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傲慢與偏見觀後感10篇

學問君 人氣:9K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傲慢與偏見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傲慢與偏見觀後感10篇

傲慢與偏見觀後感1

《傲慢與偏見》是一部改編自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的電影,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看過,影片主要講述了19世紀的時候英國的伊麗莎白·班內特五姐妹之間關於愛情和擇偶的故事。網友看玩這部電影的感受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這是我第二次看完電影過來寫影評的,因爲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我沒有看懂,覺得電影的節奏很快,自己跟不上,當看完第二遍我忽然發現和不禁感嘆,有些時候,經典就是經典,劇情內容發展的巧妙絕倫,惟妙惟肖。

看了這麼多的電影,突然發現外國片其實更符合自己的口味,總覺得很新穎,而且也喜歡他們呈現出來的一些景象和場景,也可能這點與我的喜歡新鮮事物有關吧,在我沒有對象之前,我總是喜歡自己去探索新鮮事物的樂趣,自己去旅遊,可以遵循自己的意願想去哪就去哪,遇到一些事情,喜歡自己想辦法獨立解決。在有了對象後,我發現,和自己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去旅遊去玩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單身有單身是的自由和快樂,談戀愛有談戀愛的不一樣的感覺和快樂。

扯了那麼多,都是因這部電影而觸發的一些感慨。

讓我們一起來談談這部電影吧,這部電影是一部愛情片。他們的愛情一波三折,一開始女主因男主的不善交際,不太能一見面就能融入大家,不知道怎麼先邁出第一步,而誤會他,並誤認爲他是一個不照顧別人感受的自私傲慢的人,接着又因爲女主的姐姐婚事,誤會男主是對自己的姐姐自己和家人的偏見,是對窮人的偏見,然後還有加上女主因威克漢姆的一些假的言詞而又誤會男主是一個充滿自私,嫉妒的人,以上三件事是女主對男主表面得出的一些誤會,再加上表白時男主的一些不恰當的話語,導致了男主第一次向女主表白的失敗的結果。

所有最美好的愛情,都離不開美麗的誤會被交流和解釋來成全。

當男主寫信解釋清楚時,再加上男主在背後默默幫助女主的姐姐和妹妹的事,使女主對他有了新的看法,有了對他進一步的瞭解,知道了他是重視友情,很慷慨和大方的人,並愛上了他,他的第二次表白被女主接受了,經過睿智的父親的一番談話,最後兩個人幸福的在一起了。

從對他傲慢與偏見的看法,到託付終身給他,這期間經歷的一波三折,是通往幸福道路的考驗。所以在這依然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願我們都能夠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並能走到終點。

這部電影不僅講述了愛情,而且還有親情和友情。有一種友情是達西(男主)與賓利的友情,賓利被女主的姐姐吸引而淪陷時,旁觀者達西(男主)能一心爲朋友好,就勸賓利離開了女主姐姐。有一種父愛是貝特納對女兒的愛,當女兒(女主)告知父親,愛上了達西(男主),並說服了父親時,父親留下了眼淚,既表達出了對女兒的不捨之情,又爲女兒感到高興,終於有人能夠配得上自己的女兒了,爲女兒找到了她自己的幸福而高興。整部電影中,父親的聰明和教養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而母親更多是呈現出來的一種迂腐,給人一種小市民的形象。而女主和女主姐姐的一些行爲更是得益於父親的教育,而女主的三個妹妹卻是更多的隨了母親,素質自然沒有那麼高,所以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一個好父親或者母親,或者有一個好的父母,對孩子來說真的是起着至關重要的影響。

傲慢與偏見觀後感2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英國電影《傲慢與偏見》,改編自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

電影類型:愛情片

主要內容:講述了伊麗莎白與達西之間一段飽含傲慢與偏見的愛情故事。

主要人物:

伊麗莎白:班內特家的二女兒,她活潑又聰明機智,做事很有主見,不甘於受世俗的束縛。

達西:是德比郡的大地主,是賓利的好朋友。他高傲又冷酷,不善於與人相處,個性十分內斂。因爲他的性格以及種種原因,伊麗莎白對其產生了偏見。

賓利:單身貴族,達西的好朋友,性格比較隨和,但缺乏自信,易受到別人影響。他最終與簡結爲夫妻。

簡:班內特家的大女兒,長相出衆,溫柔體貼又善解人意,但不善於表達自己。她與賓利一見鍾情,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在一起了。

