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學科學說課稿15篇

學問君 人氣:2.59W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透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科學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科學說課稿15篇

小學科學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省編自然科學第三冊第三章第一節《聲音的發生和傳播》,在初中自然科學中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知識難度用教學要求並不是很高,但聲音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資訊、是組成美好生活的一個要素,聲音與日常生活、生產有着密切的聯繫,自然科學教學的目標是關注、研究與人類密切相關的自然現象,更好地協調人與自然關係。因此,它是自然科學中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透過對聲音發生和傳播的學習,爲下一節光的傳播打好了基礎。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有着重要的意義。根據學生已有的邏輯思維及習慣,本人對教學流程作如下處理:聲音是如何發生的→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聲波的形成、反射及回聲→聲音能在液體固體中傳播→聲速。教學實踐表明,這樣處理會使整堂課的結構更加自然流暢,學生也易接受。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瞭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瞭解聲音的傳播需要有媒介物質,在不同的物質中聲音傳播的速度不同。

瞭解回聲現象。

2、技能目標:

透過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歸納的能力。

3、創新目標:

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聲音是如何發生及如何傳播是認識聲現象本質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從教材的安排及教學目標的要求上看,它應是本節課的重點。

聲音的傳播需依賴一定的物質,這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直接感受到,它需要藉助於實驗及推理分析才能得出。由於實驗本身的侷限性,初中生理解、推理及想象能力又相對薄弱,我認爲本節的難點,應是理解聲音的傳播必須依賴於一定的物質。

四、教學的創新點

1、把課堂教學的模式由以教師講授、實驗演示爲主轉變爲以學生自主探索,分組實驗的研究性學習爲主。,把全班學生按3-4人一組,分成十幾個學習小組,透過問題情景的設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協作學習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

2、補充設計了許多富有創意的實驗,使比較抽象的知識,透過實驗轉變得饒有趣味性,並易於學生探索、理解。如:

實驗一:爲了說明人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設計如下的模擬實驗:

聲源的振動引起橡皮膜振動,光源發出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後照射在牆上,把橡皮膜的振動放大。引導學生把橡皮膜看作鼓膜,使他們真實感受聲波能引起鼓膜的振動。

實驗二,如圖,由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出乙圖所示情況下聽到聲音較大,從而說明當聲波向外傳播時遇到障礙後將會被反射回來。

實驗三,教師創設情景:“聲音能在液體中傳播嗎?試自己設計實驗加以證明。”學生設計如下圖的實驗,並親自動手操作,真切聽到來自水中的聲音。

3、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的作用,透過課件來真實再現自然現象。如蜜蜂的嗡嗡聲,大海的波濤、狂風,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透過課件還可摸擬了人們無法看到的聲波的傳播及反射的過程。

4、改進課本的實驗裝置,把電鈴懸掛起來,使實驗效果更佳。

五、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1、好奇心、求知慾的培養

創新精神,我認爲就是在創造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那種自覺的,實事求是的,不折不撓的進取精神。我們需要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使創新成爲一種習慣行爲。例如,在引入新課時,把揚聲器平放在桌上,在揚聲器上放一些彩色的塑料小球,當音樂響起時,塑料小球隨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讓學生置身於熟悉的氛圍中來研究陌生的規律,可激起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

2、想象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去聯想。如在做鐘罩實驗時,隨着鐘罩內的空氣不斷地抽去,聲音越來越弱,此時教師可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提出“假如裏面的空氣被完全抽去,聲音還聽得到嗎怎樣?”這樣處理,既尊重實驗事實(透過多次實驗,證明抽去空氣後聽不到聲音是不可能的),也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又如在課後練習中提出:在月球上,兩個宇航員面對面卻無法直接對話,這是爲什麼?你能爲他們想些辦法嗎?學生提出了許多方法,既達到了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應用的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發散性思維的能力。

3、創新思維的培養

我們必須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求異性、靈活性和獨創性。如課後練習中,老師提出:甲同學把耳朵貼在一根長自來水管的一端,乙同學在另一端敲擊一下管子,你認爲甲同學可能會聽到幾次敲擊聲?有同學提出1次、2次、3次…,教師要求學生想象情景,進行合理的解釋。4、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養

由於本堂課採用以學生分組探索,實驗爲主的課堂模式,在整個教學中,始終注意對學生觀察能力,實驗動手能力的培養。對於同一問題,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實驗器材,設計合理的方案進行研究。六、教學設計構思

