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在語文教學中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學問君 人氣:6.52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在語文教學中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在語文教學中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一、校園傳統文化的缺失

語文教育必須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然而,許多學生在閱讀寫作過程中正逐漸丟失了傳統文化,缺乏人文素養,無論是在價值取向,還是在言談舉止上,都有庸俗化和功利主義的傾向,表現爲標新立異、特立獨行、憤世嫉俗、無病呻吟、爲賦新詞強說愁等特徵。學生的作文中充斥着英文、火星文、網絡語言,甚至是自己生造出來的一些詞語,在思想上故意劍走偏鋒,以走極端來表現自己的創造性。體現自己的創造性無可厚非,我們也想把“中國製造”改成“中國創造”,但我們不能因此丟失自己的傳統。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雖然仁義、希望、進取、豪壯、一切事無不可爲等氣質都在當代青年身上依稀可見,但是他們身上缺乏中國的傳統氣質,“腹有詩書氣自華”這種氣味在他們身上淡不可聞。北京市一所中學的調查表明,在中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籍中,有69%的學生選擇和各學科有關的教輔資料,20%的學生選擇了動漫及一些暢銷書籍,只有9%的學生選擇經典名著,而且在選擇經典名著的學生中也有超過60%的學生是由於教師的推薦。而新浪網的另一項調查顯示:有超過或接近80%的人對中國的傳統藝術(如琴、棋、書、畫)、古代的經史子集、京劇及地方戲曲等一竅不通或不感興趣。就拿無錫錫劇來說,又有幾個人會唱呢?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馬上就要消失了,這是社會進步的代價嗎?在全球化的今天,快樂、自由、享受、個性、自我、唯我統統比道德重要,四書五經只能受到個別有識之士的青睞,仁義被哥們義氣所替代,詩詞之美出現在某些歌星的自編歌詞裏,而我們直到初中畢業也背不出幾首唐詩宋詞。每次讓學生舉例思鄉的詩句時,他們一定不會忘記“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是因爲這首詩太經典,而是因爲他們實在知之甚少。現在,“高富帥”的'形象是年少多金,再也不是納蘭容若那種精通琴、棋、書、畫的文人了,成人的價值觀被施加在學生身上,學琴一定要考級、練跆拳道要考帶、下圍棋要考級,還要變業餘爲專業。書畫學得好,以後可以走藝術這條道路,原來的風花雪月、陽春白雪一下子被功利化了。上元節吃湯圓放花燈、三月三上巳節、五月五端午掛香符賽龍舟、清明節前的寒食節、七月七乞巧節、江蘇中秋節的摸秋、中秋節吃月餅賞月、九月九重陽節登高……這些節日離我們漸行漸遠。“90後”在肯德基、必勝客過生日、吃蛋糕,而不知道吃長壽麪的傳統;年輕人過起了情人節,卻不知七月七鵲橋相會的浪漫傳說;他們習慣用手機發短信,卻早已忘記書信的格式。他們沒搖過大蒲扇,沒坐過八仙桌,不會放風箏,不會打陀螺,所有傳統的東西對於他們來說都太過遙遠。

中國的傳統文化哪裏去了?在筆者看來,造成這種局面有着深刻的社會背景,從遠的方面來說,五四運動的一大要義是對傳統的反叛。在當時,傳統被視爲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阻礙力量;從近的方面來說,經濟浪潮和全新的文化媒體的衝擊,使得傳統文化越來越沒有立足之地,歷史被戲說,宮廷劇盛行,娛樂大衆的節目收視率最高,傳統文化開始走向低俗化、低劣化。這一切深深地影響着校園,同時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考什麼就教什麼成爲語文教師教學的出發點,枯燥無味的課堂也進一步抹殺了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語文教學也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傳承文化應有的功能。

韓國將端午節列入他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後,2012年10月,韓國學生參加了在雲峴宮舉辦的科舉考試,席地而坐進行限時作文。面對傳統文化的漸行漸遠,我國中學語文課程中增加了傳統文化經典的比重,蘇教版開設了諸子百家、唐宋詩詞鑑賞等選修課程,國家也規定了清明節、中秋節的法定假期,以期能發揮這些傳統節日的作用。

二、在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的途徑

作爲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綿延不絕的傳統文化也絕不能在我們這一代斷裂。因此,我們有必要將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構建學生熱愛母語、熱愛傳統文化的平臺。

(一)以活動爲載體,搭建傳播傳統文化的平臺

透過實踐活動寓教於樂,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文化積澱。一是要求學生對有關的傳統文化進行調查摸底,寫出調查報告,分析現狀,展望未來。這樣的調查能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二是組織學生過各種傳統節日。如春節時,要求學生了解“年”的來由及各地過年的不同風俗習慣,記錄每戶人家有特色的春聯等;清明時,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掃墓;端午時,組織學生包糉子;中秋節時,舉辦詩歌朗誦會,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重陽節時,去登高秋遊等。三是定期組織相關的實踐活動,如讀書會、辯論會、詩會、參觀走訪、聽國學講座等。四是組織學生利用寒暑假進行文化之旅,遊覽名勝古蹟,親身感受與體驗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最後撰寫考察報告。

(二)開設傳統文化大課堂,加強基本人文知識訓練

語文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利用學校的大課堂開設傳統文學講座,內容包括詩詞曲賦鑑賞、儒家經典賞析,中國古文化、中華傳統美德、中國民風民俗研究等。同時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爲基礎,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訓練,如書法、國畫、作文、誦讀、文學鑑賞、人物評傳、文學常識等,將情感薰陶和審美情趣培養結合起來,將人格培養和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三)把語文訓練和人文素質教育和諧統一起來,將傳統文化寓於語文教學中

漢語是最富有詩意的語言,簡單的幾個字不僅表達了豐富的內涵,還可以營造優美的意境。如國畫,在寥寥幾筆中蘊含着豐富的內涵,它們可以創造出悠遠的意境。中國的語言文字也是如此,“小橋流水人家”由三個簡單的名詞組合成了江南的絕美景色:流水潺潺、青石板、白牆黑瓦、吳儂軟語、鶯飛燕舞。所以,讓學生感受到語文之美,並讓他們感悟其中的意境,是教師的職責。與學生交流是一種啓發學生想象的好方法,能使他們融入意境之中,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把傳統文化融入生活中,如秋風起了,“無錫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星期五了,“冬天已經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星期六了,“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痛快時,“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憂愁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浪費時,勸解“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念物力維艱”;豪放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有了這些傳統文化的積澱,還怕作文不出彩嗎?

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並不是難事,教師要讓學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學生就能糾正在閱讀寫作過程中背離傳統文化的傾向,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