威克姆:一名軍人,他貪圖錢財,因爲他的惡意誹謗,伊麗莎白對達西差生了誤解。他與伊麗莎白的最小的妹妹麗迪亞私奔,最終爲了拿到錢財娶了麗迪亞。

麗迪亞:班內特的五女兒,愛慕虛榮,個性魯莽,她不顧家族名譽與威克姆私奔。

放下偏見,收穫愛情

達西與伊麗莎白的愛情從一開始就充滿了傲慢與偏見。

達西個性高傲,給人一種特別不好相處的感覺。而且達西一直以自己的階級爲尊,認爲自己的地位高伊麗莎白一等。正是因爲這種身份的驕傲,他遲遲不敢向伊麗莎白表明自己的心意。達西從一開始就對伊麗莎白的家庭帶有偏見,認爲她的妹妹和媽媽舉止行爲不得體,甚至還認爲她的姐姐想要與賓利在一起都是爲了獲取利益。

伊麗莎白因爲達西對賓利說的那句“伊麗莎白不夠漂亮。”就對達西產生了不好的印象,後來因爲威克姆的話壞更是對達西產生了更深的誤解,當得知達西勸賓利不要與自己的姐姐在一起後,伊麗莎白便更不喜歡達西了。也就是從這裏開始,伊麗莎白對達西已經有了很大的偏見。

達西控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情感,鼓起勇氣向她表白,因爲種種偏見,伊麗莎白拒絕了他。

被伊麗莎白拒絕之後,達西認識到了自己的驕傲以及兩人對對方的偏見,於是他寫了一封信作爲解釋,希望伊麗莎白能夠更深一步地瞭解自己。在看完這封信後,伊麗莎白瞭解了事情的真相。當兩人再次相見時,他們都放下了對彼此的偏見,最終二人都遵從了自己內心的情感,接受了對方。

整部影片的畫面十分唯美。

影片中還使用了很多長鏡頭。

長鏡頭是一種拍攝手法,指的是拍攝之開機點與關機點的時間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長短。是指用比較長的時間(有的長達10分鐘),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連續地拍攝,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攝影機從一次開機到這次關機拍攝的內容爲一個鏡頭,一般一個時間超過10秒的鏡頭稱爲長鏡頭。

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賓利家中舉辦舞會時的那個長鏡頭,長鏡頭把每個人正在進行的活動交代得很清楚,同時也展現出了舞會的場面很壯大。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收穫屬於自己的愛情。

傲慢與偏見觀後感3

其實在大約小學的時候我就早已知道了同名書,也早早得有了老師向我們推薦,然而我始終沒有看過。我想因爲大部分的原因是我對它有抗拒心理。其實,從書名上來說“傲慢”與“偏見”這兩個詞是可以有很深的含義的。但是我看了以後卻發現作者取的書名是很簡要而可愛的。

“傲慢”自然指的是達西,而偏見自然指的是伊麗莎白。達西是一個極高傲的單身貴族,而伊麗莎白則是家境窘迫並對達西有偏見的小姐。那個時代的背景是與現代截然不同的,但是那個時代卻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吸引力,這些人物性格等也是在那個時代所特有的並且是對於我們來說全新的。包括一些情節和風俗也都是隻在那個年代會出現的,可以說這也是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它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其實說達西是傲慢的,但伊麗莎白又何嘗不是傲慢的呢?她外表可能是順從的,但她的內心卻是很高傲的,她敢愛敢恨,似乎是不爲世俗所困,她內心也許比達西要更高傲一些,這也是我在影片中最喜歡的一個人物形象。她是那個年代中少有的一類女性,獨當一面,有思想,甚至可以扛起整個家,這比起現代那些新女性來說也是毫不遜色的。

而整部影片都是圍繞愛情與現實的衝突而展開的。對於班納特太太來說比起愛情,她更相信現實,她認爲婚姻一定是建立在金錢的利益上,所以她不顧一切手段的可以說是“推銷”自己的女兒。從影片可以看出其實她並不在意對象是誰,只是在意他們能不能爲自己的家庭帶來轉機。當然,這並不只侷限於班納特太太一人,那本就是一個利慾的時代。而影片中有分別代表了三種類型的愛情。