1.注重自然學科以實驗爲基礎的特點,從自然科學論的高度指導教學活動,堅持運用實驗的方法讓學生動手、動腦,啓迪學生思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在進行“聲音的傳播”教學中,教師演示與學生動手實驗交替進行,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興趣,又符合科學認知的一般規律,很自然地得出科學結論。

2.注重培養學生研究問題的方法。課堂教學的真正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需要透過學生方法的獲得去實現,在本節的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傳授給學生一些思維方法、研究方法及學習方法,尤其是一些創造學的方法,如發散思維等,並讓學生大膽地運用這些方法進行學習活動,從而實現了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

3.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透過點撥引導,使學生的思維不斷處於發散與聚合的交替狀態,即創造思維狀態。充分放手讓學生透過討論協作去學習“發現問題——提出研究課題——猜想——設計方案——實驗操作——總結評價”的科學探究方法。貫徹“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教學思想,努力使學生成爲知識的“發現者”。同時,將教學活動變成了學生一種創造活動,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創造力。

六、教學程序的具體安排:

1、揚聲器振動實驗(將一揚聲器平放在桌面上,在揚聲器的紙盆上放上一些塑料小球,注意觀察揚聲器發聲時塑料小球的狀態。)→學生動手體驗,得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多媒體展示:①蜜蜂的嗡聲(翅振動——固體)

②大海的波濤聲(海水的振動——液體)

③狂風(空氣的振動——氣體)

學生歸納得出,固體、液體、氣體的振動都能發聲。

3、透過教師演示鐘罩實驗,得出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的傳播需依賴於一定的物質。

4、演示縱波實驗並用多媒體來說明聲波是如何形成的。

5、師生共同完成實驗一,說明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6、學生動手完成實驗二,多媒體展示隆隆的雷聲,使學生了解聲波在傳播的過程中遇障礙物質會被反射回來及回聲的形成。

7、教師設疑,學生設計,動手完成實驗三,體驗液體能夠傳聲。

8、學生遊戲:利用“土電話”來聆聽悄悄話,使學生體驗固體能夠傳聲,教師進一步介紹如迴音壁等例子。

9、教師設計問題,學生閱讀課本,瞭解聲音傳播的速度。

10、鞏固反饋,知識遷移。

(1)小結:由學生完成課堂小結,其它同學討論補充。(加大學生的參與度、充分發揮主體作用)

(2)課堂練習:1.聲音是靠物質的產生的,聲音能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但不能在中傳播。

2.月球表面上非常寂靜,兩上宇航員面對面卻無法直接對話,這是爲什麼?你能爲他們想些辦法嗎?

3.甲同學把耳朵貼在一根長自來水管的一端,乙同學在另一端敲去一下管子,你認爲甲同學可能會聽到幾次敲擊聲,爲什麼?

4.回聲有廣泛的應用,在水中定向發射聲波,利用接受到的回聲,可以判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離,發現沉船、魚羣及敵人的潛艇等,若已知聲波在海水中傳播的速度爲1450米/秒,當海面的測量船向海底發出聲波0.8秒後接收到回聲,則海底的深度爲多大?

5.課外研究課題:

根據這節課所學的知識,你能粗略地測定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請課後寫出實驗測定的方法,原理,需記錄的數據及實驗結果

小學科學說課稿2

教學目的

1、認識各種通信懂得人們常用通信電報、電話進行聯絡。

2、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現代的各種通信,培養學生學科學的興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二、指導看圖,說說圖上畫的都是什麼樣式的通信。

1、引導看圖。

2、小組互相討論

3、指名說

(1)烽火報警(2)驛馬送信

(2)飛鴿傳信(4)電話

(5)步話機(6)電報

(7)衛星通信(8)電視電報

(9)移動通信

三、組織學生討論

你們見過這些通信嗎?它們有什麼好處?

四、師介紹各種通信在現代化中的用處。

五、課堂訓練

1、思考:

(1)你知道哪些通信方式?

