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專題教學與案例教學在國際貿易課程中的應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2.04W

摘要:

論專題教學與案例教學在國際貿易課程中的應用論文

國際貿易既是經濟和管理類相關專業一門基礎理論課又是重要的核心課程,在整個專業課程體系中發揮着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學好這門課程將爲繼續學習其他專業課程打下基礎。然而,在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中,經常採用是全部進行理論講授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同時學習的內容在實際工作中應用不了,從而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在《國際貿易》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採用專題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不僅理解國際貿易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能夠運用這些原理在工作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關鍵詞:專題教學;案例教學;國際貿易

一、傳統教學方法的侷限性。

傳統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基本形成了“老師爲主、學生被動、依靠課本、灌輸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不符合新階段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以老師教授爲主“填鴨式”的“滿堂灌”教學形式,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老師以自己的主觀標準去判斷學生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處於教學過程的附屬地位,造成學生被動學習,學習積極性不高,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理解不透徹,學習興趣降低。

而《國際貿易》課程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知識更新速度較快,許多知識是課本和課堂、本專業所不能囊括的,傳統教材中的知識相對陳舊,遠遠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如果教師只侷限於書本知識,自然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這門課程的內容十分豐富,而課時相對有限,逐章、逐節講授,要麼速度太快,要麼省掉一些內容,導致學生理解起來不繫統、不連貫。目前,雖然在教學手段上突破了“粉筆+黑板”的傳統方式,但在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方面還存在着差距,具體表現爲只是把多媒體作爲粉筆黑板的替代品,而沒有作爲擴充知識容量的工具,導致課堂資訊容量少,影響了教學效果。

《國際貿易》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理論和實務兩大塊,在傳統的基礎教學中普遍存在着偏重理論教學但又缺乏系統的理論體系,具體表現爲偏重於對20世紀前貿易理論和理論的表象解釋,沒有對理論間的邏輯關係、理論的產生背景、經濟學分析、理論發展進行深入講解,更沒有把理論與現實經濟生活結合起來,尤其是缺乏對現代貿易理論的教授和分析,這樣使得學生不能深入理解貿易理論及運用理論解釋現實國際貿易現象的能力,而且會因爲2世紀以前理論不能很好地解釋當代貿易現象而對所學知識產生混亂和疑惑。偏重理論教學忽視實際應用的重要原因在於老師對貿易理論與貿易實踐的結合、實踐中的細節把握不準,往往喜歡多講理論少講實務,缺乏信手拈來生動案例的能力,使學生覺得課程枯燥,缺乏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二、專題教學法的優點與基本做法。

爲了改變這種狀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探索以專題爲主線進行教學改革。首先,有利於學生加深對國際貿易理論的理解。學生透過自己閱讀文獻、組織研究討論,以及運用模型分析現實問題,加深了對枯燥理論的理解並能運用理論模型解釋現實現象。其次,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傳統教學方式以教師和教材爲中心,以灌輸教育爲主,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而專題式教學法要求學生自己分析案例或組織專題講座,學生由被動聽課轉變爲積極參與,同時也瞭解了科學研究的方法,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再次,有利於更新課本內容,介紹前沿知識。一般說來,教材普遍滯後於現實需要,尤其在發展迅速的國際經貿領域。將教學內容列爲專題講座,就便於融入最新理論成果和實踐案例,使學生接觸到國際貿易最新的知識。最後,有利於理論聯繫實際。專題式教學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解決現實中的國際經貿問題。學生透過收集資料,對案例有了深刻的理解;透過對所收集資料的深入分析,在掌握經典理論的基礎上,更能深刻地理解其實踐意義;在師生相互交流過程中,可以鍛鍊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麼,對《國際貿易》課程如何進行專題劃分與講授?《國際貿易》課程的內容豐富,章節較多,根據知識點的內在聯繫和相對獨立性,我們把教學內容劃分爲國際貿易發展史、國際貿易理論、國際分工、世界市場、國際貿易政策與措施、經濟一體化與全球化、世界貿易組織等7個專題,這些專題涵蓋了該課程的所有主要內容。其中,國際貿易發展史、國際貿易理論這兩個專題理論性、知識性較強,相對較爲枯燥,如果直接講授,學生難以理解。可以事先佈置學生閱讀一些文獻、書籍,使他們透過閱讀,瞭解某一知識點的來龍去脈,加深理解。並且透過閱讀經典文獻,感受到大師的思想魅力,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習和研究的興趣。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討論閱讀內容,並進行重點講解。教學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使授課內容變得生動、豐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這兩個專題與實踐結合較緊密,在講授基本理論的同時,要求學生利用網絡等資源蒐集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的新情況,並進行討論。例如:結合當前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歐美是董事會,印度是辦公室,中國是世界工廠”,讓學生展開討論。對國際貿易政策與措施專題的學習,由於國際貿易發展迅速,新的政策不斷出現,教材滯後現象突出。因此,教師應關注時事,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如國際商會中電子信用證的有關規定、WTO的最新進展、電子商務的最新運用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了加強學生對這些新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擬國際貿易行爲,面對複雜多變的環境,學會分析、判斷和決策。經過這樣的實踐教學,學生不僅印象深刻,而且能夠學以致用。對於經濟一體化與全球化、世界貿易組織這兩個專題,可根據內容和課時,再細分爲若干個子專題,如區域經濟一體化、亞太經合組織等,採用“專題報告互動教學法”授課。