首先是達西和伊麗莎白,是愛情與現實的完美結合,就像灰姑娘的故事最後幸福快樂的在一起,這也許是影片中最令人感動卻也是唯一一件令人喜悅的事情了。達西是一個用高傲來包裹自己的紳士,而伊麗莎白是對達西抱有偏見的女子。他們最終跨越了名利,家庭,阻撓,偏見在一起。他們的相愛就像是命運一般另人羨慕,最終度過挫折,讓人不禁祝福他們。

還有就是夏綠蒂和柯林斯就完全代表了建立在殘酷現實上的愛情。夏綠蒂只因家裏沒有財產,人又長的不漂亮,所以答應嫁給柯林斯,只是爲了能有個歸宿,有個能確保她不致挨凍受飢的“保險箱”。建立在無感情基礎上的婚姻,幸福難料,他們只把成家作爲最可心合意的避風港,以物質上的滿足來掩蓋感情上的空虛。他們是非常可悲的,但也是十分現實的。

最後是麗迪亞和韋翰,他們就是有愛情但極不成熟的例子。麗迪亞是個輕狂女子,一味想踏入社交,吸引男人眼光。跟着韋翰私奔,完全不顧及家庭和現實,後經達西搭救,兩人才苟全成親。爲了金錢和地位結婚是錯誤的,但沒有上述因素便是愚蠢的,他們兩人都不具備結婚的條件。他們可能相愛,也是極不現實,終究無法得到幸福的。

這部電影給我的是對於生活,愛情,親情的思考,引人反思。傲慢與偏見讀後感傲慢與偏見讀後感1500字《傲慢與偏見》讀後感1000字

傲慢與偏見觀後感4

對於《傲慢與偏見》這部名著自己已心馳神往很久。直到最近在“得到”吳軍老師的專欄《硅谷來信》中多次被提到過,終於找來電子版書和電影,在這幾天看了起來,小說還沒看完,但電影看了一遍又一遍,主要是被女主角伊莉莎白獨特的氣質,還有英式鄉村的唯美畫面深深吸引。

電影改編自英國女小說家簡·奧斯丁的同名小說。故事圍繞英國鄉紳班納特家裏五個女兒的婚姻大事展開,家裏的父母親爲了孩子們的婚事可算是操碎了心。可見普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尤以中國的家長更是事無鉅細,樣樣操心。

大女兒吉英是全家最美麗的姑娘,在當地及各種舞會中總能得到男士們的青睞,老母親總是以此爲傲,一心一意想促成與新來當地的闊少彬格萊先生的美滿姻緣。只因性格隨和又過分含蓄,讓對方及其周圍的人感受不到愛的熱度,從而差點與真愛失之交臂。如果故事沒有戲劇性的轉折,那真該爲吉英可惜了,因爲對方有品有貌,經濟條件又好,這樣的人放在現在也是很難尋覓啊。所以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不論男女都很重要。

因爲二女兒伊麗莎白是本劇的女主角所以我放在一邊不談。讓我們再來看看其她女孩。

三女兒曼麗不夠漂亮,因此總想以才藝來表現自己,於是專注於彈琴唱歌想贏得別人的關注,可能是太想得到認可反而顯得做作,以至於在舞會中受到衆人的嘲笑。幸運的是她們有一位非常智慧的,在關鍵時刻出現,一邊幫着解圍,一邊安慰受傷的女兒。

家裏最小的兩位女兒實在是不敢恭維,兩位“小主”說的好聽是性格活潑,其實自始至終就是鬧騰,可能年齡小也可能是從不看書,性格過於輕浮,頭腦簡單,用她們父親班納特的話來說非常愚蠢。最小的女兒不顧全家人的顏面還與一位道貌岸然的`士官私奔,做父母恨的牙癢癢,但也只能接受。這可能就是父母的宿命,好的壞的都只有全盤接納。

二女兒伊莉莎白,有着漂亮的外表,率真的性格,雖說只會彈一點鋼琴,但表現的自然大方,讓在場的人看了甚是喜愛。更加寶貴的是對姐妹們的深厚情誼,姐姐在外有病,徒步較遠的路程去看望;妹妹與人私奔,心急如焚。還有不管走到哪裏身邊總有書爲伴的場景。雖然性格中有所固執,因偏聽偏信對男主有偏見,但從那雙又黑又大的眼睛裏可以看出會思考有獨立見解的女孩,只有這樣的女孩與其接觸久了,才能贏得男人的心。

