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英語教學中教會學生質疑

學問君 人氣:2.78W

英語教學中教會學生質疑
  衆所周知,學生的思維過程往往從問題開始,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誘導學生質疑問難。那麼,怎樣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呢?筆者認爲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把握。
  營造良好課堂氣氛
  高中學生的問題意識還不夠強,在學生的質疑過程中,難免會提出一些“幼稚”的問題,在這種情境中,教師可以透過下列方式創造學生喜愛的環境:透過多種形式肯定學生的提問,比如,面部表情、手勢動作以及充滿讚賞的話語;尊重學生的不同見解;賞識學生的獨創。只要學生有一點新思想、新發現,就應該表揚和鼓勵他們,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價值。
  把握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教師要根據“初讀感知——細讀理解——精讀品味”的閱讀順序和學生由淺入深的認知規律,指導學生掌握略讀或粗讀的方法。比如,首先讓學生快速地閱讀全篇,掌握所讀材料的主旨和大意,設計一些淺層性的問題。對於篇幅較長或資訊較多的文章可以用圖示法列出重要資訊項目,再設計問題。對於文章中尚未弄懂的知識,比如生詞、短語、句子、語境等,要指導學生根據上下文,並利用所掌握的句法、構詞法和詞彙,設計一些猜測性的問題。這一階段的問題屬於初級階段,答案可以直接在文章中找到。
  第二階段是學生細讀以後可以設計兩類問題,一類是找出文章中的重要事實或細節設計理解性問題,另一類是辨認哪些細節在文章中沒有被提及等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放開手腳、廣開思路,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語言把想法和認識透過問題形式表達出來。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在閱讀中所產生的好奇、好問、困惑、矛盾等心理特點,採用小組討論爭辯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在學生的質疑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有意識地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內涵和外延進行探討和爭辯,鼓勵學生提出相互矛盾或兩難判斷的問題,然後透過師生間的相互啓發,達到異中求同,最後,形成一個緊扣教學目標,有目的性、全面性的問題鏈,最後教師統籌解決,達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階段可以要求學生研讀文章,對文章作進一步探究。當學生細讀文章時,要指導學生圍繞其結構特點及中心思想去提問,比如,如何認識作者的寫作目的,發現作者的失誤和偏漏,對作者的觀點提出異議,品味文章的寫作特色,如何進行推理判斷等,這類問題需要跳出“因循守舊”的框架,所以要求學生樹立“標新立異”的觀念,從不同角度、不同地方進行思考和分析,用自己獨特的思路設計真實反映自己的所想所感的問題。
  教師在每一階段都要抽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在組內進行相互合作交流,提出個人的疑難問題,簡單的當場解決,較重要的和較難的問題經過認真篩選後在全班交流。篩選問題不僅是選擇的過程,而且還是完善、合併、修正說法的過程。在組內交流時要求學生把在思考問題時的思維過程描述出來,這對其他學生有一定的啓發和幫助。
論文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