容都相對比較傳統,廣泛和寬鬆,更多是藉助情景開發引起學生的聯想、想象,而重視活躍的思維培養,以不固定的程式、自主探究的教學空間,學生自由組合,設問解疑而取得學習結果。而透過學校文化藝術長廊中的革命先烈、戰鬥英雄、科學家、教育家、藝術家等塑像和光榮事蹟,深入學生內心世界,對學生思想品德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一首旋律奔放、節奏堅定、歌詞深意的校歌,使學生心情激昂而自豪;而醒目的校訓在字裏行間教會學生探究學問,學會做人爲人處事。這此無言的教育和啓迪,慢慢的改變了學生懶散自由,無拘無束的生活壞習慣,成爲紀律意識強,勤奮學習,熱愛集體,團結友愛和助人爲樂的好學生,充分認識到個人與集體榮譽感的能量,提高思想修養和具備高品位的藝術素養,將自己培養成有理想、品德高尚的人。

3.中小學校學生音樂素質教育的具體實施

(1)邊遠山區中小學校學生音樂素質包含面較廣,大體上有音樂旋律、節奏節拍、思想情感、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等。音樂素質體現在學生各自節奏感、音樂旋律的記憶,模仿和表現力的個性特徵上,重要表現在學生的音樂藝術感染和藝術思想要素的能力。如果學生忽視或是否認自己特有的這種藝術素質潛力,導致學生對音樂基本技能要素的學習掌握失去信心,失去興趣和個性特徵。因此,我們應該從最基本音樂要素入手,包括音樂、文化基礎知識,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形成正確認知能力,欣賞能力,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讓學生從外表到內在,從簡單到複雜的思想體驗上升到情感的理性認識和表現,結合自身感受給予音樂藝術作品的獨特見解,透過不斷積累慢慢形成厚實的音樂素養。

(2)邊遠山區中小學校學生音樂素質動手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山區的學生透過課堂教學活動,教師指導和同學之間幫助,對音樂藝術要素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往往是想象比現實差得較遠,在實際的操作中很難把想法透過藝術形式或是音樂節奏完整表現出來。如壯族民族樂器口笛的製作很簡單,材料來源於竹子;節奏練習中在空的礦泉水瓶放入中粗沙,比作沙錘當作節奏樂器來練習,效果很好。做到平時多觀多動腦動手、多練習操作,讓學生充分將自己想法與實際完整統一表現出來。

(3)加強邊遠山區中小學校學生音樂素質實踐能力的訓練,由於音樂素質中的旋律、節奏、聽覺、審美等屬於顯性素質,具有它的獨立性和特殊性,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反覆的實踐,積累較全面的紮實的技能和經驗,才能較爲準確的解讀領會並詮釋音樂藝術作品的思想內涵。在優化教學環境,拓寬藝術實踐,加大與鄉村、社區等社會階層合作力度,到生產和生活的一線“藝術節、傳統節慶”等參觀實踐,培養學生音樂藝術素質的實踐能力。

三、邊遠山區中小學校學生音樂素質教育教學思考

一是邊遠山區中小學校學生音樂素質教育的制定,既要落實義務教育政策,遵循基礎教育規律相結合,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貫穿素質教育的整體。根據社會的發展需要,相對應的做出科學合理、及時的調整,培養適合資訊時代的綜合素質人才要求,真正落實山區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二是邊遠山區中小學校學生音樂素質教育模式,透過文化基礎知識教育和音樂素質動手實踐能力的實際操作,讓學生掌握紮實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改變傳統的學習和訓練模式,接觸社會生活實際案例,拓寬資源,實現共享。充分利用校園內文化景觀,藝術造型等與實踐相結合,提高邊遠山區中小學生音樂藝術素質水平。總之,透過改革創新讓邊遠山區中小學生音樂得到鍛鍊,認識到從個體到整體榮譽感,積累知識和技能,全方位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現實生活與藝術實踐相要求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李澤或《新紡素質教育概論》[M]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2]楊晗譽《多媒體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資訊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