電影取名傲慢與偏見,緊扣主題,男主角達西是個非常富有的貴族單身,外表不苟言笑,初到新地,對不認識的女孩,沒有主動邀請單身女孩跳舞從而被大多數人主觀地誤解爲傲慢,對他的偏見,在故事的一開頭就呈現地淋漓盡致。隨着故事的發展,我們看到達西非常有貴族氣質,正如吳軍老師在《硅谷來信》中談貴族精神中提到的“責任”、“榮譽”“從容”“優雅”,最終獲得了伊莉沙白的芳心,收穫到了他們的幸福。

故事看完,要做什麼樣的人一目瞭然,自己也要多想想“責任”、“榮譽”“從容”“優雅”這八個字,以便來不斷迭代自己。

傲慢與偏見觀後感5

最近瘋狂的迷上了傲慢與偏見。無論是書或是電影,我都喜歡一塌糊塗。

我想把我喜歡的東西介紹給我身邊的人,我期待他們和我產生共鳴。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簡奧斯汀的作品。看了電影以後,我對書本的崇尚是如此的強烈。電影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可謂栩栩如生,讓人有說不完的欣賞。尤其是伊莉莎白,很有個性也很有自己的見地。出生於一個那樣的家庭,有一個如此神奇的母親,竟能生的如此個性與與衆不同,真令人驚歎。同時我不得不說一句,她實在是太美了,尤其是她的眼睛真如達西所說是一雙美目,時刻散發着迷人的光亮,猶如黑夜的星星,怎一個“美”字了得啊!還有就是她那欲笑不笑的表情,確實很難令人不喜歡。那是我見過最美的女人之一。她的每一個表情就在無意中融入了觀衆的心。

關於男主角我也有很多話要說。首先我得承認自己是一個很花癡的人,面對如此帥哥要是不喜歡,那我就真到一定的境界了。達西很帥,不容置疑,而且他身上散發的氣質和感覺正是和麗西相對的,我相信他們之間的相愛是一種必然。因爲我覺得他們的感覺要多匹配就有多匹配。而且故事後面看到達西爲伊莉莎白的付出不僅僅是感動,我們可以強烈感覺出那種不顧一切不求回報的愛。我只能說伊莉莎白很幸福,但她並非人們所說的幸運,說她是灰姑娘變成鳳凰,我覺得這是她該得的。因爲她美麗,她善良,她與衆不同,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有很多女人所欠缺的東西。這是她應得的幸福。她不是灰姑娘她本來就是一隻耀眼的鳳凰,只是很少有人知道所謂的鳳凰到底是什麼樣的。

至於伊莉莎白的姐姐瑾,她和伊莉莎白一樣最後終於和自己的幸福相擁,我也佩服她對待愛情的堅貞和對愛情的勇敢。不同於伊莉莎白和瑾,他們的妹妹卻是用另一種方式去追求自己的未來。在很多人看來她是可恥有討厭的,但她也有自己鮮明的個性和思想,而且演員把她演的相當到位,讓人真實感受了一個這樣的角色。她只是想嫁,並且嫁一個威風點的人。這和她母親的教導和寵愛是分不開的。

整部電影最爲神奇的角色真的莫過於班得納太太了。讓人厭惡又好笑,我相信這和當時社會很多婦女角色是分不開的,因爲至今像這樣的角色也還有很多,而且還一直栩栩如生地活在我們周圍,所以我相信一部好的電影確實是社會上很多角色的體現,讓我們從電影中看到現實的影子。

希望所有的好人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美好愛情,最終讓它開花結果。雖然它的作者簡奧斯汀,是終身未婚的,但我覺得她也曾擁有過,並且比書中的更爲深刻,雖然只是開花卻未結果,但我覺得那一定是一朵再美不過的花了,否則怎會讓一個如此偉大的作家用一生的時間去維持它的常開不敗呢?

