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學美術課的教學方法探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5W

目前,中學美術課堂仍“以繪畫爲目的”,一味追求技法訓練,以此來提高升學率。這種指導思想與教學方法,缺乏對學生創造思維能力與審美能力的培養,違反了學生心理髮展規律,這種現狀與我國九年制義務教育所提出的素質教育目標相悖。具體而言,“以繪畫性爲目的”的教學方法,缺乏對對象本質特徵的分析和審美概念的表述,導致被動刻板的模式,審美教育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訓練脫節;不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直觀性、系統性及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有礙於創造想象和視覺記憶發展及中學生個性、意願、情感的表達;缺乏審美教育的現代意識。

中學美術課的教學方法探究論文

如何開展美術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規律,並具有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爲,不僅要開設美術課程和各種課外活動,更要加強對美術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克服以往美術教育中的諸多弊端,確立新理念,探索新方法。

一、在直觀感覺中提高“眼力”

人的智力結構主要是由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活動力等因素組成,其中觀察力是人們全面、深入、正確認識事物的一種能力。觀察是思維的先導,是視覺藝術最基本的活動,也是美術教學訓練的起點。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活動,從制訂每一單元的`教學計劃到安排教學內容、範畫教具等,都要從便於觀察記憶入手,從外形的美感到內在結構,由表及裏、由簡到繁地藝術分析,指導他們會“看”作品的方法,使之在直觀感受中獲得藝術美的享受,激發起學習美術的興趣。

當然,對美術尚處無知或知之不多的教育對象來說,這種“看”是需要引導的。教師應根據大綱安排一些靜物、工藝作品和有審美價值的優秀繪畫作品作爲教具,讓他們從真實的作品裏獲得結構、體積、色彩、質感、比例等藝術語彙的感知,在此基礎上進行理性的分析,以獲取對象的精神意味。這種教學生“看”的過程,是從生動的審美直觀到對應的語言表述的過程,是讓學生從個別特徵到整體形象的把握過程,能提高他們對美的感受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創造力的培養是審美教育的最高目標。我們承認模仿是人的本能,但吸收傳統的審美觀念和造型技巧,不等於千篇一律地“照葫蘆畫瓢”,何況印刷技術有限,明暗、色彩等欠準確,也無法達到臨摹目的。不但破壞了學生感知,而且束縛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在美術教學中貫徹“啓發式”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藝術創造想象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啓發式教學的主要特點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積極思考,融會貫通的掌握知識並發展智力。這裏的“積極性、主動性”指師生雙邊活動,師生都成爲教學的主體。如中央美院吳長江先生從法國回來談到這樣一種情景:在盧浮宮裏,每天都有一批中小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靜靜地坐在大師的作品前,聽教師介紹、評述大師的作品。又如廣州美院李正天先生關注兒童的審美教育,強調兒童美術心理髮展的規律,每週日帶幾十個小學生在美院操場上,讓學生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畫畫。

這給我們的啓示是走出課堂,教師與學生共同成爲教學主體,既驗證了學生的辨別能力,開闊了視野;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力。一個成功的教育方法,就是教人認識和掌握事物的基本規律,其中想象力是最可貴的能力。要培養創造力,就必須培養想象力,想象是創造的先聲。要提高審美能力,受教育者不僅要有具體的事實、概念、表象的識別和記憶,而且要啓發學生識記一般的事實、要領和表象。要能從認識事物的本質出發,讓那些在臨摹作品中遇到的不知與已知、淺知與深知的內容、形式、色彩、形狀、比例、空間、透視,與寫生、命題畫、圖案、手工製作等作業聯繫起來,形成自己的審美意識,證實審美是透過視、聽、形、色、味等心理構建過程,形成感受美的直覺。

三、發揮欣賞教學作用,培養學生情感

情感作爲人類美好行爲的內在昇華同道德相依存,情感融於知識與道德之中。經調查表明:中學生背誦一篇欣賞文章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但讓他們從美學角度談論一件作品卻難乎其難。因此,開設欣賞課,能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

美育的實質是情感教育。如何激起中學生的情感與學習興趣,必須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上,安排欣賞課這一環節,利用幻燈片、電影電視、講座、參觀等現代化教學途徑,利用文學性的語言,介紹一些既陌生又有興趣的不同風格的作品,讓他們理解作品的精神內涵,欣賞色彩變化、筆融、肌理、素描等美感效果,挖掘他們的想象潛能。提高欣賞能力,從而達到在耳聞目睹的情境中將自己的情感自覺地傾注在技能訓練過程中。

總之,“新的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是,應該從塑造人的角度來探索,更加註重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個性發展,挖掘學生潛在的能力,培養開拓精神的創造性思維”。以上觀念具有其可行性:首先,培養學生的優良個性品質和各種審美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其次,使學生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與審美教育緊密結合。再次,適應各種條件的中學的美術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