(2)這些通信是怎樣通信的?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小組彙報討論情況。

六、課堂小結

七、佈置作業

課後收集其它的通信方式。

小學科學說課稿3

一、教材結構

記錄一天的食物一天的食物給食物分類回憶並記錄自己早中晚餐所吃的食物快速認識衆多食物的一種方法

二、教材分析

教材從記錄一天中吃過的食物開始,並讓學生把食物一樣一樣分解開來。當幾十種食物呈現在學生面前時,怎麼去觀察研究呢?這就自然而然地進入到第二個活動,給食物分類。 給食物分類,方法很多。希望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不同的分類方法,可以是按“味道”分,可以按“是否喜歡”分,可以按“早中晚餐”分,這些方法雖然可以,但都較爲主觀的,分類的結果因人而異。教材希望學生透過比較分析,得出科學的分類方法:如按人們的生活習慣,可以把食物分成糧食、蔬菜、水果、調味品等;根據食物的來源,可分爲來源於植物的食物(素食)和來源於動物的食物(葷食)。教材中的素食和葷食的兩幅插圖,可以使孩子們直觀地瞭解這兩類食物的區別,有助於孩子們進行分組討論,進一步瞭解葷食和素食的主要種類,使孩子們對食物分類的研究更加深入。

三、設計理念

這堂課我主要想以孩子們一天當中吃的食物爲載體,讓學生體會科學就發生在自己身邊,與自己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孩子們爲了認識和解釋這些內容,也要像科學家一樣,透過觀察和實驗,親身經歷,親身體驗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從而使學生們關注自己的日常生活,關注身邊的科學,使他們不斷深入到科學的探究過程之中,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

四、重點過程

1、課前談話。透過課前 “猜”這種遊戲式談話拉進師生情感距離,放鬆心情,同時讓學生明確本節課努力的方向。

2、說一說自己的收穫。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是請學生欣賞食物圖片,這樣可以讓學生透過對食物直接、形象地目視交流,打下一步探究食物的興趣基礎。接着讓學生談了談自己初步觀察、收集資料之後的收穫,學生對自己的經歷都有了做一個小結式的認識,還能交流記錄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同時促使學生在經歷活動的過程中養成思考的習慣。

3、、動一動:給一天的食物分一分類。

在這個過程中我試圖讓學生從一種無認識的狀態逐漸摸索、實踐到一種形成認識的狀態。首先讓學生去玩兩個活動,活動的目的是關注學生尋找、收集、整理資訊和證據的能力,並以此推動學生去進行歸納、分析、邏輯推理。同時讓學生自選標準給食物分類,目的在於調動他們已有的認識儲備,透過分類進一步認識食物,知道食物的種類很多。

在彙報分類情況時,各組也只要說出分類的依據,分類結果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就這樣透過實踐、交流、實踐、交流螺旋上升式的教學,讓學生不僅瞭解了食物的豐富性,還讓學生學會了能夠用多種方法對食物進行分類。最後透過情景認識,實物操練,讓學生對人們常用的“葷、素”這種分類方法有較深的認識。最後是,想一想:有什麼收穫?還想研究什麼?

透過學生這種自我反省式認識,進一步引導學生對過程的回顧,對食物的探究,提升了學生學習總結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質疑精神,爲本單元下一步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

小學科學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二課,在學生學習了太陽系的奧祕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地球與太陽的關係,即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爲下一步學習地球與月球的關係打下基礎。要求學生認識地球的公轉,以及公轉形成的一年四季變化,爲了便於學生理解,教材從四季的變化引入,首先透過教師幫助下的學生閱讀分析資料,瞭解地球自轉公轉,利用模擬實驗的方法進一步驗證地球的公轉是引起四季變化的根本原因。

二、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六年級學生,經過三年半的科學學習,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資訊技術水平。有關地球自轉、公轉的知識學生或多或少的從課外瞭解了一些,他們渴望知道更多的有關知識,而太陽及宇宙世界離我們比較遠,且不易研究。

三、教法和學法

1、教法: 考慮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相對抽象,而學生由於年齡的特點,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差,所以我倡導以形象直觀思維爲主,使用多媒體作爲輔助教學手段,變抽象爲直觀,爲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科學世界觀。引導學生模仿課件自己動手做實驗,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2、學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小組合作,類比推理。

四、說教學目標

1、能用模擬實驗研究地球的公轉和自轉。

2、能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完成調查研究。願意與同學合作共同完成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模擬實驗。

3、能解釋地球的公轉和自轉的概念。能解釋四季變化與地球的公轉有關。能初步建立起地球公轉與四季變化關係的概念。

五、教學重難點

透過實驗證明地球公轉是引起一年四季變化的根本原因。

六、說教學過程

(一)、設定問題情景

師:課件展示幾張遨遊太空的圖片,問:同學們,你們想不想遨遊太空,欣賞宇宙的奇觀呢?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太空旅行,你們知道我們所乘坐的“宇宙飛船”是什麼嗎?你們知道這艘“飛船”是怎樣執行的嗎?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力,使他們產生探索太空奧祕的想法。

