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流行音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學問君 人氣:3.01W

歡迎瀏覽,本站小編爲你提供的一篇關於論流行音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的畢業論文

論流行音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要: 流行音樂是中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化形式,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取其長處,並以此爲切入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及對社會的釋讀,從而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流行音樂 語文課堂教學 催化劑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提出:學生要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積澱爲我們留下了璀璨的傳統文化,在要求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需要引導學生對多樣文化有正確的認識。流行音樂作爲多樣文化的一種,值得我們關注。

 

  流行音樂是指某一時期或是很長時期內被人們廣泛傳唱,甚至流傳後世的音樂。它內容通俗,貼近生活,反映時代熱點,跟隨時代潮流,形式自由活潑,情感真摯。尤其是青少年,“某某歌星的粉絲”往往會成爲他們的代名詞,這一現象在中學校園裏尤爲突出,現已成爲影響學生學習生活的一個重要因素。初中語文教師該怎麼看待這一問題呢?我認爲絕不能把流行音樂視爲洪水猛獸,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實際上大語文教學的內涵是很廣泛的,其人文性和綜合性決定其與其他各類學科的相互相容和滲透。流行音樂和語文教學亦是如此,把二者隔離開來的做法,是語文教學的一種倒退,所以應該把流行音樂中好的部分引入語文課堂,使其成爲課堂教學的催化劑,讓學生在一種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學習,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一、透過流行音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以往老師只重自教而忽視學生,採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成爲過去。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還權於學生,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廣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真正屬於他們,利用流行音樂創造情境是很好的方式之一。流行音樂是學生們所喜好的,如果把教學內容和與之相關的流行音樂聯繫在一塊,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流行音樂激起學生們的興趣點,會讓學生由“要我學”變爲“我要學”。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是這個道理。比如在講《黃河頌》一文時,我首先介紹了文章的時代背景,當時抗日戰爭已全面爆發,日本侵略者的鐵蹄正無情地踐踏着華北大地,億萬國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中華民族該何去何從呢?我留下了這個疑問,播放了《保衛黃河》,一曲罷了,許多學生瞪大了眼睛,更有的握緊了拳頭,眼中的激動一目瞭然。我知道此時的學生已被這首歌曲激發起了研讀本文的強烈興趣,由興趣做老師,學生對本文的理解也就更透徹了。

 

  二、透過流行音樂的穿插,加深學生對文章情感的理解把握。

 

  初中語文教學的難點在於讓學生把握文章的情感,也就是把學生的心和文章的情感融會到一起。大部分同學看文章欣賞的只是波瀾起伏、高潮迭起的故事情節,而忽略了與文章的情感產生共鳴,在文章主人公高興時,學生悲傷的有之。悲痛時卻又大笑不止,這就失去了語文教學的意義。流行音樂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關鍵地方穿插音樂,就可以刺激學生,充分調動他們的感情,從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著名散文,尤其是父親翻越柵欄爲兒子買橘子的畫面,至今已定格爲一個經典。在教學中爲了更好地使學生與文章所表現的情感達成共鳴,我播放了崔京浩的《父親》:“那是我小時候/常坐在父親肩頭/父親是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飯將我養大/忘不了一聲長嘆半壺老酒/等我長大後/山裏孩子往外走/想兒時一封家書千里循叮囑/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星斗/都說養兒能防老/可兒山高水遠他鄉留/都說養兒能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張口/兒只有輕歌一曲和淚唱/願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歌聲中,我的眼裏飽含着淚水,大部分學生也已是淚流滿面,不能自己。我知道每一個學生都會由這首歌而想到自己的父親,這淚水中包含着感激、自責和奮進。此時對朱自清父子之間的真摯情感的把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這裏,一首歌也就勝過了老師的千言萬語。

 

  三、透過流行音樂,能使學生獲得人生的感悟和啓迪。

 

  一首好歌其實就是一首好詩,好的歌曲除了旋律優美以外,它言簡意賅、文采華美、富含哲理的歌詞也是不容錯過的精彩,每一首流行音樂的詞作者爲了表達情感或音律節奏的需要,往往會在歌詞中運用多種表現手法,這使歌詞寓意深刻、回味悠長。在體現詞作者自己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也會使學生獲得人生的感悟和啓迪。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這種音樂,不僅能拓展課堂教學的外延,而且會達到課已盡而趣無窮、思未盡的效果。《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的一篇文章,課文記述的是“我”和小夥伴們一起爬懸崖,“我”雖然成功地登頂了,卻無法下來。在父親的鼓勵下,“我”逐漸有了信心,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後慢慢爬下了懸崖。文章不長,中心也好把握,於是我便採用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一堂課下來,學生們雖然有所感悟,但悟之甚少。爲此我做了調查,在第二課時講述主旨時,我播放了零點樂隊的《相信自己》。在激昂的音樂聲中,在“相信自己/你將贏得勝利/創造奇蹟”的振奮下,學生們臉上洋溢着堅定、自信。同時我也相信,這一堂課會因這一首歌而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四、以流行音樂爲切入點,加強對學生傳統文化的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

 

  現代流行文化並不是不要傳統文化,相反它是根植於傳統文化之中的。流行音樂作爲文化的一種,更是吸取了傳統文化的精華。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加強傳統文化的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泛泛地說教只會讓學生不勝其煩,而流行音樂則可以成爲一個切入點,更好地促進學生髮展。《中國石拱橋》一文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高度讚美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但很多學生不以爲然,總以爲是文物,是糟粕,不能與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相媲美,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和它是格格不入的。講解此文時,周杰倫的《青花瓷》數次在班級響起,在優美的音樂中,學生彷彿看到了“素筆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的美麗畫面。我告訴同學們,2008年山東省高考試題就依此而出,很多學生更是目瞪口呆,想不到崇拜者周董的歌也源於中國傳統文化,由此改變了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偏見,而變得積極探討,探討中必會被精妙的傳統文化所折服。由此可見流行音樂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五、透過流行音樂,促進學生對社會的瞭解。

 

  相對而言,學校是一個比較封閉的環境。但時代在發展,觀念在改變,資訊社會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已過去。對於學業過重的學生來說,怎麼與社會更好地融合呢?在課堂教學中巧妙地運用流行音樂,則是很好的方式之一。流行音樂具有很強的相容性,除具有傳統性外,更多的是流行元素。很多時候它就是當代經濟、政治、精神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一個外在表現形式。其傳統和叛逆比肩,光榮和罪惡並存。這相對於象牙塔內的莘莘學子而言,是接觸社會、瞭解社會、適應社會的很好的途徑。例如在講授《斑羚飛渡》一文時,我播放了《東北人都是活雷鋒》,藉此讓學生們瞭解自然界有捨身相救的老斑羚,我們人類社會有撞人後逃跑的肇事司機。透過流行音樂,對於社會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學生們也就有所瞭解。

 

  時代在發展,多元文化在相互碰撞,尋找流行音樂和語文教學的結合點,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中學老師有必要在流行音樂中去僞存真,挑選那些優秀的流行音樂,將其融入課堂,使課堂更加豐富多彩,從而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進一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7,(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