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中政治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實施 “生活化”教學

學問君 人氣:5.8K
高中政治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實施 “生活化”教學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理念 、   “生活化”教學   
        論文摘要:高中政治新課程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生活中發展自我。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科素質和在社會中的競爭能力。   
        長期以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只注重從知、情、意、行四方面人手,力圖使學生在短短的一堂課上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培養正確的品德行爲。一堂課的教學都是從外到內,自上而下地灌輸.教師成爲“知識的搬運工”。但是由於教師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發生嚴重脫節.導致課程內容脫離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生活需要而變得抽象、空洞和蒼白無力,從而使學生感到厭倦,無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造就出來的學生往往是在課堂上和生活中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因此,讓思想政治課迴歸生活是使課堂喚發生命力的首要前提。  
     構建以生活爲基礎、以學科知識爲支撐的課程模組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課標》明確提出:本課程要立足於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着眼於學生的發展需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於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構建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的課程模組。可見,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是貫徹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這一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以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題爲基礎設定三個課程模組,並與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爲主導的生活和哲學並列,將思想政治課的內容設計爲四大模組。這反映了新課程整體改革的理念、設計和要求,體現了思想政治課的獨特性質和內在價值,符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個性特徵。同時也爲思想政治課教學走向生活化奠定了基石、指明瞭方向。那麼,怎樣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落實“生活化”的理念,以滿足學生對生活的關切,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政治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基本涵義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指在政治課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生活背景出發,聯繫生活講政治,把生活問題政治化。政治問題生活化。體現“政治源於生活,寓於生活,又爲生活服務”的思想。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運用政治經濟哲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的社會問題,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生活化”實施策略”   
        (一)課前準備生活化   
        1.教師:立足生活,改造教材   
        創設生活化的學習內容是實施生活化教學的前提。建構主義理論認爲: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於他們理解政治書本知識十分重要。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有意識地在生活中尋找與課本中的知識有聯繫的、學生熟悉的場景、事例,用以溝通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政治學科知識的聯繫.瞄準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的最佳聯結點.以此來誘發學生已有的真切體驗,感受其境。但由於教材中呈現的案例有的與本地區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及原有知識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要求教師在充分理解和領會教材編者意圖的基礎上.從學生的現有經驗和本地區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2.學生:體驗生活.積累經驗   
    學生的生活經驗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寶貴的教學資源,是學生學習的出發點。如果教學中學生缺乏相應的生活經驗,就無法建構起知識與生活的聯繫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前要有目的地收集相關資料,體驗生活,積累經驗,爲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可以在教《經濟生活》模組“股票、債券、保險”一框內容的前兩天給學生布置任務:到本區的證券交易所、銀行、保險公司收集有關資料;豐富了與課文相關的知識;透過觀察與採訪,學生體會到了這些投資品種的特點,同時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場的風險。上課時,學生帶着課前收集的資料,帶着自己的情感體驗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從而使課堂生活味濃、趣味性強。   
        (二)課堂教學“生活化”   
        “生活化”教學的關鍵是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根據多年來政治學科教學實踐,筆者總結了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三環節教學模式”。
         轉貼1.激活生活經驗,置疑匯入   
        教師將教學知識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並設計成富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藉助課前收集的資料和以往的生活經驗加以解決。由於學生只能找到一些簡單的辦法,不能將問題徹底解決,從而進入一種“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憤狀態。例如:在學習高二年級《生活與哲學》模組“意識的作用”一節時.教師提出問題:透過上一節的學習,我們瞭解了不管是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物質要決定意識。那麼大家思考我們學校現在正在建造新的教學樓,在建造前要先有圖紙,然後根據圖紙去建造,那是否意味着先有意識後有物質呢,在造樓的過程中,圖紙(意識)究竟起什麼作用呢?教師順勢提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意識的作用”。這樣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思考的空間,激活了他們的生活經驗,使他們的思維泛起漣漪,從而拉開了教學的帷幕。         2.創設生活情境,探究新知   
        置疑匯入使學生感受到已有的知識經驗不能解決眼前的問題,從而產生學習新知識的緊迫感。這時,教師可以透過提供相應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識的發生、發展.感受知識的本來面目.最終達到既學習新知識又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根據知識的具體特點和實際的教學條件,教師可以創設如下生活情境作爲學生探索新知識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