(二)、探究新知

1、閱讀、理解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師:(展示課件:模擬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指導學生觀看視頻、閱讀書上資料,並指導學生初步填寫課本87頁表格。

設計意圖:讓學生透過觀看、閱讀、資料分析來加深對自轉和公轉的認識。培養學生獲取資訊、歸納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有效的思考,爲下面親身模擬實驗做好準備。

2、猜想地球自轉和公轉導致的現象。

師:提出疑問: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導致什麼現象的發生呢?

生:思考、猜想、交流、修正。

設計意圖:這一設計注重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運用已有生活經驗來解答問題。培養學生大膽想象、積極思考的習慣。

3、模擬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過程。

師: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猜想、假設,請動手來進行模擬實驗,驗證你們的猜想吧。教師指導學生具體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課件出示溫馨提示:

(1)模擬實驗中用什麼來模擬地球公轉的軌道、用什麼來模擬地球和太陽、用什麼來模擬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

(2)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都是自西向東逆時針旋轉,千萬不能轉錯方向呦!

(3)在地球的公轉過程中,應保持地軸始終指向同一方向。

學生進行模擬試驗。分工合作、記錄實驗結果。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注意觀察現象和及時記錄結果

設計意圖:本環節能夠透過模擬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假設。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模擬實驗中去。

4、交流與表達。

師:剛纔同學們已經透過模擬實驗驗證自己的假設,哪個小組彙報一下你們的發現。學生展示實驗結果及想法,嘗試解釋其中的原理。其他同學聆聽,並加以評價。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與別人交流。透過質疑與評價,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彙報中要學會尊重別人,在交流中相互提高。

5、地球自轉與公轉的特點、意義。

師:(講述地球的自轉導致晝夜的產生;地球的公轉導致四季的產生。指導學生繼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經驗,在零散的認知之間建立聯繫,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意義。

6、知識鞏固與遷移。請同學們再次模擬地球的公轉,驗證公轉與四季產生的關係。提問:假如地軸不是傾斜的,太陽光直射地球的位置會不會有變化?地球上還會有四季的變化嗎?爲什麼?

學生首先進行模擬實驗,驗證公轉與四季產生的關係。

學生再模擬地軸不傾斜的公轉情況,觀察、思考、假設並發表意見。

設計意圖:1。鞏固、驗證地球公轉的意義。2。培養學生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討論問題的逆向思維。3。在新問題情景中能運用已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提高遷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總結回顧——讓學生交流學習體會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

(四)、板書設計

18、地球繞着太陽轉

總體設計意圖:在教學過程中,設計運用觀察、演示、操作等教學方法。透過觀察,引導學生髮現事物運動的特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運用實例圖片講解,使學生掌握知識。透過完成模擬實驗的任務,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並用來評價學生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完成練習,給學生提供自評、互評的機會,在鞏固本課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素養的同時,滲透德育。

七、說教學反思

課程標準中提到科學課教學應力求讓教學貼近生活,用學生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突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爲核心的基本理念,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的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

布魯納說過:“要使學生對一個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是使他想到這門學科值得學習”,小學科學教育就是要利用“科學未知”的不竭魅力,吸引學生走入到科學的殿堂。基於此,新課伊始,就課件演示讓學生欣賞遨遊太空的情景,這勢必會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他們探索宇宙奧祕的願望。

地球的自傳與公轉學生很難理解,爲此,教者運用課件模擬了地球自轉與公轉的情景,這比教師空洞的講授不知要強多少倍,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就是現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在教學地球自轉與公轉會導致什麼現象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採取了大膽猜想假設,設計實驗方案,記錄實驗過程,最後再抽象實驗結果的方法,培養了學生自主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

小學科學說課稿5

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水循環"的第三課《凝結》。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集中研究有關水的形態變化、水在自然界裏的循環,它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天氣與我們的生活》,第四單元《水的科學》構成小學階段對水的三態變化及水循環認識的整體框架。本課繼"蒸發"、"沸騰"兩課之後,指導學生認識水蒸氣凝結成水的現象,也爲學習下面兩課《水的三態變化》《小水滴的旅行》做好知識鋪墊;使學生認識到在周圍熟知的事物中隱藏着我們不熟知的變化,而且是有規律的,是能夠被認識的,促使學生更多關注周圍常見事物,養成善於觀察、探索的科學態度。在能力培養方面,屬於"實驗能力"和"歸納能力"的系列。我們要秉承"小學科學是培養科學素養的科學啓蒙課程" 的宗旨進行教學設計。

