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在教學中促進學生知行統一的嘗試與思考

學問君 人氣:1.16W
畢業論文

在教學中促進學生知行統1的嘗試與思考

張厚櫓

1、幾個概念的簡單定義

知識的定義:在論文中所指的知識並非1切知識,而是指能夠讓學生落實到實際行動中的知識,主要是關於學生個性修養和行爲習慣的知識,如關於學習方法、學習常規和學習習慣的知識、關於培養良好性格和精神狀態的知識。在地理中,關於地理構造的的事實性知識是難以落實到行動上的,而關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方面的行動性知識是可以落實到行動中去的。在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把學科中的行動性知識落實到自己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去,要養成的觀念學生在沒有教師的情景中1看到有用的知識就要求自己落實到行動中去。

行動的定義:在論文中筆者所指的行動是指積極的、合理和合法的行動,是我們這個社會要倡導的行爲。包括積極的作爲和消極的不作爲。該做的1定要做,不該做的1定不做。

教學的含義:在這裏筆者所指的是1門學科的學習中所涉及的所有教與學的活動,從時間上說既包括課堂教學,也包括課外與學生的交往和對學生的個別指導。從空間來說既包括校內也包括校外。從教學活動來說它包括了授課、作業的批改和評價、複習、考試等內容。

促進的含義:指教師透過各種方式和活動給學生由知向行的轉變方面以積極的影響。沒有教師的指導和督促,學生可能沒有知行統1的意識,或者行動不持久,或者行動不徹底,有缺陷。

知行統1的含義:在本文中指的是科學的積極的知識與科學的積極的行動相統1的活動與狀態。消極的錯誤的知識與消極的錯誤的行動相統1不屬於我們要提倡的知行統1的範疇。

嘗試的含義:是指筆者在實踐中採取的種種力求促進學生知行統1的探索性活動與方式。

思考的含義:是指筆者從理性的層面對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知行統1這1命題的分析與綜合。

2、知行統1的重要性

知行統1是我們的教育目的之1,只有知行統1,我們培養學生的能力纔不是1句空話,只有知行統1,塑造學生良好的品德才不是1句空話。反之,如果我們的學生是知的'巨人,行的矮子,那我們民族不就是隻會說大話,不能幹好實事的1羣人了嗎!過去我們批評學生是“高分低能”不就反映了這1問題的嚴重性了嗎?我們新課標的理念: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新能力。不也需要在知行統1的操作中來實現嗎?

因此我們需要從娃娃抓起,減少知行脫節的現象,縮短知與行的差距。具體而言要從教育教學的點滴做起、從細節做起、從小事做起。

 

3、知行沒有統1的表現:

表現:沒有知識卻有行動、有知識卻沒有行動、知的多卻行的少、知的少卻行的多、有些人誤以爲行不重要,因爲各種考試、檢查都側重知的層面。還有人認爲知了之後就自然會落實到行動中去。

4、知行不統1的原因:

從理論上說,知行難以絕對統1。知較容易,易教、易學、易考試,行較難,難教、難學、難檢測。傳統上對“理論知識”的看重,對“技術操作”的輕視。

五、在教學中促進學生知行統1的嘗試

教學中的各個環節都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知行統1的意識與能力。

師生問好環節:學生也知道要聽好課,就必須關注課堂。但是學生不知道如何去關注,教師便要示範和創造機會。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千年不變,那麼學生很容易注意力分散。爲了培養學生的關注能力,筆者在教學的各環節都有意識地做1些變動、做1些小創新。例如在師生問好的時候,1般情況是問“同學們好”,學生說起來沒勁,教師也比較隨意。於是我經常變換方式向同學說:春天好!夏天好!秋天好!冬天好!2月份好!5月份好!7月份好!上午好!中午好!下午好!心理課好!學法課好!政治課好!地理課好!4月上旬好!4月中旬好!4月下旬好!婦女節好!勞動節好!兒童節好!同學們天天都好!週週都好!月月都好!等等!因爲從1開始老師要講的話都是不固定的,所以學生就充滿期待和猜測,注意力也就很容易從課外轉向課內,從自己轉向老師,這樣學習的效果也就比較好!

導課呼口號:在心理健康課導課的時候我會說:“培養良好的性格,塑造健康的心理。歡迎在座的各位華智學子進入我們今天的心理健康小樂園,我是主持人張知行,我們的口號是:(師生齊呼)知道不如做到、心動不如行動,改變自己,我們從現在開始!”在學法指導導課的時候,畫線部分分別改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法指導小天地”。這樣每節課都向學生強調本門課的目的,促進學生牢牢記住了兩門課的學習目的,並透過師生1起大聲地投入地呼口號,強化知行統1、學以致用的意識。透過1個學期的教學,學生的知行統1的意識明顯加強了,看到好的知識,1些學生已開始反省:我做得這樣?我應該如何培養?

