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養生須先養德

學問君 人氣:1.44W
淺談養生須先養德
 摘要:養生是現今人們普遍追求的目標,文章以古論今,闡述了養生與養德的關係。養生重在養德,養德可以養生,要做到養生與養德的有機統一,才能真正達到養生的目的,生命纔有意義。
關鍵詞:養生;養德;修養;關係
        養生,是時下人們談論較多的熱門話題,是當今國人普遍的追求。養德,即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也是社會對人們提出的要求。養生要先養德,做到兩者的和諧統一,方是上策和首選。
        一、養生與養德古已有之
        重溫古賢在養生與養德方面的教誨與實踐,在今天不無意義。 
        關於德與壽的關係,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德潤身”,“大德必得其壽”,“仁者壽”,“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觀點。意思是說,有些人他們的實際壽命也許並不很長,但他們的業績和英名卻可以傳之久遠,其壽可以說超過常人。
        老子主張“少私念,去貪心”,認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一個在物質享受上貪心不足的人,必然會得隴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損人利已,損公肥私,自已也會終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負擔過重而損害健康。
        孟子提出了“愛生而不苟生”的積極養生觀,把仁義看得高於生命,認爲必要時應該“捨生取義”。他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千百年來成爲仁人志士的養德名言。他還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愛幼社會風尚。他認爲良好的道德修養與練氣功一樣,有益於人體健康,每一個人都應“善養浩然之氣”。
        漢代董仲舒指出“養心靠義”,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使人心情常保愉悅,心理健康常存。“夫人有義者,雖貧能自樂;而大無義者,雖富莫能自存”。“故仁人之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在之美以養其身”。
        活了101歲的唐代藥聖孫思邈也說:“德行不高,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在《千金要方》中也寫道:“性既自善,內外百病悉不自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在經也”。
        明代的《壽世保元》稱:“積善有功,常存陰德,可以延年”。張景嶽在《先後天論》中寫道:“唯樂可以養生,欲樂者莫如爲善”,簡明地道出了爲善、快樂與養生之間的聯繫.
        清代養生家石天基認爲:“善養生者,當以德行爲主,而以調養爲佐”,提出了常存安靜心,常存正覺心,常存歡喜心,常存善良心,常存和悅心,常存安樂心等,作爲養德要訣。
        對此,我國大文豪魯迅的觀點更加明確:“無論古今,誰都知道,一個人如果一味地放縱自己,十惡不赦,就是天天喝三鞭酒也無效,簡直非‘壽終正寢’不可”。
        這些先哲的論斷不無道理,經受了千百年實踐檢驗,堪稱經典。由此可見,養生與養德的關係極爲緊密,養生必先養德,養德可以養生。
        二、養生的根本在於養德 
        養生固然重要,而養德尤勝於養生。三國時期思想家嵇康在《養生論》中剖析:“服藥求汗,或有弗勝;愧情一集,渙然流漓。終朝未餐,囂然思食;曾子銜哀,七日不飢”,說明中樞神經的作用遠遠大於醫藥。這與科學研究也是完全吻合的:和諧的社會關係、與人爲善的心態能使體內分泌出有益的激素和乙酸膽鹼,這些物質能將血液流量及神經細胞調至最佳狀態;同時大腦會分泌出一種天然鎮靜劑,使人獲得內心愉悅,緩解精神煩憂。所以世界衛生組織亦將道德納入健康的範疇。因爲健康既涉及體能方面,又涉及人的精神方面,將道德修養作爲精神健康的內涵,強調了健康的人,或者希望自己健康的人,要注意自身道德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