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總結>

行道樹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4.81K

  行道樹教學反思(一)

行道樹教學反思

張曉風的《行道樹》一文是一篇滿含着哲理與情感的優秀散文。我認爲這篇文章的教學有兩大難點:一是對文中所寫對生命價值的思考與感悟的理解與認識;二是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這兩點在教學過程中我透過讓學生選一選,議一議、說一說,找一找,想一想,寫一寫等教學環節都較好地予以解決。做到既讓學生能走進文字,認清了行道樹這一奉獻者的形象,理解了作者對生命價值的感悟;又引發學生去思考自己的應該選擇怎樣的人生。

特別是課上學生對行道樹所說的話,是在學生充分認清了行道樹的形象,情感被充分調動以後的真情流露。它深深打動了我。還有就是學生最後齊唱《愛的奉獻》這首歌時,他們那專注的神情,眼中閃動的真情,讓我真正認識到他們的心靈是何等的純潔!也讓我真切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與奉獻的幸福!

孩子們也給我上了一課。一堂同樣精彩的課。

  行道樹教學反思(二)

一、主旨的確立

無論是教參還是其他有關教學資料都毫無例外地把這篇課文的主題定爲歌頌默默無聞的無私奉獻精神,並特別突出了奉獻者的快樂。但我在讀這篇課文的時候,感覺到作者並非簡單地歌頌奉獻者,她更是在呼喚一種社會責任感以及呼喚人們對盡責任者應有的理解和尊重。

首先,從作者最後的獨句段中特別強調的“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可體會到。試想,如果只是歌頌奉獻精神,應該只要突出快樂就夠了。我們不是經常說“助人爲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嗎?但從全文來看,作者花了更多的筆墨來表現行道樹的憂愁甚至是痛苦,反覆提到“墮落”、“悲涼的點綴”、“痛苦”等語,以及“我們在寂靜裏,我們在黑暗裏,我們在不被瞭解的孤獨裏”、“不被珍惜”等,這裏根本看不出一點奉獻者的快樂,反而使文章籠罩在一種沉重的憂傷情感氛圍之中。既然“憂愁”大於“快樂”,這能簡單地以“助人爲樂”或“奉獻者的快樂”來概括其主旨嗎?

其次,行道樹爲什麼會來到這本不適合它們生長的城市呢?儘管文中說“這種命運事實上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的——否則我們不必在春天勤生綠葉,不必在夏日獻出濃蔭”,但它們對自己的同伴同樣心生羨慕甚至有些不平,這從第二段很容易體會到:“而我們呢?我們唯一的裝飾,正如你所見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因此這種選擇其實有很多的不得已,它們也想待在自己的家——那“不見天日的原始森林裏”,但“無論如何,我們這城市總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陽!如果別人都不迎接,我們就負責把光明迎來。”正是這種責任感使它們作出了痛苦的選擇,自然在盡責任中它們也體會到了自豪與快樂,儘管這種自豪、快樂與它們經受的痛苦和憂鬱相比顯得很不相稱。

尤其是當我們閱讀《行道樹》原作時,我們更能感受到作者沉重的思想情感。原作除了開頭被刪外,結尾處刪去了兩段:“落雨的時分也許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候,雨水爲我們帶來故人的消息,在想象中又將我們帶回那無憂的故林。我們就在雨裏哭泣着,我們一直深愛着那裏的生活——雖然我們放棄了它。”“故事說完了,四下寂然。一則既沒有情節也沒有穿插的故事,可是,我聽到他們深深的嘆息。我知道,那故事至少感動了他們自己。然後,我又聽到另一聲更深的嘆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行道樹的哭泣和作者深深的嘆息更增強了作品憂傷的情感色彩,並令我們讀者思考到底是什麼讓作者心情如此沉重。