提問反省促進學生的行動。僅僅呼口號容易流於形式,而忽略引發學生進行內在的思考。所以在導課之後,我隔幾天都要向學生提問:我們爲什麼要每次導課時都說:塑造良好的性格、培養健康的心理呢?你這段時間有沒有哪1個好的性格得到了強化培養?你的精神狀態是否變得更好了呢?什麼叫知道不如做到呢?爲什麼我們要強調這1點呢?最近你有沒有把我們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輕舉例說明?透過提問往往能促進學生往內心深層次去思考,我學以致用了嗎?我知行統1了嗎?沒有做到的內心會感到羞愧,做到的內心會感到欣慰和充實。

問好後自己提要求、寫要求、說要求。在課堂上我們就要促進學生自己產生知行統1的行爲。例如課堂上的學習活動有1定的精神狀態的要求和方法習慣的要求。在學生還不夠清楚這些要求的時候,老師便向學生提出要求:如這節課我希望同學們能做到別人發言,安靜傾聽。並簡單說1說安靜傾聽的具體要求。在上課中,老師隨時注意這方面要求的落實情況,對做的不好的同學以各種方式提出期望、要求甚至是批評和警告。在學生用4節課學習了《課堂常規》以後我讓學生自己每節課給自己提幾條應該做到的常規,其方式1是在師生問好後大聲地讀出來,2是在教材(筆記)上把相應的要求寫出來。教師要結合教學要求,對自己提要求,1爲學生示範,2是教師透過這種方式也可進1步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課後填表訓練促進學生在行動上的知行統1。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許多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內容是無法在課堂上就全部落實到行動中去,例如學生如何起牀、吃早餐、上學、如何早自習等等知識都在我的課堂之外。因此我們要督促學生在課外的行動。在教學中,我在學法指導的每1課後面都設計了相應的表格,促進學生養成就寢習慣的15天的自我訓練表格包含了“按時就寢、準備東西、溫水洗浴、總結1天和嘗試回憶”五個訓練項目,訓練完後學生要寫收穫與心得體會,要寫出還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作業老師按時批閱,並表揚按時訓練、天天堅持填表的同學、批評不用功的同學。透過填表訓練,學生進步很大,有的學生在收穫欄寫到:張老師,我睡着了都要從夢中笑醒了,透過這些填表訓練,我的收穫太大了。有的同學建議老師多弄點這種表格!還有的學生說:經過1周的填表訓練,我的聽課常規進步多了,但今後我還要自己畫表格把這個訓練堅持下去,因爲我的口號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作業批改和評講促進知行統1:學生的作業既有1定的格式要求,也有1定的質量要求。在作業中:使用鋼筆、書寫工整、書寫錯誤、輕輕1劃、嚴禁使用塗改液、拿到作業,先看批閱、改正錯字、訂正錯題。這些都是1些基本的要求。在批改中,我經常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甚至做出示範,在班上進行作業評講時,表揚這方面做得優秀的學生,委婉批評作得不夠好的學生。如今,這個班的學生無論是在考試、作業和筆記時基本上都用鋼筆,幾乎已沒有人使用塗改液,書寫非常工整,格式優美,有錯誤時都能輕輕1劃或加1個括號,那到作業都能及時改正錯誤並給老師看。而且在規範之後,他們的創造性、自主性也開始發揮出來,許多作業都有獨特的答案,讓老師愛不釋手。

專章內容學習促進知行統1:在《心理健康》課中,我們專門編寫了1課叫《學以致用、知行統1》透過故事、案例、名言的教學讓學生明白學的目的時爲了用,而行動的價值更勝於語言。

教師的參與、示範、榜樣作用促進學生知行統1。教師是否在行動中力求知行統1,在各項活動中是否積極參與,身體力行,爲學生做示範,成爲榜樣,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黃校長曾是1位優秀的班主任和德育幹部,她說:我要求學生要做到的,我自己首先要作到。我要求幹部要作到的,我自己首先力求做到。比如她已50多歲,根據檔案精神,她完全可以不說普通話,但是在大會小會上,她都堅持說普通話,當然,她的普通話比較彆扭。身先示範就要這樣。於是學校相當1部分年輕教師堅持平時也用普通話交流。

此外我還在模擬表演和放鬆引導中力求促進學生知行統1的行爲。

六、從知、情、意的角度促進知行統1。

首先要注意知的問題:如果不知道肯定沒有意識去行動,該做的事沒有意識去做,而不該的事卻做了,成爲了“犯法、犯規不知覺”。知之不多、知之不全、知之不深肯定難以行動全面到位。不知道具體的方法和要求,要教給方法和行動步驟。學生由知識到意識到信念,認識逐層加深,行動也必會更加堅定。

其次知行統1要注意情的問題:理通情不通,父母、老師、其它同學都沒有這樣、都是這樣。

再次要注意意志的問題:知易行難,知快行慢是人的本性。所以任何人要知行統1都很艱難,意志薄弱會影響行動的持久性、知識的模糊性也會影響長久的行動的堅持。遇到了挫折也會影響行動的持久性。自己要求、與人合作、與人競爭、讓人監督、請求父母老師協助。人有惰性、任性和易受誘惑,因此執行尤其艱難。

不知不會行、情不通不願行、意不堅行不久、行不堅。這時我們在對學生進行知行統1教育過程中必須記得的基本常識。

在教學中促進學生知行統一的嘗試與思考

TAGS:學生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