課本內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一個關於水蒸氣凝結的問題:對着鏡子哈氣,觀察有什麼現象?這是問題的提出。

第二部分,透過指導學生探究認識水蒸氣的凝結現象。建立初步的"凝結"概念:水蒸氣遇冷可以變成小水珠,這種現象叫做凝結。

第三部分,說說生活中的凝結現象。

二、說學生

透過兩年多的學習,五年級的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瞭解,具備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對於科學儀器的基本操作,像用酒精燈進行加熱已經比較熟練。

學生生活中雖然常見到凝結現象,像水燒開時的白氣,冬天我們呼吸的白氣,鍋蓋上的水珠,冬天窗戶上的水珠等,也有部分學生透過書籍,父母的教導可能知道凝結現象,但大多數同學沒有深入地研究、思考過水珠的成因,對水蒸氣遇冷變成水比較陌生。

對比實驗的方法,學生剛剛在《蒸發》這一課接觸過,有一定的瞭解。但學生的思維還缺乏嚴謹性,知識遷移的水平也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學生設計對比實驗,尤其對於實驗的細節還是有一定困難,需要老師的指導。

三、教學目標

《科學》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加強探究式學習和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的運用,從而爲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爲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認識凝結,知道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

2、能設計對比實驗探究小水珠的成因,鞏固使用對比的方法解決問題,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鍛鍊動手實驗能力。

3、體驗自主學習,自主發現的樂趣;體驗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滲透自然界的物質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科學自然觀。

4、願意合作與交流。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

難點:設計對比實驗認識凝結的條件。

五、教法設計及學法指導

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設計教法及學法如下:1、教法我將用到複習法、實驗探究法、學生演示法;2、學法以實驗探究法、小組合作法、集體討論法爲主。

六、教學準備

一堂課要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爲此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教師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相同燒杯 2個、金屬盤2個、熱水、酒精燈、試管夾、火柴。 演示材料:燒杯2只、熱水、金屬盤2個等。

2、學生準備:小鏡子等。

七、教學過程

《科學課程標準》提倡以"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生活應用"的基本模式展現內容。爲了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先透過學生生活常見現象——向鏡子哈氣出現小水珠從而引出問題,透過思考,提出假設,再讓學生透過自己設計的對比實驗進行驗證,最後得出結論並嘗試應用。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教學匯入

我將採用複習法:本課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學生見過凝結現象,但除個別學生外,一般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學生對蒸發現象的理解、掌握直接影響着對凝結現象的認識,因此,這裏我加入複習環節,降低學生的思維難度,爲後面的認知作了鋪墊。強化空氣中存在水蒸氣這一知識點。

老師可以這樣匯入:同學們,前面我們一起探究了蒸發現象、沸騰現象,誰說說什麼是蒸發現象?哪些地方有蒸發現象?水在蒸發過程中會怎樣?請生回答 老師小結:江河湖海,動植物體,只有有水的地方,就存在蒸發現象,自然界中的水日夜不停地吸收周圍的熱量,變成水蒸氣,發散到了空氣中,因此空氣中存在大量的水蒸氣。

這節課老師將和大家一起,探究大自然中另外一種很有趣的現象,下面我們從一個小遊戲開始。對着鏡子哈氣,會有什麼現象發生?請同學們邊哈氣,邊觀察,邊思考。好,現在開始。

這就進入第二個環節——

(二)提出問題,進入新課

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再彙報現象。

師:聯繫剛纔哈氣時看到的現象,你有什麼問題?【引導學生在觀察、思考中提出問題:水珠是怎樣產生的呢?】

進入第三環節——

(三)學生猜想

(可能是呼出的(熱)氣中含有水蒸氣,水蒸氣遇到鏡子變成了水珠。)水蒸氣真的能變成水嗎?我們做個實驗驗證一下。這裏有個燒杯,倒入一些溫水,蓋上一個金屬盤,你猜一猜,會有什麼現象?