我相當喜歡這部電影,喜歡這部小說的作者,喜歡傾心演繹出如此好作品的人。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像我一樣喜歡它。

傲慢與偏見觀後感6

今年假期,我看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傲慢與偏見》,是透過一部名著改編的。這是我在網上看的一篇關於這部電影的影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等什麼時候,每一個女人都完全不用考慮掩示自己的優秀了,再跟我提男女平等。這麼多年過去,人們擇偶的標準還是一點沒變。焦大喜歡上林妹妹,是個冷笑話。換林妹妹喜歡上焦大?不可能。爲什麼不可能?就是不可能。從古至今由中而外人們在擇偶機能上無一例外地存在着一個隱性渴望:男強女弱,包括精神肉體財產智力各個方面。這是造成優秀女性(起碼是自認優秀)晚婚甚至無婚狀態的原因之一。男人要有錢有閒有情有義,古今只一西門慶。女人要江浙人北京話新思想舊道德,也就獨個林妹妹。要相愛要對味還要靈肉相合,哪有這麼完美,你當丘比特店小二呢!老羅說這叫wonder,伊麗莎白也是賭了一把才找到意中人。結婚和相愛哪個更難一些,看你在意內容還是形式。古人很聰明地把它分了,牆裏開花牆外香,也算權宜之計。現在沒有人相信愛情,婚姻變得分外容易,但也脆弱得不堪一擊。不好意思我跑了題。

說真的,除了頎長秀頸和俏皮的答語,當然還有特別能撒丫子跑,我實在看不出伊麗莎白特別突出的地方。可一旦考慮到她所處的時代對女性的標準,這位天生就插了草標在頭上的女人,竟還能以"傲慢"作爲性格(並且是顯性的),在已不便透露年齡的年紀連接拒絕了適婚男子,更是信任理智把初見不歡的壞印象清空,義無反顧愛上達西。"是的,我很愛他",淚水盈睫的肯定,連最理解她的父親都大跌眼鏡。

我不佩服她的理智,卻佩服她對自己理智的信任,她至少是一個清楚自己轉變的人。要是換成很多人,比如珍,大概都要爲自己四月剛出口的"就算世上男人死光我也不會嫁你"糾結不已吧。當然她的小妹妹們在移情別戀轉變立場方面會更爲爽快些,但伊麗莎白還是不同,因爲她有過彷徨無助痛苦失落,她的愛與不愛都緣自內心。正如"不存在不透過蔑視而自我超越的命運",加繆這話實在精闢,也不存在不透過掙扎而自我肯定的愛情。對自我的認同感,加繆會說"自我的意識",很大程度就是生命強度的代名詞,很不幸這種感受一不小心就會變成自戀。現代人很少自我認同,太多自以爲是的水仙,或稱芙蓉姐姐。

優秀是能力,敢於優秀是勇氣,遇到能欣賞你的人是運氣,對於古今中外的女人來說都是一樣。伊麗莎白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在於,她從未委屈過自己的優秀。她使自己的優秀超脫了家世,超越了時代。簡。傲斯丁以同樣的原因不俗。但也大可不必因此替張愛玲抱恨,遇人不淑也是種運氣,固然不能和林妹妹比。愛玲必是懂得的,俗世人自有民間的清嘉運道,切不可妄擬仙境。

我極喜歡伊麗莎白佇立湖畔的身影伶俐,有所思而又無所待。"我已亭亭,無憂亦無懼"。她父親的話真是對,我擔心世上沒有人能配上你。他的話又不太對,別擔心世上沒有人能配上你。

這就是我看的電影《傲慢與偏見》,我從這部作品中感悟到很多,有機會一定要把原著小說看看。

傲慢與偏見觀後感7

今年暑假,我有幸觀看到了一部精彩的影片--《傲慢與偏見》。對於一個喜歡看電影的人來說,能在看電影的同時瞭解到一些名著內容,提升自我文化素養,確實是一件好事。我鮮少去閱讀厚重的世界名著,僅僅會閱讀精簡版,瞭解大概內容。但是,在觀看完《傲慢與偏見》這部影片後,我便迫不及待地去翻看原著。大概,這就是這部影片的精彩程度,能讓我想不斷回味。

“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這樣的單身漢,……人們總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個女兒理所應得的一筆財產。”簡·奧斯汀在《傲慢與偏見》中描寫了幾對年輕人的愛情故事,小說沒有重大的歷史事件爲背景,而是以幽默細膩的筆觸展現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生活的畫面,表明了作者對於愛情的態度。這是一場美好結局的愛情故事,對於我個人,是比較感興趣的。

