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傲慢與偏見》作品翻譯中蘊含的審美價值

學問君 人氣:2.2W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小說講述了鄉紳之女伊麗莎白·班內特的愛情故事。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爲素材,以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並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

論《傲慢與偏見》作品翻譯中蘊含的審美價值

摘要:文學作品蘊含着豐富的審美價值,在作品創作中植入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以及對真善美的理解。正是因爲如此,文學作品中的審美價值,對讀者有着很強的感染力。基於這個視角,本文就《傲慢與偏見》翻譯中蘊含的審美價值進行探討,以進一步發掘作品中蘊含的文學價值及美學內涵。

關鍵詞:審美價值;文學翻譯;女權主義;傲慢與偏見

文學作品的翻譯蘊含着豐富的美學價值,如何透過翻譯發掘作品中的美學價值,不僅對準確翻譯作品的內容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對提升翻譯作品的文學價值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以《傲慢與偏見》爲例,從英文翻譯的角度進行研究,深刻剖析其審美價值,並提出提升審美價值的相關對策。

一、《傲慢與偏見》翻譯手法的運用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著名文學作品。作品描述了19世紀初英國的鄉鎮生活和人間冷暖的人生百態,以平實樸素的創作手法,講述了英國鄉紳之女伊麗莎白・班內特的愛情故事,生動再現了當時閉塞的社會環境下人們對唯美愛情的嚮往,最終以悲劇的結局折射出愛情與婚姻的悖論。

在《傲慢與偏見》的翻譯中,作者側重對女性主義的理論詮釋加以翻譯,尤其是在功能對等領域的翻譯理論中。譯者認爲,譯文接受者和譯文資訊之間的關係應該最大限度地遵循原文接受者和原文資訊之間的關係。譯者採取作者原有邏輯結構進行直譯,雖然這樣會降低翻譯水平,但是能很好地將作品意象展現在讀者面前,幫助讀者加深對原文的理解。

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在20世紀末出現,該理論認爲,在翻譯的過程中不應當依照原文進行翻譯,而是要注重翻譯者的情感和認知,譯本應當藝術化;在翻譯文學作品的時候要解析其中的女性主義思想,並且要了解翻譯者的身份認知。在女性主義翻譯理論中,譯者主體性重視表現女性主義。

二、《傲慢與偏見》翻譯中蘊含的審美價值

對話在文學作品中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部分。《傲慢與偏見》開頭部分就有一段對話,儘管不長,但是卻將人物的性格全面展現出來。例如“What is his name? Bingly、 Is he mar rigid or single?”這句話很短,還不算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卻能夠表現內特在愚弄妻子。句子的架構在文學作品中有着較強的表現力,《傲慢與偏見》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在對峙場景中使用的語言表現出另外一種特點:句子的長短和架構能夠深刻地表現人物。作者所使用的文字和語言有其自身的風格,和時代有着緊密的聯繫,所以《傲慢與偏見》中選用的文字具有英國散文的特徵。文章開頭使用端莊典雅的文字吸引讀者的眼睛,文章的.內容卻是非常庸俗的,這讓讀者產生巨大心理落差,達到了一種反諷的效果。

三、《傲慢與偏見》翻譯中的審美價值功能分析

1、作者和作品的創作背景對翻譯策略的影響

幽默是一種語言風格,在《傲慢與偏見》中,作者將各種語言元素使用得非常到位,這表現出作者在表達幽默時具有層次性。在語音語調、詞彙的使用及語言元素的設計上都體現了個人特徵,具有很強的作者風格。

在語音風格尤其是韻律上,作者在《傲慢與偏見》中具有靈活的幽默感來源。例如在作品第25頁中有一句話:“因爲兩個女人成天都是待在一起談談心,所以到頭來沒有不能夠吵起架來。”“談談心”在原文中是用一個擬聲詞表現的,在譯本中翻譯爲 “談心”,儘管這樣的翻譯比較通暢,但是卻不能夠表現出原文想要表達的那種幽默。還有另外一個翻譯版本,把原文中的擬聲詞翻譯爲“嘀嘀咕咕”。這個詞在中文中也具有擬聲詞的特點,比“談心”要形象得多,將原文想要表達的幽默很好地體現出來,不僅與原文意思相符,也做到了傳神。有一個譯本將押頭韻的句子翻譯爲“家財不足,派頭有餘”,採用對仗的方式來表現這句話幽默、諷刺的特點。“家財不足”是說這個男人的財富並不多;“派頭有餘”是說身上穿的戴的都是名貴的衣物,盲目炫耀自己。這樣不僅可以表達原文的意思,也做到了幽默、諷刺,非常準確。

