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析柳宗元倫理思想中的政治色彩

學問君 人氣:2.53W


  論文摘要:柳宗元作爲中唐時期的進步思想家、優秀丈學家和革新家,他的政治思想融合了先秦以來各家政治學說其中“聖人之道”是其政治思想的主色調,同時兼融合了當時的佛道學說,是傳統政治中不可多得的寶責遺產。

試析柳宗元倫理思想中的政治色彩

論文關鍵詞:柳宗元;思想;色彩

柳宗元作爲中唐時期的進步思想家、優秀家和革新政治家,將思想家、文學家和政治家的品格集於一身,在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的成就都是傑出的。他的政治思想融合了先秦以來各家政治學說,是我們傳統政治道德中不可多得的寶貴遺產,本文試從柳宗元生活的時代背景、獨特的生活經歷、政治思想及文學創作等方面來分析其思想的政治色彩。

一儒家“聖人之道”的主色調

柳宗元從小受到的是儒家傳統,無論是其父柳鎮還是母親盧氏,都以儒家經義教導和要求柳宗元,這使得柳宗元從小就被培養起了儒家的憂國憂民、積極入世、有所作爲的精神。特別是父親柳鎮,精通儒家經典、不畏強權、爲國爲民、正直無私的儒士精神給柳宗元以極大激勵,對柳宗元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產生了積極地影響。因此,在柳宗元的信念和思想中,佔據主導地位的是儒家的精神,正如他在《寄許京兆盂容書》中寫說的那樣:“唯以中正信義爲志,以興堯、舜、之道,利安元元爲務”。

在柳宗元看來,“興堯、舜、孔子之道”就是行“聖人之道”,就是要以“利安元元爲務”——進民生,以民爲本。柳宗元在很多著作中都表達過類似的說法和思想。他在《時令論上》中說:“聖人之道,不窮異以爲神,不引天以爲高,利於人,備於事而已矣”。就指出了,聖人之道沒有什麼神祕的,不必仰之彌高,以爲不可能做到。其實,聖人所做的就是要“利於人(民),備於事”而已。又如,柳宗元非常敬仰商湯賢相伊尹,認爲:“彼伊尹者,聖人也。聖人出於天下,不夏商其心,心乎民生而已。日:‘孰能由吾言?由吾言者爲堯舜,而吾生人堯舜人也。”’就是說,伊尹是當之無愧的聖人,他所關心的是人民是否幸福安康,而不是君主是姓夏姓商。如果君主能做到“心乎於民”,那麼,這樣的君主便是堯舜一樣的明君,人民就和堯舜時代的人民一樣幸福。於是,柳宗元終其一生都在爲行“聖人之道”而不斷努力與拼搏。不論是他政治上得意之時,還是仕途坎坷之際,他都沒有忘卻內心這種信念與理想。或許,柳宗元也有過彷徨和失望,感到過無助與失意,但他始終不曾放棄這種儒家理念中最高的境界,有的只是唯恐不能真正做到“聖人之道”的惶恐。

柳宗元有一位叫周君巢的親戚,在長安時,柳宗元與他曾經志同道合,相約共同努力爲國效力。後來,柳宗元被貶爲永州司馬,周君巢也失意於仕途。周君巢在仕途不順時,內心抑鬱不堪,逐漸信奉了道教,希翼求得長生不老。他還曾專門勸過柳宗元也去求仙得道、煉丹修真以求長生。柳宗元對周君巢進行了批評,同時表明自己追求“聖人之道”的堅定信念,並勸導周君巢不要忘記自己的志向。柳宗元在答周君巢餌久壽書一文中指出:“柳宗元始者講道不篤,以蒙世顯利,動獲大謬。用是奔竄禁錮,爲世之所詬病。凡所施設,皆以爲戾。從而吠者成羣,己不能明,而況人乎?然獲苟守先聖之道,由大中以出,喝萬受摒棄,不更乎其內,大都類往時京城西與丈人言者。愚不能改,亦欲史人同往時所執,推而大之,不爲方士所惑。仕雖未達,無忘生人之患,則聖人之道幸甚。”

柳宗元在儒家“聖人之道”的基礎上,提出了“聖且賢”的主張。在這裏,“聖”指的足德性方面,“賢”則指個人的才能。“聖且賢”要求每個行“聖人之道”的人不僅應當既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正直無私、心存國家與人民,而且又要具備較好地爲國爲民服務的才能和本領,做到德才兼備。正是柳宗元心中對儒家“聖人之道”的無限憧憬與執着,才使得柳宗元積極地入世,努力實踐“勵才能,興功力,斂太康幹民,垂不滅之聲”的報負。

  二“統合儒釋”思想中的色彩

柳宗元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以行“聖人之道”爲己任的儒學名士,在他的思想中,儒家學說始終佔據着主導地位。同時,他又是一位思想開闊,具有開放精神、能夠兼收幷蓄的大方之家。柳宗元並不把儒學看成唯一的思想源泉,他主張吸取其他各種學派、宗教的思想爲儒學所用,從而達到“皆有以佐世”的目的。因此,在此基礎上,柳宗元提出了“統合儒釋”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