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西方環境倫理思想剖析

學問君 人氣:1.83W
試論西方環境倫理思想剖析
    論文關鍵詞:人類中心主義 非人類中心主義 自然價值 價值取向
    論文摘要:對西方環境倫理思想中的人類中心主義,非人類中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存在的理論依據及其實質分別進行了剖析,對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產生分歧的焦點—自然價值進行了深層次的挖掘,並在此墓礎上說明了西方環境倫理思想的現代價值取向,指明西方環境倫理學由人類中心主義向非人類中心主義的發展具有歷史的必然性。
    西方環境倫理學產生於人類對環境問題的反思並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人類社會實現工業化的三百年來所創造的物質文明超過了以往所有年代總和的無數倍,作爲結果是自然環境遭到日益破壞和全球生態環境惡化的局面。尤其是本世紀以來,環境危機已經極大地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問題日益顯露,人類僅對環境本身的研究已經不能解決環境問題,從而轉向環境與人類關係協調的研究。西方環境倫理學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一、人類中心主義
    人類中心主義又稱淺環境倫理觀。其基本觀點:第一,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則的惟一相關因素;第二,人是惟一的道德代理人,也是惟一的道德顧問,只有人才有資格獲得道德關懷;第三,人是惟一具有內在價值的存在物,其它存在物只具有工具價值,大自然的價值只是人的情感產物。人類中心主義可分爲強式人類中心主義和弱式人類中心主義。強式人類中心主義是人類自視爲自然的主人,試圖征服、統治自然,把自然界當作任意索取的倉庫,對自然界進行無情的破壞,這種生態環境價值觀導致了人類對自然的掠奪行爲,引起生態危機的出現,而後者認爲人類以自身利益作爲行爲的出發點、價值衡量的尺度,其對自然的剝削程度小於人類沙文主義。人類中心主義認爲,人類社會的發展應該以人爲中心,人類始終是認識的主體,任何認識活動都是以認識主體爲中心向四周展開的,作爲利益主體的人與人類理智地、合理地對待自然的行爲並不發生矛盾,這也是促使人類採取此類行爲的內在動力。
    人類中心主義的產生有其重要的現實理論依據。人類偉大的哲學思想家牛頓和笛卡爾,推動了人類實現了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牛頓和笛卡爾是“機械論”和“二元論”思想的倡導者。人類中心主義環境倫理觀是在近代機械世界觀,以及牛頓力學和笛卡兒哲學的基礎上形成的。這種思維方式片面強調分析方法,割裂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係,將兩者對立的觀點應用於環境與人的關係中.強調人與自然的分離和對立.極力倡導人類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無視自然,無視自然界其它生命的存在價值,一切均以人爲中心,把人類的.發展建立在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和開發利用基礎上,把人與自然的關係引上絕境。這種過分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立、人的主體地位,發展了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笛卡爾的二元論哲學爲這種目的論哲學提供了理論依據。他認爲,倫理學與“人與自然的關係”無關,動物不應得到道德的關懷,動物是無理性的、無感覺的機器,它們是感覺不到痛苦的。只有理性存在物的人類具有內在價值和目的,大自然是爲了人類的目的而存在的,其它生物無內在價值,它們不能成爲道德共同體的成員,不能成爲人類關懷的對象,並且人類對動植物,對自然環境不負有道德義務,只有人類是大自然的主人和擁有者。
    人類中心主義究其實質是以財富單一價值爲取向、以科學技術爲獲取財富的高效手段的現代文明,文藝復興運動把人從中世紀封建神學統治下解放出來,是以人爲衡量萬物生存價值的尺度,以人類利益爲中心,把大自然當作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庫,對自然實行無情掠奪,對自然不講倫理道德。其實質是隻有人類才具有內在價值,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其道德地位優越於其他物種,其它存在物都無內在價值,只有工具價值,人之外的客觀存在物,只能存在於人類道德共同體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