2、作品中的環境描述體現豐富的意境之美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幽默習慣是有差別的,要將原文的語境完全表現出來,就應當深入瞭解翻譯前後兩種文化背景的幽默習慣。很多專家和讀者看過《傲慢與偏見》後,都非常欽佩作者對人性的深入理解,以及其所使用的毫無痕跡的諷刺手法。

在《傲慢與偏見》中,作者詳細描寫了周圍的生活,沒有驚心動魄的事件,也沒有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文中對話所表現的諷刺和幽默卻讓讀者感受到極大的快樂。作者在書中沒有表現任何宏大的社會主題,而是把一位女性作家對周圍生活的敏銳觀察,用細膩的文字描述出來,比如鄉村紳士和淑女之間的愛情故事。作品沒有沉重的氛圍,語言幽默是奧斯汀的主要風格。翻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當要體會作者的思想,這樣翻譯出來的作品纔是成功的。

從意境角度出發,本文提出兩個策略。一是轉化字句結構。傳統翻譯方式以原文爲主,但是要體現出原著的意境,就不能夠按照外國人的思維進行翻譯,否則其原有的幽默會成爲中國讀者的閱讀障礙。特別是《傲慢與偏見》這樣一部英國18世紀的作品,中國讀者很難理解那個時代的氛圍。所以在翻譯過程中若忽略了意境刻畫,讀者必然陷入“雲霧”,難以理解作品的寓意,這樣的翻譯顯然有悖初衷。二是人物形象翻譯。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刻畫是其靈魂所在,《傲慢與偏見》雖然以對話方式實現人物刻畫,但是對人物形象的描述也同樣重要,所以譯者不能只考慮對話,也要實現人物形象的塑造。

3、異化爲主、歸化爲輔的翻譯手法

在翻譯的過程中,歸化和異化的翻譯手法是體現文章藝術價值的關鍵。異化翻譯要求堅持原著的文化環境。例如在《傲慢與偏見》中,譯者應當以該時期的英國作爲翻譯背景,再進行適當的潤色,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原著藝術之美不被破壞。歸化指的是在翻譯時必須要考慮到讀者的閱讀習慣。由於中國與英國的文化差異較大,如果不將文化環境考慮到其中,就可能會導致讀者難以深刻理解作品,也就喪失了翻譯的意義。從這兩個方面來看,翻譯行爲既要尊重原著,也要考慮到讀者的閱讀習慣,但兩者可能出現對立,這就提升了翻譯的難度。目前在文學翻譯上主要採用異化的方式,這是由讀者普遍的閱讀需求和價值取向等所決定的。就當前情況,可以採取異化爲主、歸化爲輔的方式,既能讓原著文化背景得以保留,又能夠讓讀者認識到這一時期英國的人文環境,可謂兩全其美。

《傲慢與偏見》體現了豐富的審美價值。尤其是在語言的描述、意象創設等,都爲我們勾勒了純美的畫面。因此,在翻譯中必須要保留原著的精髓,且在此基礎上深刻挖掘原著意境。就英文文學翻譯而言,譯者要深刻地認識到作者意圖,採取更爲有效的方式,將原著更爲全面地展示給讀者,賦予作品翻譯新的審美價值,以提升作品的文學審美思想。

參考文獻:

[1]樑豔. 翻譯中的歸化與異化之爭及其融合[J] . 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1) .

[2] 陳小慰. 翻譯功能理論的啓示──對某些翻譯方法的新思考[J]. 中國翻譯,2000(4).

[3] 樑紅英. 從語用關聯論賞析《傲慢與偏見》的語言特色[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 .

[4] 楊伊,張貝. 異化與歸化的主次關係――以《傲慢與偏見》的兩個中譯本爲例[J]. 文學界(理論版),2011(6) .

[5] 李豔. 漢英文化差異造成的翻譯障礙及其對策研究[J]. 海外英語,2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