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我國高等師範教育改革問題分析論文

學問君 人氣:1.46W

21世紀,我國高等師範教育面臨着一個制度學習與創新改革的偉大歷史機遇。變革是在對傳統繼承基礎之上的突破和發展,是對現實的理性探析和對未來圖景進行科學性的預估前提下的精心設計、籌劃和實施。爲此,以下對我國高師教育制度目前面臨的歷史現狀作一系列分析,並勾畫21世紀變革的基本思路。

我國高等師範教育改革問題分析論文

一、目前我國師範教育的現狀

21世紀,我國高師教育進入了一個大發展時期,師範教育培養和培訓規模的擴大,基本緩解了我國中小學教師學歷偏低的問題。然而,數量上的可喜變化,並不能掩蓋體系上存在明顯的缺陷。學歷的達標並不意味着質量的合格;由於我國地區間教育發展的極不均衡,各地對師資的學歷層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現有高師教育層次結構不能適應新的需求變化;中等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環節依然十分薄弱;此外,外部環境中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客觀上對師範教育的資源提出了優化配置的要求,職前與在職培訓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二、我國高等師範教育制度存在的問題

問題一:教師具有雙專業的特徵,綜合性大學在基礎學科方面無疑具備較雄厚的勢力,學科優勢比較明顯。因此,它們要求參與教師的培養,無論在動機還是條件上都具有合理性。而且從西方一些發達國家高師教育發展的歷史角度考察,實行高師教育的開放型培養體制代表着一種走向。有人將封閉型和開放型培養體制的優缺點作了一番分析,認爲:開放型體制儘管有其自身的缺點,如綜合性大學承擔教育課程的師資條件難以得到有效保證,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也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容易引起教師證書發放過濫、教師間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

問題二:在目前培養的總體規模基本滿足需求,特別是部分地區對達到基本學歷要求的需求降低的情勢下,我國師範教育培養體系在層次結構上是否需要作大的調整?如何調整?層次結構的調整必然伴隨質量問題的產生,這不僅是對於調整後新產生的高師教育機構而言,對於已有的普通高師教育機構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問題三:我國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師資的培養還存在相當嚴重的問題。目前大多中等職業學校特別是在專業課教師隊伍建設上,數量上還嚴重不足,質量上更令人心憂。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師資的培養是目前及今後我國高師教育培養體系中最薄弱、因而也最亟待加強的環節。然而,我國現行高師教育體制還遠不能適應這一結構上變化的要求,如此勢必涉及到高師教育內部結構的調整問題。

三、我國高等師範教育制度變革和發展的基本思路

要解決上述問題,體制變革應採取的基本策略是:從數量、質量、結構和效益四者間關係角度統籌兼顧,根據不同地區的發展需要,適當調整層次、類別結構,重新組織師範教育資源,實行職前培養與在職培訓一體化的高師教育培養體制。

1.實施高師教育開放型培養體制

隨着我國師範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教師職業地位的提高,特別是今後我國基礎教育學歷層次的進一步提高,適當開放師範教育的培養,如允許綜合性大學來培養教師是可行的。從目前的現實情況看,高師教育的培養任務仍比較重,特別是在有些地區,小學教師正向專科學歷甚至本科學歷過渡,初中教師向本科學歷過渡,個別地區高中甚至初中出現了研宄生學歷的新教師的跡象。學歷層次要求的提高,更加激化了高層次學歷人才的供需矛盾,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的資源優勢來培養中小學教師,無疑有助於緩解供需不足的矛盾,並避免因升格或創辦新的機構而增加投入量;其次,利用一些專門院校和綜合性大學良好的學科條件和辦學優勢培養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師資,與創辦單獨的職業技術師範學院相比,此方式可以利用現有的資源,根據需要在較短時間內培養各方面合格的專業課師資,投入經濟,效果明顯。

2.關於高師教育培養體系結構的調整

在全國許多地區都在考慮中師、大專的“合併”與“升格”問題。由中師升格爲師專,由師專升格爲本科,不僅需調用大量的資源,而且涉及到整個高師教育層次結構的`重新調整。因此,此舉不宜操之過急和莽撞行動,否則很可能造成資源重組的不合理和新的資源浪費。合理的行動策略是:不同地區應根據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未來人口預測,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確定專科院校調整的佈局、規模和實施方案。方案既要考慮到近期需要,更要兼顧長遠。應從全局上來統籌資源的合理配置。

3.關於高師教育職前培養與在職培訓的一體化改革

所謂教師教育一體化就是適應社會和教育的改革要求,針對現有師範教育中職前在職隔離、體制機構各自爲政、教育內容重疊交叉、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依據終身教育思想、教師職業生涯理論以及資源優化配置的原則,試圖構建一個體系完善、機構合理、內容科學的一體化教師教育模式。

實行職前在職一體化就要打破管理體制上的條塊分割,建立協調統一的領導關係。對同一地區、不同院校實行一體化的管理,一體化的根本在於機構的調整,這種調整並非簡單的合併,必須經過內部結構調整和資源的重組,使之整合爲一體,同時能夠既發揮培養功能,又更有效地提供培訓服務;合併後的機構還具有雄厚的研宄實力,成爲教育研宄、教育改革實驗的中心,並保持學術上的領先性;調整後的機構在培養和培訓內容上,強調針對教師個體專業發展的需求,設計一體化的教師教育內容,對不同職業階段的教師個體,根據需要加強培養和提供培訓,先整合後分流,建設一體化的教育師資隊伍。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事業統計年鑑(1995),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

[2]葉瀾轉變觀念、開拓發展空間一論當代中國高等師範教育的發展”,高等師範教育研宄,1995年第5期

[3]馬欽榮,範國窖上海師範教育改革的新趨勢:職前培養與在職培訓一體化”,《高等師範教育研宄》,199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