女主角伊麗莎白從電影當中來看她是一個非常有主見、勇敢、不卑不亢、對自己愛情堅貞不渝的人。譬如說在第一次聚會時,達西對衆位班納特小姐的浪漫方式表現表示不屑時,伊麗莎白說跳舞就是一種表達浪漫的極好方式,之後便揚長而去了。在面對凱瑟琳夫人的種種咄咄逼人的問題時她從容不迫地解釋這一切,並且鄭重有力的維護了家庭的尊嚴。凱瑟琳夫人爲了讓她出醜叫她彈奏鋼琴時,她極力辯解但最後還是硬着彈了,雖然彈得不好但卻沒有顯得絲毫的慌張。最後面對凱瑟琳夫人的質問時任然堅決的說“我不能答應與達西先生永不訂婚的事情,你今晚侮辱我的已經夠多了!我不想再說了,請你離開我的家!晚安!”多麼勇敢堅定的女孩!

男主角達西是一位上流社會的貴族,如此鋒芒畢露的顯赫地位,怎會使他不在心中擰成一份傲氣?是的,他傲慢正是因爲如此,才讓人們忽略了他身材魁梧,一表人才的形象。任憑他財產再多,人們也只會認爲他自高自大,目中無人,不好逢迎。這是人們對達西先生的偏見。

而事實上,隨着影片的劇情不斷地推進,我們會發現達西真實的爲人卻並不是這樣的,他慷慨大方且有一顆誠實正直的心。而女主角伊麗莎白一開始對他也有偏見,但所幸,他們最終還是打破了這層隔閡,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這部影片給我的很深的印象,還是本片中的舞會片段。小提琴音樂響起,伊麗莎白與達西逐漸沉浸在其中,兩人產生心電感應,周圍的人頓時消失了,舞廳中只餘下兩人深情凝視,手拉着手翩翩起舞,沉醉於歡快的音樂旋律之中。但沒過多久,周圍嘈雜的人羣一下又出現了,兩人倏地從幻覺中驚醒,互相對望,恍若隔世。很唯美,很感人。同時也讓我學習到舊時英國上流社會的社交活動,瞭解到了不少英國文化。這也是我的收穫之一。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我很喜歡的影片,它帶給了我很多感動,很多思考。

傲慢與偏見觀後感8

在讀完書和看完電影后,我發現書本和電影的差距比我想象中的要大很多,但人物設定是一樣的只是情節上有所出入。

比如:在柯林斯先生到朗博恩家拜訪時,在他讀“講道集”後,大家都比較厭惡,所以他就停下不讀了之後發生的事就有了出入(在電影中他和朗博恩太太對話,但書中他們的對話在第二天早上,而且書中描述的是他在討無趣之後和本奈特先生玩十五子棋,而電影中他在和本奈特太太交談關於伴侶的事)。

其次:第二天,魏肯和達西相遇的地點不對,電影中是隔着河相遇對話的,而書本中是在街道上相遇的。之後魏肯欺騙伊麗莎白的地點也不對,電影中在湖畔,書本中是在一個電影中沒有的聚會上(這也是重點,書本中比電影中多了一個在菲利普斯家開的聚會)。

還有:在柯林斯向伊麗莎白求婚被拒絕後,伊麗莎白的去向(電影中是跑到了河邊而書本中是跑上了樓梯),因爲這個地點有差異,所以後面伊麗莎白父母和她談話的地點也有差異。

找出十幾個差異之後,我也終於理解明白了爲什麼電影和書本差距那麼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電影時間的有限,但書本的長短沒有限制,其次電影的場景和情節要簡短但吸引人,所以很多這類電影場景的選擇會偏向美但不看重和書本的差距。導致這樣最本質的原因就是電影只是符合書本的情節,只符合我們所謂的——開始經過和結果,因此大部分改編電影只是符合書本中故事的模糊輪廓而沒有細節。

對於這類電影書籍來說,無論看電影還是看書,都有各自的閃光點:電影吸引人,場景優美,故事發展十分立體形象,人物特點明顯突出。但書本語言優美,攜帶方便,故事完整,人設貼近生活。所以像這類的書籍電影來說,無論你看電影也好,書籍也好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看了電影你心中的人物會更具體形象,看了書籍,你對名著的理解就會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女主角伊麗莎白的表演把一個那個時代的英國鄉村少女的機智與傲氣表現得淋漓盡致,男主角達西在她的那種純真的笑容的映襯下,越發顯得自己的態度過於傲慢了些。而事實上,隨着影片的劇情不斷地推進,我們會發現達西真實的爲人卻並不是這樣的,他慷慨大方且有一顆誠實正直的心。這一切,都只因爲伊麗莎白最初對達西的偏見而被掩蓋住了。

