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總結>

《綠色蟈蟈》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2.17W

《綠色蟈蟈》是一篇介紹蟈蟈的科普文章,卻不顯絲毫的機械呆板。文章既有對昆蟲形象地描繪,又有個人情感的流露。下面是小編蒐集的《綠色蟈蟈》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綠色蟈蟈》教學反思

《綠色蟈蟈》教學反思1

一、總體評價與描述

七年級農村學生,有一定的自然生活積累,都認識甚至玩過一些昆蟲或小動物,自然對昆蟲和小動物都有一定的感性知識和情感積累,只要引導、點撥得當,是能夠很好的爲教學所用的;同時《綠色蟈蟈》是一篇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優秀科普小品文,因此,在完成教學設計中,我結合課文的問題和內容特點,考慮放手讓學生自讀、討論,於是在教學設計中,我根據本課內容,聯繫學生實際,整體教學設計如下:

一、匯入新課:

1、猜謎語;

2、讀圖。

二、整體感知:

1、明確目標(PPT出示目標);

2、檢查詞語預習及積累情況;

3、法布爾和他的《昆蟲記》知識積累;

4、(插播蟈蟈的鳴叫聲音樂)學生快速閱讀,感知內容,學生思考有關問題。

三、重點研讀、質疑問答、合作交流:

1、學生依據問題組,自由質疑;

2、教師可巡視指導總結明確。

四、拓展延伸,應用反饋

五、總結與鞏固

1、教師小結;

2、佈置作業:

A、完成課後練習一;

B、以自己熟悉喜愛的小動物或昆蟲爲內容寫一篇小短文。

我這樣設計的優點在於:

1、三維目標的設計,主要是解決如何引導學生透過文字認識綠色蟈蟈及其特點,與作者形成交流,激發他們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不斷的親近自然,感受自然和昆蟲世界的豐富多彩。

2、匯入切合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特點,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對文字的閱讀興趣。

3、透過“整體感知”的“詞語積累”、“聽音頻朗讀”、“自由散讀”的形式,引導學生積極與文字、與作者進行對話,從而達到理解文章內容、領會作者情感、積累相關知識之目的,實現了字詞鞏固、課文內容梳理、理清脈絡等三大目標。

4、透過“重點研讀、質疑問答、合作交流”,使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圍繞中心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啓發,相互爭議,激發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領會作者的情感。

5、透過“拓展延伸,應用反饋”,將學生由課本遷移到課外,遷移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去,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和主旨,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積極觀察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

6、作業中的練筆,既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和能力,也鍛鍊和培養料學生的寫作能力。

不足之處主要有:

1、“匯入”和“法布爾和他的《昆蟲記》知識積累”擠佔了較多的時間,影響了全文閱讀的時間和效益。

2、作者對“綠色蟈蟈”稱謂的變化及其情感態度的變化的討論不夠深入,影響了學生對綠色蟈蟈知識的完整把握。

二、教學過程的設計

本課教學過程設計合理之處在於:

(一)利用猜謎語、讀圖並配合音樂討論匯入,切合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特點,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對文字的閱讀興趣。

(二)生字詞及重點詞語正音、釋義、朗讀,可以讓學生正確理解詞語含義,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語。

(三)“重點研讀、質疑問答、合作交流”,既培養學生獨立質疑、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和精神,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於表達、善於合作與交流、積極創新的學習習慣和精神。

(四)、聯繫生活拓展延伸,加強了課內與課外的聯繫,既豐富課堂的內容,野激發學生的興趣,並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五)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貫徹落實了課程改革新理念,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特點,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新方式,教師要爲學生搭建展示平臺,爲更多的學生創造展示才華的機會。

不足之處和改進辦法:

1、在教學中,只採用了“聽音頻朗讀”、“散讀”、“學生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朗讀”的朗讀方法,缺乏集體朗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全面理解。應該採取多種形式的朗讀,把集體朗讀與語言感知、理解課文結合起來,便於學生對課文的全面理解。

2、“本文說明了綠色蟈蟈的哪些特徵?本文主要說明了綠色蟈蟈哪種特徵?請找出相應的段落加以概括。”“本文不斷變換綠色蟈蟈的稱呼,找出這些稱呼,說說作者在什麼情況下使用,有什麼效果?”討論不夠深入,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全面理解。應該加強討論,並聯系學生生活指導學生如何觀察昆蟲和自然。

3、過程設計有些面面俱到,顯得有些繁瑣,可能會出現時間不夠而導致前鬆後緊的情況。在以後的教學設計中,要務必使設計精簡、適用、有效。

三、教學技能與教學策略的運用

(一)主要設計了三個問題:“本文說明了綠色蟈蟈的哪些特徵?本文主要說明了綠色蟈蟈哪種特徵?請找出相應的段落加以概括。”“本文不斷變換綠色蟈蟈的稱呼,找出這些稱呼,說說作者在什麼情況下使用,有什麼效果?”“作者筆下的蟈蟈是如此招人喜歡,作者憑什麼瞭解蟈蟈的情況?”