其實作爲社會中的一分子,每個人肩上都承擔着一份責任,而且很多時候這份責任是不得不承擔的,尤其是那些必須讓自己作出很多犧牲的責任。就像我們這座城市需要清潔工、建築工人等各行各業的人一樣,很多人在生活的底層爲盡一份責任而艱辛地工作着,但在盡責任中他們也體會到了內心的充實與快樂。正如梁啓超所說“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盡得大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責任,就得小快樂。”儘自己的責任是最苦的事也是最樂的事了,儘管在很多時候它會讓人感到肩上的沉重和內心的沉重。而對這些艱辛地工作着的人們,我們應該心存理解和尊重。這就是我所理解的《行道樹》的主旨。

二、教法的選擇

首先,抓一個“點”。 蔡澄清先生提出的點撥教學法的精髓就是“相機誘導,適時點撥;點其要害,撥其迷障”,所以在教學中如果能找到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點”,並一路點撥開去,會達到以少帶多、以簡馭繁的教學效果,教學效率也自然會有所提高。在教學切入點上,我選擇了文章最後一句話。尤其是抓住“憂愁”和“快樂”兩個詞來領起全文的解讀。“教參”主張以文中“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這句話爲切入點。我認爲這句話對初一學生來說過於深奧,一開始就把一隻“攔路虎”放在他們面前會使學生感到畏懼,而“憂愁”和“快樂”兩個詞指向的內容學生更容易篩選出來。所以在教學中,我把那句哲理性較強的話作爲小結句在品讀課文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進行強調、識記,學生理解起來應該更輕鬆些。

其次,理一條“線”。一堂課如果有一條線索貫穿始終,這樣的課堂會更緊湊、更完整,也給聽者思路清晰之感。整堂課我以“樹的智慧”爲線,一線穿珠,分別從“作者眼中樹的智慧”、“老師眼中樹的智慧”、“學生眼中樹的智慧”三個層面來組織教學,逐步貼近學生思想和生活實際,讓學生不斷有新的思維火花的閃現,並培養由物到人、到情理的聯想能力。

課後有老師認爲我對文章挖掘得深入。但我在想,對初一的學生進行“深挖掘”是否合適?怎樣設計更好的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等等問題還有待進行深入的思考。

行道樹原文欣賞:

每天,每天,我都看見它們,它們是已經生了根的——在一片不適於生根的土地上。

有一天,一個炎熱而憂鬱的下午,我沿着人行道走着,在穿梭的人羣中,聽自己寂寞的足音,我又看到它們,忽然,我發現,在樹的世界裏,也有那樣完整的語言。

我安靜地站住,試着去理解它們所說的一則故事:

我們是一列樹,立在城市的飛塵裏。

許多朋友都說我們是不該站在這裏的,其實這一點,我們知道得比誰都清楚。我們的家在山上,在不見天日的原始森林裏。而我們居然站在這兒,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我們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涼涼的.雲。而我們呢?我們唯一的裝飾,正如你所見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煤煙。

是的,我們的命運被安排定了,在這個充滿車輛與煙囪的工業城裏,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但你們儘可以節省下你們的同情心,因爲,這種命運事實上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否則我們不會在春天勤生綠葉,不必再夏日獻出濃蔭。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這種痛苦能把深度給予我們。

當夜來的時候,整個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紅燈綠酒。而我們在寂靜裏,在黑暗裏,我們在不被瞭解的孤獨裏。但我們苦熬着把牙齦咬得痠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們就站成一列致敬——無論如何,我們這城市總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陽!如果別人都不迎接,我們就負責把光明迎來。

這時,或許有一個早起的孩子走了過來,貪婪地呼吸着鮮潔的空氣,這就是我們最自豪的時刻了。是的,或許所有的人都早已習慣於污濁了,但我們仍然固執地製造着不被珍視的清新。

落雨的時分也許是我們最快樂的,雨水爲我們帶來故人的消息,在想象中又將我們帶回那無憂的故林。我們就在雨裏哭泣着,我們一直深愛着那裏的生活——雖然我們放棄了它。

立在城市的飛塵裏,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

故事說完了,四下寂然,一則既沒有情節也沒有穿插的故事,可是,我聽到了它們深深的嘆息。我知道,那故事至少感動了它們自己。然後,我又聽到另一聲更深的嘆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