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析對高等職業教育校企聯合辦學模式的探討

學問君 人氣:3.19W
試析對高等職業教育校企聯合辦學模式的探討


  論文摘要:學校和企業聯合辦學解決了雙方的需求,文中介紹了校企合作辦學的含義以及類型,闡述了高技能型人才對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探討走適合教育特點的校企辦學之路,總結了校企聯合辦學的特點及應當引起重視的環節。

  論文關鍵詞:校企聯合辦學;辦學類型;存在的問題;解決對策
  
  隨着我國現代化進程的穩步發展,各行各業需要大量多層次、多規格,有文化、有專業知識、有技能的勞動者。培養生產、服務、管理一線的高技能應用人才,既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高等職業教育自身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全面建立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模式,建立校企間有效的合作機制,培養出符合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學生,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的目的是服務社會、提升技能、促進就業。職業院校謀求自身發展、實現與市場接軌的同時,大力提高育人質量、有針對性地爲企業培養一線實用型技術人才,其初衷是讓學生在校所學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讓學校和企業的設備、技術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以切實提高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校企合作的意義,一是能最大限度滿足企業對技術人才的要求,二是提高學生崗位適應能力,縮短成長週期,三是學校培養與企業掛鉤,避免人才培養過程的盲目性,四是解決了束縛教學設備與生產現場應用同步的“瓶頸”。校企聯合辦學就是堅持學校與企業合作,雙向參與,互利互惠,校企雙贏的基本原則。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動手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爲目標,充分利用學校與企業間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採取課堂教育——偏重基礎理論,參加實踐——注重動手能力,將兩者有機結合的方式。高職院校的定位是學生既懂得理論知識,又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具有全面素質與創新能力應用型學生。

  一、校企聯合辦學的幾種主要模式

  自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以來,校企合作辦教育的模式逐漸引入我國。尤其是高等職業教育在不斷借鑑國外合作辦學經驗的基礎上,開展了多種多樣、有中國特點的嘗試,並衍生出了不同的形式,取得了初步成果。主要有“2+1”式、“訂單”式、“工學交替”式等幾種類型。
  1.“2+1”模式
  這是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普遍採用的模式,其含義就是學生用兩年的時間,在學校掌握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再用一年的時間,到企業接受以培養職業能力爲核心的現場教育和頂崗綜合訓練。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主要採用這種職教方式,爲高等職業教育闖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黑龍江建職院是國家級“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爲其他職業學校提供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經驗。然而,“2+1”不僅僅是兩年與一年的簡單疊加,重點強調的是對學生綜合素質、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2.“訂單”模式
  這是由用人單位提出人才需求標準、數量與培養期限,由高職院校按照校企協議的約定,再進行人才培養的辦學模式。其最大特點是:用人企業根據自己的需求先下“訂單”,學校根據“訂單”的要求培養學生,學習期滿後再將合格的學生輸送到企業。這種模式是一種定向培養,對就業渠道而言,這是一種最爲直接的模式。是一種爲用人單位定向培養的方式。
  3.“工學交替”模式
  這種模式是將一年分爲多個時期,不同時期從事理論學習和到企業單位頂崗實踐。不同學科,可以有不同的理論學習時期和工作時期。學生在學校理論學習和到企業實踐相互交替,學用緊密結合的辦學模式。其最大特點是,學生先到企業實踐,瞭解生產流程和生產過程,然後再回到學校進行理論學習;或先在校理論學習,然後再到企業實踐。學校和企業各完成育人的一半過程,學生具有雙重身份,在校學習理論時是學生,在企業實踐時是企業員工。這種模式,重點突出了實踐在學習中的重要環節,因而在企業實習、實訓的時間比較長。一般來說,這種學習模式適合於對技術性要求較高的行業,學生需要較長時間的實習,才能掌握生產實踐技術的專長。但該模式有一個問題值得重視和解決,就是由於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交替進行,理論學習有可能被中斷或打亂,難以保持知識的連續性和系統性,課程組織困難。
  4.其他各具特色的模式
  由於各行業的不同特點,很多高職院校結合自身特點,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式方法。我院結合自身的特點,嘗試着“基於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其主要過程是將部分課程移至實訓教室,邊講、邊看、邊做,學生也可以走上講臺,談自己的理解與感受。在學中幹,幹中學,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增加教師、學生、設備之間的互動。既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對所學內容的認知度,又鍛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辦學模式的特點

  校企聯合辦學一般有以下特點:第一,培養目標的應用性。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服務於第一線,能將設計、規劃、業務決策轉化爲顯示產品或服務的較高層次的技術型人才或智力技能操作型人才,學生走出校門就可以走上工作崗位。第二,專業設定的職業性。專業設定應當具有很強的市場觀念,從人才市場的供求關係出發,凡是市場需求的專業就開辦,否則就停辦,十分重視專業的職業針對性與崗位的針對性。第三,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針對性。就是從某種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出發,把這一崗位需要的知識、技能、能力整合起來,將目前生產和經營管理中應用最廣泛的新技術成果納入課程計劃,建立模組式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使學生熟練掌握,形成學生的基本技能。第四,教師隊伍的“雙師”性。教師應當具有較強的“雙師”型素質,既是講師、教授,又是工程師、會計師、工藝師等,“雙師”型教師應占有一定比例。而非“雙師”型教師也應當集多種能力於一身。突出特徵包括育人主體與育人環境的雙元特徵,從育人主體看,校企聯合辦學模式是由高等職業院校與企業共同承擔育人的任務,按照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再結合學校的優勢,組織教學和崗位培訓。從育人環境來看,校企聯合辦學模式,擁有學校與企業兩個不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利用二者在人才培養方面各自的優勢,將以課堂傳授間接知識爲主的教育環境,同直接獲得實際經驗和能力爲主的生產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在幹中學、學中幹,這樣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人才的輸入與輸出通道更直接,對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很有益處。因爲校企聯合辦學的用人單位參與育人過程,能夠直接瞭解學生的成長與學業狀況,也可以對學生的素質進行全面考覈,所以可以強化用工單位對畢業生的認知程度,實現企業需求與高職院校之間的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