好的演員當然要配上好的電影情節,本片中的舞會爲一大亮點,小提琴音樂響起,伊麗莎白與達西逐漸沉浸在其中,兩人產生心電感應,周圍的人頓時消失了,舞廳中只餘下兩人深情凝視,手拉着手翩翩起舞,沉醉於歡快的音樂旋律之中。但沒過多久,周圍嘈雜的人羣一下又出現了,兩人倏地從幻覺中驚醒,互相對望,恍若隔世。

英格蘭 的田園風光也很搶眼,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獨立着一棵枝葉扶疏的大樹,一輛載着紳士淑女的古典雙輪馬車從樹旁疾馳而過,古典鋼琴音樂盪漾在其中,美麗得就象是一場遙遠的夢境。

當我們有空閒時間時,我們不妨對比電影着看這類名著,說不定我們會有新的發現和理解。

傲慢與偏見觀後感9

最近狂迷反映歐美貴族時期電影,之前看了被網友稱作英版《紅樓夢》的《唐頓莊園》,就越發地對歐美歷史產生興趣,於是就找出了這部簡奧斯汀的名作《傲慢與偏見》翻拍成的電影。

那個時代的迫不得已

電影開頭,本尼特一家聽聞鄰居家要搬來一位單身鑽石王老五賓利和他的朋友達西,都興奮不已,因爲本尼特家的五個女兒都未出嫁,本尼特太太想要抓住這個絕佳的機會將自己的女兒們推銷出去。其實我比較好奇那個時期是不是男女比率失衡?亦或是女孩們都像馬諾一樣寧願在寶馬車裏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本尼特家的五個女兒對於高富帥鄰居的到來表現得異常興奮,我想最好的解釋是他們一家人都是外貌協會的。回到正題,那個時期家族女兒的出嫁牽繫着整個家族的命運,所以就出現了本尼特家的小女兒和士兵私奔,本尼特太太崩潰到哭,因爲女兒私奔是件給家族名譽抹黑的事情,這直接會影響到其他幾個女兒的出嫁。還有女兒若不出嫁就會一直花自己父母的錢,把自己嫁個好人家還能給家族帶來直接利益,所以當遠方親戚繼承人古怪的柯林斯前來提親時,本尼特太太將伊麗莎白介紹給他卻被慘遭拒絕,最後本尼特家大女兒嫁給了他。其實對於本尼特太太將自己的女兒像商品一樣推銷出去的行爲,還是很不理解的,就像《一九四二》裏他們什麼都沒得吃的時候爲了生存可以做出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一樣,或許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迫不得已吧,現實得讓人打冷顫。

這是兩個性格相似的人走到一起的故事

再來說說達西吧,從一出場就表現出高冷姿態,熱情的伊麗莎白邀請他跳舞卻慘遭拒絕,從那時起,伊麗莎白就開始厭惡這個傲慢的男人,作爲觀衆我也對這個剛出場的男主沒有一絲好感了。之後隨着劇情的一步步推進,我們才慢慢看到這個男人的真正面目,達西其實在和伊麗莎白第一次見面時就對她產生強烈的好感,只是羞於表達,達西根本不是士兵說的那樣自私嫉妒傲慢,他爲了幫伊麗莎白找到私奔的妹妹,拿出大筆錢讓他們補婚,免於家族名譽受損;達西鼓勵好友都賓向伊麗莎白的姐姐求婚;同樣伊麗莎白和姨母參觀達西家時從女僕那裏得知達西曾拿出一大筆錢資助窮人,是的,達西是一個善良的人。伊麗莎白爲自己誤會達西而感到深深的愧疚,當達西無以遮掩地對伊麗莎白說出:“我愛你”時,這兩個善良的人破除種種誤會終於走到了一起。