《國際貿易》課程專題式教學法是在教學雙方積極參與、密切配合下展開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科學思維方法,較好地體現了教學的基本要求。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組織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教學水平得到提高,有利於《國際貿易》課程更受學生普遍的歡迎和喜愛。

三、案例教學的優點與基本做法。

案例教學法應用於國際貿易學科的教學上,就是透過對一個具體的`教學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觀察、調查、分析、討論、實踐、思考和歸納的一種開放式教學方法。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方法,透過引用形形色色的案例,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案例教學注重引導學生透過案例的分析推導來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在分析案例過程中,需要蒐集各方面的資料和資訊,並對資料作多方面的分析,從而可以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促使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化,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透過案例教學也能促使學生在小組討論合作過程中提高溝通、協調、合作和表達能力。

案例教學法沒有固定的模式,但不論何種模式,都離不開幾個基本實施環節。只有有效實施這些環節,才能保證整個案例教學的成功。通常而言,案例教學法包含以下幾個基本環節。

第一,案例的選取。案例教學法圍繞案例來開展,選取的案例質量決定着課堂教學的成效。課前,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收集整理相關素材,準備好案例。

第二,案例的呈現。案例的呈現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在講授知識之前,先給學生案例,讓他們結合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進行分析。二是在講授知識之後,給學生一個案例讓學生進行分析。不管是哪種方式,教師都可以根據教學條件選用多種形式展示案例,使學生充分感知案例。

第三,案例的分析。學生對於案例的內容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後,就進入了下一個階段——分析討論階段,這是案例教學的重點,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相關的國際貿易知識,圍繞關鍵性問題、教學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思考和討論。一般可先由學生個人分析,再分組討論,最後全班交流,表現好的小組給予一定的鼓勵,也可由一名學生主講,接受其他同學詢問。分析討論有時不要求有統一的標準答案,重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使每個同學都有機會參與案例的討論;在分析討論時,當學生討論出現冷場時,教師應及時啓發,活躍學生思維,使他們進入角色;當學生離題太遠時,教師要及時調控,避免浪費時間,以獲得最佳效果。第四,案例總結。該階段是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進行的,由教師來實施。由於學生知識的侷限性,分析可能不到位需要由教師來補充和總結。教師要適時地把案例中包含的知識點引出,指出案例討論思路的正確與否,對學生的分析進行評價,指出成功之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必要時與學生進行再討論,從而使學生真正掌握課堂內容,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激勵。

四、結語。

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對外貿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際貿易》課程的教學必須在精確地闡述國際貿易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注重國際經濟領域的發展新動向,密切關注國際貿易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從而擴大教學視角和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知識素養。但如果完全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的話,許多學生對理論知識不感興趣,教學效果不會太好。爲了改善教學效果,除了採用案例教學結合傳統的教學方法以外,還可以藉助於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技術和手段,輔之以專題教學法。專題教學法不僅有利於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興趣,彌補教材落後於現實之不足,有利於理論聯繫實際,專題教學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促進教師的科學研究。

教師製作專題時,需要收集資料,需要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從而爲科學研究提供素材和思路,以教學促進科研,以科研改進教學,實現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或雙贏,提高課程建設的質量。當然,這種教學方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課前需要進行大量的資料收集和處理,授課時要敢於大膽創新,不拘泥於教材的內容甚至結論,要觀點新穎、資訊量大,緊跟時代經貿熱點問題和現實問題,提出的問題令人深思。無疑,這樣的教學課前的工作量很大,但很受學生歡迎,教學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