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7.55K

摘要:本文針對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現狀,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反思計算機教學,提出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研究論文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現狀;改革思路

引言

計算機被廣泛應用於教學中,美國是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研究和應用最早的國家。我國的計算機教育應用實踐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多媒體計算機的出現,促進了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普及,推動了教育觀念、體制的變革和教育的現代化。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已成爲高校的一門公共必修課。此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和應用能力,爲學生學習其它相關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基於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在不同專業的應用場景的差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了解、正確認識學生原有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根據不同專業的應用要求,調整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結構體系和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思路。

1教學現狀及分析

1.1生源差異,水平參差不齊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針對大一新生開設的課程。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新生來自不同省區,由於地域經濟文化水平、學生先前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儲備、智力水平等的差異及各中學對計算機相關知識的要求各異,新生起點不一樣,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能夠熟練使用Win7操作系統,能夠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娛樂和學習,接觸過office辦公軟件但不能熟練使用。有的學生能夠掌握office辦公軟件的基本操作技能,也有的學生已獲計算機相關專業的證書,甚至已有一定的編程基礎。但是也有少部分學生很少接觸電腦,基礎知識幾乎爲零。因此,教師應因材施教,切忌“一刀切”。

1.2教學內容基本相同

目前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和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設定的教學內容基本都是相同的。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教學內容主要是Win7操作系統、office辦公軟件的使用、網絡基礎知識、IE和OE的使用及關於計算機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微型計算機的組成,這些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內容能夠使學生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但涉及到的操作相對簡單,難以和學生的本專業知識相銜接,很難達到較高的應用水平,不能更好地應用於本專業。

1.3教材組織結構不合理,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的教材和參考書很多,但存在的普遍問題:大部分書中基本操作內容的應用性價值不高。教材以內容爲導向,注重操作步驟,涉及到的操作相對簡單和單一,缺乏具體的實例,難以和實際應用相結合。比如在word模組,大部分教材中按步驟講解如何設定字型、如何設定段落、如何插入圖片等,知識點很零散,難以將這些知識點和實際的應用有機的融合到一起,看不到實際的效果。計算機的軟、硬件發展很快,在對計算機配件和常用軟件進行介紹時,部分教材的知識點相對滯後,不能及時的更新產品型號和軟件的版本。部分有一定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生,覺得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任務很簡單,無非就是利用word打字、複製、粘貼檔案和檔案夾。這部分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缺乏積極的主動性,不願意動手去操作、去練習,而在項目實踐中卻無法解決實際問題。

2改革思路及措施

隨着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知識日新月異,這就要求教師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既要不斷更新內容以適應科技的'發展,又要考慮到現階段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這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合理編排和組織教學內容,完善課程體系

不同專業的學生掌握的計算機基礎知識不同,尤其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和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的知識差距懸殊,因此教師需要梳理出不同專業學生對於計算機知識和技術的不同需求與側重點,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要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有針對性地調整相應的教學內容[1]。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對於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要求都比較高,而非計算機專業更注重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對計算機理論知識相對要求較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有所區分和側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學院大一學生的一門公共必修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相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輔助學生透過國家計算機一級考試。國家計算機一級考試比較注重基本應用。因此,教師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在保證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應加大應用型知識點的講解。爲了適應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教師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既要注重應用性又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以適應時代要求[2]。爲了進一步優化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體系,充實教學內容,互聯網應用學院教師結合目前計算機的發展和學院學生的具體情況,主編了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和配套的實訓教材,此教材的最大特點就是以學生爲導向,案例教學、任務驅動,引入大量的實例,將知識點融入實際。比如word模組這部分內容的編排,將涉及到的知識點融入到具體的任務中,任務1:寫求職信,透過任務1講解word中的基本編輯功能;任務2:製作簡歷表,透過任務2講解表格的製作;任務3:簡歷封面製作,透過任務3引入圖文混排;最後任務:綜合實訓,製作培訓資料單頁,透過最後任務完成對word模組的綜合應用。學院2015級新生已開始使用,目前效果良好。

2.2分組教學、因材施教,創新教學理念

由於新生在入學時所具備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差異很大,因此,在授課初期,教師首先要了解、分析學生的基本情況,在佈置課堂任務時,首先結合學生的自身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將基礎牢固的同學與基礎薄弱的同學搭配分組。組內同學互相分工,完成任務的過程也是互相學習的過程,基礎牢固的同學對基礎薄弱的同學起到了傳、幫、帶的作用,基礎薄弱的同學對基礎牢固的同學起到了鞏固、昇華的作用,同學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達到了助人自助的效果。對於不同專業的學生,在講解過程中要有所側重。例如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項目一:組裝家用辦公計算機(這部分內容爲組裝家用辦公計算機和相關知識拓展)。教師針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需要詳細深入地講解這部分內容,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發展簡史、特點及發展趨勢,掌握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從而爲本專業學生後續的課程《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打下堅實的基礎。計算機系統組成、資訊在計算機中的表示等知識點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計算機的系統和原理,併爲以後學到的C語言程序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而教師只需讓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了解一下計算機的發展簡史、特點、計算機系統組成,明白計算機工作的基本原理,沒有必要詳細介紹微型計算機的組成、資訊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2.3任務驅動、案例教學,更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方法,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時俱進,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授課過程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水平、不同專業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實際操作。教師在授課時要讓學生親身體驗到辦公軟件的優越性能,在授課過程中以引導爲主,採用案例教學,創設與應用情境相似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設定情景,採用任務驅動,案例教學。在進行具體的情景任務設計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3]。例如任務3:word圖文混排。教師在講解之前先讓學生看一組海報,針對圖片中涉及到的元素,提出問題,引入主題,然後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從書中找到相應的知識點,再進行簡單練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最後教師對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爲學生分配當日的課堂任務。當日的課堂任務———圖文混排操作任務,在學生完成任務過程中,教師全程輔導,鼓勵學生大膽設想,勇於嘗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任務完成後,各小組學生將自己的作品上傳至教師機,並對小組共同完成的作品進行展示和講解。在展示和講解的過程中,透過對不同作品的交流和評價,可以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提高自己的審美觀。學生展示和講解後,教師要及時歸納總結,引申提高。在授課過程中還可以引入大量的實例,例如任務1:word基本編輯模組。教師在講解結束後可以設定學習情境,設定與日後運用所學知識內容的實際情境相類似的情境。佈置任務:畢業論文的排版。教師也可以結合社會崗位需求,佈置任務:期刊排版。學生作爲報社編輯,需要完成這項任務,教師把文字素材發給學生,讓學生製作一期期刊。透過完成這項任務,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得到提高。學生期刊排版作品,見下圖1、下圖2。當然教學也不能只依賴課堂,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可以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學習的平臺,滿足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2.4改革教學考覈手段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計算機的能力,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和結構。由於這門課程的操作性很強,傳統的考試方式比較單一,考覈方式死板,不能全面反映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考試方式,注重能力培養,淡化考試要求。結合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的考覈方式,課程考覈可以採用過程考覈和結果考覈相結合的方法。過程考覈包括學習態度、努力的程度、作品的創新展示三部分,結果考覈主要是測試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對操作過程中相關知識點的掌握和應用。只有多種考覈方式相結合,才能更好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3結束語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只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極探索、實踐,總結經驗,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魏冬梅.非計算機專業新生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思考[J].福建電腦,2008(01)

[2]王麗芝.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探析[J].遼寧高職學報,2005(06)

[3]黃丹.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探討[J].廣東教育,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