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學問君 人氣:4.74K
 摘要:教育的目的在於激發生命意識,而教材是滲透生命意識教育的載體。中學英語教學必須注重學生生命意識的培養,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生命意識教育。本文闡述了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及相關內容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關鍵詞:英語教學;生命教育;有效策略
        教育是基於生命的事業。在一定意義上,“教育是直麪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力,爲了人的生命的質量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爲本的社會中最能體現生命並關懷的一種事業”。我們的教育不僅要爲學生的學業負責,更要對學生一生的生命質量負責,要爲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透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培養合作精神、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英語教材蘊涵着巨大的生命教育資源,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質量的一個好教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且還應當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利用專業知識,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充分地發揮教材作爲滲透生命意識教育的載體這一作用,有效地利用教材,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學習語言之際汲取情感素養的精華,激發學生生命意識,從而形成美好的心靈品格。 
        一、對英語教學中生命意識教育的理解
        所謂生命意識教育是指教師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的生命價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義,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激發學生對終極信仰的追求。英語是一門語言,而語言是工具但又超越於工具,它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它是人類進行交際、表達思想的工具;另一方面它又是人類思想和情感的載體。英語教學中生命意識的培養是一個內涵極爲豐富的概念,既包括教學內容中所蘊含的生命意識知識的教育,也包括教學過程中所弘揚的生命意識的培養。
        二、英語教學中進行生命意識教育教學設計的有效策略
        初中階段是學生全面成長的關鍵期,英語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生存與發展,要以學生爲本,以發展爲本,促進學生生命意識的培養。教師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應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質量。那麼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生命意識的培養呢?
        1.充分利用教材挖掘生命教育素材
        從教材等教學內容入手,讓學生在語言素材中感受生活的意義、生命的可貴。
        在英語教材中有許多很好的生命教育素材。課文所涉及學校、家庭、家鄉、購物、網絡、保護動物、自然保護區和健康生活方式、自然災害、交通安全、慈善活動等的題材,有的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有的是人類所共同關心的問題。例如與人爲善,學會理解和尊重父母、老師和同學,學習建設性地與他人溝通與交往;學習調節和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能夠承受挫折與壓力;積極鍛鍊身體,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明上網;學會拒絕菸酒和毒品;理解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珍惜水資源和其它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認識生與死的意義,瞭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懂得尊重生命;學習並掌握應對災害的技能。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重構學生的生命意識,引導學生認識生命、欣賞生命、珍愛生命。設計多維互動的課堂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生命意識,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探究生命的意義。
        2.讓生命教育的理念滲透到英語教學活動中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英語教學中,如果光靠教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作用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進行總結和自我評價
        (1)任務驅動策略。這個策略要求在教學中以任務的形式對學生提出要求,旨在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完成對生命的`認識和關愛。這一策略比較適用於學生認識較模糊的內容。如珍惜和關愛自己身體這方面的知識對學生來說不陌生,在“A Healthy Lifestyle, the Chinese Way”一文的教學中,筆者完成基本的語言教學任務後,給學生提了這樣幾個問題:“What is yin? And what is yang ?”讓學生先了解一下中國醫學中的陰和陽,然後再根據課文中的內容提問學生:“If you have too much yang,what will happen ?”“If you have too much yin,what will happen? ”學生透過閱讀回答道:“If you have too much yin,you should eat yang food, such as beef .”“If you have too much yang ,maybe you should eat yin food, such as dofu.”接着筆者告訴學生:“當我們tired or weak 時,We should drink some milk, eat fruits. 這些食物對我們此時的身體是很有幫助的。
”然後,筆者繼續問學生:“If you study hard,what food is good for you?”學生立刻回答說:“Milk and beef.”有的學生還說黨蔘和黃芪對身體也有好處。最後,筆者給學生一個任務,讓他們4 人一組討論: 如果學習累了我們應該在飲食上注意什麼?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應該多吃些什麼食品?這樣的教學,學生學習的興趣比較濃厚,同時關愛自己珍惜自己的想法在學生的心裏也得到了滲透。德國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說過:“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靈的喚醒。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匯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生命意識的培養,是生命教育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