我認爲伊麗莎白是整部電影中最理智的女人,理智到面對一個她所厭惡的人,她不願將就,即使他有再多的錢,她只想找到她生命裏對的人,是的,她敢於追求幸福。當伊麗莎白對達西的偏見慢慢破解時,她是個勇敢抓住幸福的那個人,伊麗莎白的父親驚訝地問伊麗莎白是否真的愛達西時,她淚眼朦朧地說出“真的愛他”時,她是用她的理智找到了真愛。

耐心等待生命裏對的人出現吧,亦或傲慢,亦或偏見,當雲霧飄散時,他依然還在那裏等你。

傲慢與偏見觀後感10

他是如此的開心他的女兒找到了幸福,滿面的的不捨,眼裏卻充滿着高興的淚水。他說他是不會輕易的把自己的女兒嫁出去的!即使面對班納特夫人那令人髮指的“哀嚎”聲,還有柯林斯將收回他們家產的威脅。面對往後將有可能一貧如洗,連住的吃的地方都會沒有時他是如此的從容與淡定。在大女兒吉英的訂婚他又擔心女兒將來是否過得好?會不會吃不習慣?住不習慣?面對這些個問題在牀上一遍又一遍地想着,與此同時班納特夫人卻一直笑着說女兒生活一定過得很好然後在那裏沒心沒肺的笑着。女兒曼麗在達西先生家聚會彈奏鋼琴引發一陣陣笑聲後果斷的阻止了女兒,並在事後給予了莫大的安慰。女兒麗蒂雅在與僞君子韋翰結婚的深刻分析。生活當中總有一些事情讓你做這樣那樣的事情,但總有一些事情無法改變。班納特先生其實並不完美!但這一切都體現了一位父親的偉大與睿智。我非常喜歡這個老人。

第二個我喜歡的人是班納特夫人,她雖然有點俗不可耐,但卻和藹可親。我開頭的時候不喜歡這個人,因爲她爲了自己的往後生活而不惜把自己的的女兒硬許配給柯林斯。但是後來她的一些事情卻觸動了我。當她得知小女兒麗蒂雅已結婚,以後的生活也不會有太多的問題時,她倏地從牀上躍起來要換一套新的衣服還要馬上去告訴某個人還要看那個人的臉色,那時我真覺得她好笑,因爲她前一分鐘還說她不知道小女兒的去向了,我全身都在抽搐啊!面部表情還是十分痛苦狀!大女兒最終和彬格萊在一起後無比的激動,整個人就是在那裏手舞足蹈……伊麗莎白說他有必要麼?她說當你生了五個女兒並知道他們嫁出去會很幸福時你就會理解我這個樣子了。她說的很對!生五個女兒的確不容易尤其看到他們幸福地出嫁是一件多麼高興的事情。現實有時候真的很殘酷,並非我們想象認爲的那麼美好!但是隻要多一點理解你就會明白很多!

最後是伊麗莎白,從電影當中來看她是一個非常有主見、勇敢、不卑不亢、對自己愛情堅貞不渝的人!譬如說在第一次聚會時,達西對衆位班納特小姐的浪漫方式表現表示不屑時,伊麗莎白說跳舞就是一種表達浪漫的極好方式,之後便揚長而去了!在面對凱瑟琳夫人的種種咄咄逼人的問題時她從容不迫地解釋這一切,並且鄭重有力的維護了家庭的尊嚴。我只能說她太淡定了!凱瑟琳夫人爲了讓她出醜叫她彈奏鋼琴時,她極力辯解但最後還是硬着彈了,雖然彈得不好但卻沒有顯得絲毫的慌張。最後面對凱瑟琳夫人的質問時任然堅決的說我不能答應與達西先生永不訂婚的事情,你今晚侮辱我的已經夠多了!我不想再說了,請你離開我的家!晚安!瞧!多麼勇敢堅定的女孩!這些獨特的品質都深深吸引着達西,以至於達西默默地爲她做了很多事情,最終真相大白!達西的傲慢並不是真正的傲慢!伊麗莎白的偏見不是真正地偏見!正是因爲兩人的“誤會”才構成了這段美滿的愛情!從裏面我看到的是現實當中的伊麗莎白有很多,但是達西卻很少…家庭條件是沒有那麼好!但是胸懷與個人氣質卻是可以兼備的!

每個人都是特別的,在愛情當中吸引對方的必然是自己內在的品質,簡而言之做自己才能收穫最真實的愛情!冥冥當中自有一個人爲你準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