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學科學的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4.48K

小學科學的說課稿

小學科學的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們:你們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日食和月食》。

一、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中的教學內容。

本課內容分爲"瞭解日食現象"、"推測日食的成因"、"推測月食的成因"三個部分。

日食和月食,是學生們聽說過或觀察過的兩種有趣的天文現象。從教材的角度來說,把這兩種現象作爲學生們學習的主題,有三個目的:一是因爲這兩種現象對學生有吸引力;二是這兩種現象都涉及了學生在本單元要建立起的有關宇宙的基本概念,即天體是運動着的,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陽、月球三者之間的相對運動形成的;三是培養學生們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推理能力。

本課是學生們在學習了"地球的運動"以及"在陽光下"兩個單元以後認識發展的必然方向,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一部分內容是學生認識天體運動的典型材料,也是本單元學習的一個基礎部分。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透過中年級的科學課學習,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科學態度,並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方法和能力,比如模擬實驗,類比推理能力。而教材對月食部分的光學傳播原理進行了淡化處理,突出了科學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同時也沒有強調用文字表述月食的形成過程,而是讓學生透過模擬實驗和類比推理,自己總結月食產生的原因。這種教學設計,既體現了學生爲主體的指導思想,也突出了科學探究的教學理念。

三、教學目標

1、透過本課教學,使學生知道什麼是日食和月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擬實驗),推理能力(根據日食現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據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間想象力)。

3、透過認識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的關係,使學生體會到自然事物(天體)是相互聯繫的、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指導學生認識日食的成因。

2、難點:根據日食成因推想月食成因。

五、教法和學法

1、教法:

(1)激發興趣,適時誘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考慮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相對抽象,而學生由於年齡的特點,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差,所以我倡導以形象直觀思維爲主,使用多媒體作爲輔助教學手段,變抽象爲直觀,爲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樹立正確的科學世界觀。引導學生模仿課件自己動手做實驗,破除"天狗吃了月亮"的迷信思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2、學法:討論交流(看到的想到的),模擬實驗(日食的成因),小組合作,類比推理(月食的成因)。

六、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日食、月食視頻、動畫,日食、月食成因示意圖。

2、學生準備:電燈泡、小皮球。

七、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見過太陽發生過圓缺現象嗎?

2、學生質疑、分析、發表自己的意見: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多數知道這種現象是日食現象。(此時教師適時加以追問:關於日食你有什麼問題嗎?學生分別提出想要研究的問題。如:日食是怎樣形成的?爲什麼會有日食現象……)揭示課題。

(二)學習新課

1、認識日食的成因

(1)下面我們來看一段關於日食的錄像。

(2)談話:根據剛纔的錄像,你認爲日食可能是怎麼形成的?把你的想法和同組的'小夥伴一起說一說。

(3)學生分組活動,討論日食的形成,並彙報討論結果。(根據學生的討論和已有的認知水平,學生對日食的形成原因有一些淺顯的認識,對此,我及時給予肯定)

(4)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我進一步提出:日食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讓我們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發生日食現象是太陽本身在一段時間內變黑了,還是太陽的光輝被某種天體擋住了?你認爲哪種可能性大?(學生透過討論認爲最有可能是太陽的光輝被某種天體擋住了)

(5)我又接着提出:如果是某種天體擋住了太陽的光輝,可能是哪個天體?我引導學生帶着這個問題來討論以下幾個問題:(顯示討論的問題)

①太陽被遮擋的部分邊緣是什麼樣的?(弧形的)這說明擋光的天體是什麼樣的?(圓的)

②在日食過程中,有時太陽的整個球面都被擋住了,成爲黑色,這說明擋光的天體,從地球上看有多大?(與太陽一般大小)哪個天體可能是這樣的?(月球)

③太陽被遮擋的部分從哪邊開始,向哪邊移動?(從西邊開始,向東邊移動)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個天體是自西向東運動的)哪個天體是這樣運動的?(月球)

(6)那麼,綜合以上分析,你認爲可能是哪個天體擋住了太陽的光輝?(月球)

(7)這時我提出:爲了證實你們的想法對不對,我們可以做個實驗來驗證一下。

(8)學生利用實驗用具,自己設計實驗證明推斷的正誤,並彙報結果。

①利用電燈泡當作太陽,皮球當作月球,甲同學的頭當作地球。

②讓乙同學拿着"月球"圍繞着"地球"自西向東轉動,當"月球"執行到"地球"和"太陽"的中間時,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的時候,讓甲同學再看"太陽",還能看見"太陽"嗎?

③當"月球"不在"地球"和"太陽"的中間時,是否重新看見了"太陽"?

(9)在學生實驗的基礎上,我用課件演示日食形成的動畫。

(10)根據以上研究,參考日食形成的動畫,用自己的話說說日食是怎樣形成的?(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當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中間,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的時候,月球的影子就會投在地球上。處在月影裏的人,由於被月球擋住了視線,就看不見太陽或只能看見一部分太陽,這就是日食。)

2、認識月食的成因

(1)問:既然有日食現象,會不會有月食現象呢?(演示月食過程圖)請你說一說你對月食的瞭解。(演示月食1演示月食2)

(2)演示月食圖

(3)討論:月食是怎樣形成的呢?你能根據日食的成因,想一想月食是怎樣形成的嗎?

(4)學生分組討論並彙報結果。

(5)演示月食的錄像

(6)能過討論,看了錄像後,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月食形成的原因嗎?(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當月球轉到地球揹着太陽的一面,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時,月球就處在地球的影子裏,太陽照在月球上的光被地球擋住了,這時就會發生月食。)

(三)鞏固應用

1、教師講解:日食和月食現象,自古以來就吸引着人們去研究,我國遠在三千年前,就有觀測日食的記錄,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日食的記錄。

以前,由於人們不瞭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對於日食和月食有各種猜測,其中有不少錯誤的、迷信的說法;經過多年的探索,人們才認識到日食和月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相對運動的結果。現在,人們不僅知道日食、月食的原因,而且已經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規律,能夠準確地計算出日食、月食發生的時間和地區。

2、鞏固練習:今天,我們研究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請你試着做一做下面的練習:分別畫出發生日食和月食時,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的相互位置圖。

八、設計理念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小學科學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爲宗旨的科學啓蒙課程。"教學此課,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展開探索的:

1、從舊知入手,因勢利導。學生已經在前面的一課中學習到了月相的知識,並聯想到日食和月食的的概念。從這裏開始本課的教學,既體現了知識的連貫性,也使學生學得自然。在教學中,我把日食的形成的原理作爲教學的重點,把月食的形成原理,作爲一個探索作業的形式,既倡導了學生自主學習方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

2、以圖解爲載體,促進理解。天文知識的學習,一般是不可能直接觀察到的。所以,我就利用圖解來讓學生初步認識發生日食和月食的條件。這也是一種直觀教學的方法。

3、利用多媒體課件,加深理解。重現日食和月食發生時候的現象,這樣使抽象的東西更加形象化,從而有利用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4、透過模擬實驗,培養能力。模擬日食和月食發生的過程。透過這個過程,既可以鞏固知識,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5、透過畫圖練習,鞏固知識。學生學完了這一刻,真正能在腦海中留下印象的,主要還是示意圖;要想真正的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主要還是要藉助示意圖。所以,在教學的最後環節,設計一個練習,就是讓學生畫示意圖。即使有少數的學生在前面的環節中還沒有掌握,那麼透過畫示意圖,仍然可以理解形成的原理。

透過以上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直觀中理解知識,在思考和討論中形成知識,在實驗練習中鞏固知識。

我的說課完畢,感謝大家,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