我認爲是很精當的,因爲它們完全切合文字內容的特點,是對文字內容的高度概括,也利於學生充分表述他們的真實感受,可以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昇華認識,還能培養他們觀察事物的習慣。

(二)多媒體的應用直觀、形象、有效。我結合學生認知和文字內容特點,精心設計和利用幻燈片作爲輔助教學,有效地服務於內容的講解,讓學生感到耳目一新,具有很強的實效性。

《綠色蟈蟈》教學反思2

上這節課之前,我讓學生對文字進行了預習,預習安排非常簡單,但從上課的情況來看,學生對這節課的準備還是比較充分的。我本人也對文字進行了比較細緻的研讀,進行了比較充分的預設,覺得準備得比較好了,但這節課上完之後,才發現,還是留下了許多遺憾。

下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綠色蟈蟈》這節課的得與失:

1.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

新課程改革已經進入了第十個年頭,“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盡人皆知,幾乎將要成爲了套話,但是以人爲本的理念遠未得以真正的貫徹落實。體現在教師一方,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關注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把說的機會還給學生,把思的空間還給學生,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體現在學生方面,就是要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動用各種感官積極參與課堂對話中來。

這節課,我把以人爲本的精神貫穿了始終,關注最大多數的學生,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對話中來,在這個方面,我個人也盡到了最大的努力,學生們在課堂的表現也比較好,在鏡頭面前,他們的表達清晰,思維活躍,參與積極,呈現出了良好的學習狀態。

正是有了以人爲本理念的支撐,纔有了這堂課呈現出來的`積極參與的良好學習氣氛,不論透過這節課學生們學到了多少知識,但這些知識都是透過他們的自主學習、探究思考獲得的,都是他們透過主觀努力收穫的成果;

2.不離文字的教學原則

學生髮言比較活躍,從感知文字內容,到品讀文字語言,再到提出問題,他們的發言很積極,而且始終不離文字,在這個方面,我基本上做到了對課堂的駕馭,保證了課堂的充實高效。

3.大道至簡的教學設計

這節課,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讀,讀準一些字音

這個環節的目標指向重在解決字詞、疏通文義,顯然,學生在這個方面的預習比較充分,在學生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沒有發現太多誤讀的字音,只有一個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把“勻稱”讀成了“jun cheng”,發現之後,及時予以了糾正。

二讀,填上一個詞語

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爲了讓學生透過填空,完成對文字內容的整體感知,學生在這個方面做得很好,他們對蟈蟈各方面的待徵包括外表特徵、生活習性、作者對昆蟲的情感流露,都有了充分的感知,比較全面,到位,可是令人遺憾的是,我沒能及時利用課堂生成,完成“說明事物要善於抓住特徵”這一重要學習方法的點撥。而且,我在這個環節的板書明顯零亂,沒能很好的突現重點。

三讀,品味一處精彩

這個環節的目標指向重在語言品讀:體味生動傳神的語言風格,此環節是教學重點,要做到學習活動的廣、深、透。

然而學生在品讀文字的過程中,一度把品讀的重點放在了對內容的感知層面上,從而偏離了對文字語言的品味,浪費了一些時間,我發現了這一問題,給予了引導,讓他們品讀的重點重又回到語言的層面上來。

四讀,也是最後一個環節,我讓學生提出自己還沒有解決的問題

設計這個環節是爲了培養學生的質疑、合作探究的能力。在這個環節中,學生提得問題很多,有些問題比較新穎,有些問題很有深度,有些問題非常經典,在提出問題之後,學生互相解決疑難,回答問題的角度很廣,有些觀點還很獨特。在整個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這都體現出了學生良好的思考、探究能力,他們的表現很優秀。

這四個環節非常簡單,我希望能用一種儘可能簡單的預設來約請一種儘可能豐富的生成。當然,這種簡單預設是對學生而言,對教師而言,預設同樣應該儘可能豐富,以應對學生在課堂上豐富的生成。

從教學過程的實施過程來看,我基本上完成了這四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教學效果也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從教學理念的貫徹角度而言,每一個環節,我都始終堅持了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不離文字的教學原則,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得到了比較充分的發揮。然而,相對於學生的優異表現而言,我的課堂教學語言顯得過於簡單,幾近粗陋,看過錄相之後才發現了這一點,但爲時已晚,只有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錘鍊了。

綜上所述,我認爲相對學生而言,這節課基本成功,學生們真的很優秀;相比而言,教師則留下了許多遺憾,等待着在將來的工作中去改進,去完善。

這堂課結束之後,我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

學生的表現很好,而我的表現不盡如人意。

由此,我發現這樣一個真理:

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奇蹟的總是我們的孩子,留下遺憾的總是我們教師自己;

由此,反思自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我們要想做一個合格的充滿幸福感的語文教師,就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

願以這樣一篇倉促、不夠成熟的教學反思,與大家共勉,並真誠接受各位專家、老師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