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對後進生的教育

學問君 人氣:1.55W
淺談對後進生的教育
淺談對後進生的教育 內容摘要:本文深入地分析了後進生的心理特點,並根據後進生的心理特點,結合筆者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的經驗,提出了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的一些具體措施。力求得到各位專家和同仁的指教。
正文:
後進生是指那些在學習成績和思想品德兩方面均暫時落後的學生。他們在班上雖然人數不多,卻是班上的消極因素,若沒有做好轉化工作,就會影響整個班級的班風。有些後進生也常常是家庭的主要負擔。他們若糾集在一起,還會給整個社會風氣帶來不良的影響。所以,能不能做好後進生的工作,不只是關係到一個學生的前途,還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幸福、一個班級的榮辱和社會的風氣。
學生後進是在外部不良因素的影響下,透過內部後進心理促成的。要做好後進生的工作,就必須掌握其心理特點,遵循心理髮展的一般規律,同時又要考慮每個後進生所具有的特殊的心理特點,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措施,才能把後進生教育好。
後進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是非觀念模糊
是非觀念是指一個人對已對人的行爲應該分清什麼是美與醜、善與惡、榮與辱,並認識行爲產生的社會影響。後進生容易犯錯誤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德無知、是非不分。如有學生把尊敬老師看成是“溜鬚拍馬”,把向老師反映情況說成是“告密”,把包庇同學的錯誤看作“講義氣”,把破壞紀律當作“英雄行爲”等等。正因爲後進生在頭腦裏是非顛倒,糊塗觀念佔上風,辨別能力差,所以往往憑個人慾望和興趣,有意無意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個別後進生接受了社會上錯誤的道德觀,以至幹出損人利己、違法亂紀的事來。
2. 缺乏強烈的求知慾,學習能力較低
後進生往往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目的,學習還沒有成爲他們的內在需要,多數是爲了應付考試、應付家長、應付老師而學習,對自己沒有什麼大的要求。由於缺乏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他們對學習沒有什麼興趣,與同年齡兒童相比,他們的智力發展較慢,學習能力較低。表現爲注意力不集中,懶於觀察和質疑,習慣於死記硬背,特別是思維能力發展緩慢,因此學習成績較差。
3. 既自尊自傲又自卑自棄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後進生也不例外。但是由於在他們的生活經歷中,受到的指責多於讚揚,不是批評、訓斥和同學的諷刺、挖苦、嘲笑,就是家長的責備、打罵。因此,他們往往的較嚴重的自卑感,覺得比別人差一等,低一頭,信心不足,自暴自棄,甘居下游,個別的甚至破罐子破摔,與老師、集體對立,採取粗暴無禮的反抗態度,一摸就跳、一觸即鬧。另一方面,他們又很要面子,害怕和反對教師在大庭廣衆中的批評,特別對教師“翻舊帳”、“揭老底”的做法十分反感。因爲後進生並不滿意自己所處的後進地位,內心深處還會時常迸發出要求進步的火花。當他們因稍有進步而受到肯定和表揚時,就會興奮不已,躍躍欲試;但當他們受到外因引誘重犯錯誤時,又會感到積重難返,難以自拔,出於出現自卑情緒。這種自尊自傲和自卑自棄心理在後進生身上就這樣複雜地交織在一起,並處於矛盾鬥爭之中。
4. 意志力薄弱,養成了不良的行爲習慣
後進生意志力薄弱具體地表現在正確性的道德觀念未能戰勝個人不正當的慾望和要求上。後進生雖然有時懂得什麼行爲是正確的或錯誤的,但當個人不正當的慾望和要求與道德觀念發生衝突時,由於惡習較深時常表現出不能控制和約束自己的行爲。所以,意志薄弱的後進生往往能說不能做,要做不能堅持,沒有恆心,缺乏毅力。這是導致他們在轉化過程中經常出現反覆的原因之一。
後進生一般都養成了不良的行爲習慣。一種不良的行爲,開始可能出於偶然,但經過多次反覆,這種不良行爲同個人的某種需要、某種滿足發生了聯繫,就形成了壞習慣。一些學生屢犯錯誤就是由於被不良習慣所支配而產生的。例如有的後進生養成了偷竊的習慣,就會“熬不住”把手伸到人家的.口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