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通俗音樂在音樂課堂中的教學

學問君 人氣:7.71K

    論文關鍵詞:淺談 通俗音樂 音樂課堂

淺析通俗音樂在音樂課堂中的教學

    論文摘要:通俗音樂,在中學生心目中一般認爲就是流行音樂。即指那些結構簡單、內容通俗、創作手法相對簡單、曲調優美、自然親切、歌詞貼近生活、直抒胸臆、發聲方法不受約束較容易讓人接受的一種音樂形式。正是由於它具有以上特點,所以深受大多數學生喜愛。那麼如何科學地把握音樂教學,滿足學生聽唱通俗音樂的要求,使優秀的通俗音樂進入中學音樂課堂,滲透爲音樂教學的一部分。那麼,就通俗音樂如何進入音樂課堂,從理念、方法、方式上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做法,作爲一點探索和嘗試。
  一、更新教學觀念,變“禁止”爲“引進”
  社會是豐富的,也是多樣的,當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不健康的東西。高雅的音樂世界,也不例外,通俗音樂容易被大衆接受,但是這類音樂中不乏夾雜着一些不健康的靡靡之音,這些魚龍混雜的流行音樂正在悄悄地衝擊着我們的校園,因此學校音樂教育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探索的一個教育領域。通俗音樂作爲一種時尚的音樂文化,作爲教育者我認爲應該順勢而爲,允許它滲入學生心中。假如我們的音樂教育把通俗音樂簡單地拒之門外,則有如掩耳盜鈴一般。既然我們不能阻止通俗音樂的衝擊,那還不如轉變觀念,變“禁止”爲“疏導”,使通俗音樂爲音樂教學起到應有的輔助作用。據說在國外早就把流行音樂引入中學的音樂課堂。同時我們客觀地評判,通俗音樂中也有它的閃光之處,也有好多經典的作品。鮮明的節奏、獨特而新鮮的風格韻味,以及豐富的時代氣息,很容易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和激情。
  所以,教師應當努力引導和培養學生從通俗歌曲中吸取營養。不少教師對流行音樂具有強烈的排斥心理,甚至包括很多資深音樂家、音樂學者、專職音樂教師等,他們認爲通俗音樂往往是膚淺的下里巴人,不如古典音樂、民族音樂有教學價值。我認爲這種看法不免有失偏頗,他們忽視了通俗音樂中合理的健康的可以利用的價值,忽視了通俗音樂也能影響教育人的功能,而一味地牴觸,這種觀念是不可取的。
  當然我們並不否認很多通俗音樂中、流行歌曲中的庸俗內容和低調的情緒,很不適合中小學生欣賞,對他們的心理可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正因爲如此,通俗音樂進入課堂應持一種謹慎的態度,讓學生們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有選擇地接受通俗音樂。通俗音樂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並且隨着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更新,作爲一個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中學生,必然要受到這種文化的衝擊。
  我們絕對不可以對其持否定的態度,我們應該不斷嘗試,力爭把健康、優秀的`通俗音樂作品引入音樂課堂。讓學生充分享受學習音樂的快樂,同時也發揮通俗音樂的教育功能。看清通俗音樂在學校音樂教育中的地位。在新課程的教育指導方針下,教師要確立學生爲主體的思想。教材只是教學內容的一個依據和基礎,我們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力求教學向理性化方向發展,不斷以新鮮的、健康的教育資源充實我們的教學內容,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審美素養,拓寬我們的欣賞視野,與時俱進。走近學生,瞭解學生的想法,有選擇地將一些好的通俗音樂作品介紹給我們的學生,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積極引導,激發熱情
  不難看出流行音樂對社會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到處都充斥着流行音樂的嫋嫋餘音,無怪乎現在的中學生們熱衷於演唱或欣賞流行音樂,並且視它爲一種“時尚”。我們必須承認這種悅耳動聽、節奏感鮮明、富有青春活力的音樂在某種程度上還表現了一些學生的情緒和思想,很容易被中學生接受。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通俗音樂都適合我們中學生的,例如通俗音樂中的流行歌曲很大一部分都是愛情歌曲,也有些歌曲帶有暴力、消極傾向。若沉迷於歌曲的歌詞,這些音樂就會無形之中侵蝕學生的思想。但是從我們的音樂教材來看,學校的音樂教材過多注重音樂知識、音樂能力的開發和教育,很多內容對於學生來說興趣不濃。
  課本教學內容的實施甚至讓學生對音樂產生了望而生畏乃至憎惡的反感情緒,這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音樂課堂中引進通俗音樂其實是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一個有效的手段和途徑,我們教師要有選擇地提供一些適合學生學習的經典的通俗作品,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愛好,這樣他們自然就會對音樂課產生興趣,不斷提高他們學習信心和對音樂審美的能力,這樣也使我們的音樂教師在實施音樂課本教學過程中產生的矛盾迎刃而解了。
  現在的孩子都受着這個時代大環境的影響,很多孩子走在時尚的前沿。接受的音樂也不例外,他們接受的途徑是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的,對他們的音樂審美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再說,這個年齡的中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對外面鋪天蓋地的資訊,他們缺乏辨別選擇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肩負起音樂教育的職責,要給予正確的引導。真正使我們的音樂教育成爲培養學生素養的一部分,爲我們的素質教育添磚加瓦。
  我們在選擇通俗音樂教學的時候儘量能夠根據學生的意願去選擇,取之精華,去其糟粕。我在教學中,常常根據學生的意願,把這類音樂分成幾大類,第一類是“愛祖國、愛家鄉”歌曲,第二類是“勵志歌曲”,第三類“同學情、朋友情”歌曲。
  在這三類歌曲的選擇中教師應該從學生那裏及時得到儘可能多的反饋資訊,從學生的要求中精選出最合適的教學內容,並對這些歌曲進行上網查詢、下載原聲和伴奏。如韓紅的《家鄉》、李娜的《青藏高原》、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陳紅的《感恩的心》、周華健的《真心英雄》《朋友》等等,在不斷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逐步補充最新的流行音樂。內容上一定要積極向上、主題鮮明、旋律上要優美動聽,感染力強,富有鮮明的時代氣息。使優美的流行音樂與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同時使這些優秀的流行歌曲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作用。
  好聽的通俗音樂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要選擇更多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這種方法和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在流行音樂教學中,可以採用相互評價方式來激發學生的熱情,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取長補短,共同發展。教師在評價學生時,應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採用合適的評語,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發揮他們最大的學習潛力,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這樣也會使我們的音樂課成爲學生的一種期盼,在孩子心目中有更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