教師問:這些水珠是怎樣"跑"到杯蓋上去的?小組討論一下。

啓發他們推想出:杯內的水變成水蒸氣飛散到杯蓋上去。

小結:杯蓋內的小水珠是由杯內的水蒸氣變成的。【由於匯入環節進行了鋪墊,學生很容易猜想出小水珠是由水蒸氣變成的。】

板書:水蒸氣 水

師:看來,鏡子上的水珠就是由我們的呼出的水蒸氣變的。那,水蒸氣在什麼條件下能變成水呢?

學生可能有許多種猜想。

(四)驗證猜想

1、在驗證猜想時,我加入了一個教師演示實驗做了一個過渡。先認識水蒸氣可以變成水,再認識轉變的條件。

師: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呢?(我們想要研究水蒸氣變成水的條件,我們先要製造出這種現象,利用我們的實驗材料,你能製造出水蒸氣並使它變成水嗎?)我採用了三個燒杯,分別用同樣多的熱水、溫水、冷水,同時蓋上金屬盤,觀察現象,引導學生認識:水溫越高,蒸發越快,水蒸氣越多,越容易凝結。

2、之後探究:水蒸氣在什麼條件下能變成水?

學生不容易想到是小水珠在遇冷的條件下才能形成。這裏我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個別學生知道,就引導學生直接進行設計,如猜想不到,就由教師引導——這種現象什麼季節容易產生?學生可能答:冬季。爲什麼在冬季更容易看到?引導學生猜想:冬季的氣溫比較低,那鏡子的溫度也比較低。可能是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遇到熱的物體行不行呢?

師:如果老師給你提供材料,你能否證明水蒸氣是遇到熱的物體,還是遇到冷的物體能變成水嗎?

3、實驗驗證

教師介紹實驗材料有:兩個同樣的燒杯,大小形狀相同的金屬盤,試管夾、火柴、酒精燈、熱水、冷水,對實驗材料,我進行了新的嘗試,用不鏽鋼金屬盤代替了課本上要求的小瓷盤,這個金屬盤的好處在於加熱方便,安全,效果明顯,缺點就是不透明。

讓學生根據材料進行設計,先小組討論一下:如何進行探究,你們打算怎樣實驗。然後找同學邊演示,邊講解。

如果學生設計不出,教師就這樣引導:要證明水蒸氣遇到熱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還是遇到冷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首先得製造水蒸氣,方法是向燒杯倒入熱水,(可以提問爲什麼用熱水)。

引導學生說出:要用對比實驗方法,在兩個相同的燒杯內,倒入同樣多的、溫度相同的熱水,在兩個杯口同時分別蓋上冷金屬盤和燒熱的金屬盤,過一會兒,觀察會發生什麼現象。

【實驗前討論注意事項:怎樣找到熱的杯蓋?加熱時應注意安全,如用鉗子夾着小盤。教師對學生回答進行梳理,出示在PPT上】

教師:實驗中哪些條件相同?哪些條件不同?

學生思考討論:燒杯、水多少、水的溫度同、金屬盤相同、蓋金屬盤的時間相同。有一個條件不相同:一個金屬盤的冷熱程度。

學生分組實驗,彙報實驗結果。

師:同學們要知道,在科學研究中做一次實驗是不夠的,科學的結果不是偶然的,科學的結論必須經得起反覆再反覆的檢驗!所以採用多個小組實驗的方法。 小結:如果在兩個實驗中看到了不同的現象,這兩個實驗的其他條件完全相同,

只有一個條件不同,那麼這個不同的條件可能就是發生不同現象的原因。根據這個道理,你認爲小水珠是在什麼條件下形成的?

學生:小水珠是在水蒸氣受冷的條件下形成的。

教師:水蒸氣遇冷可以變成水,這種現象叫做凝結。(板書課題: 凝 結 ) 我們可以用箭頭和簡單文字來表示這種變化。

板書:水蒸氣--受冷-→水

在對比實驗的設計上,學生必須要有良好的基礎,即對比實驗的特點,要求要清晰,明確。在講授對比實驗時,我先利用實例進行分析講解,(如研究怎樣加快蒸發的時候,我們用了什麼方法?對比實驗!一個盤加熱另一個不加熱,比較蒸發快慢。)然後讓學生自行設計,進行知識遷移。

五年級的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思維的嚴密性不夠,不能簡單彙報一下就直接進入實驗,否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隨意性強、對變量的控制不到位、甚至不知所措的情況發生。因此我在學生的彙報之後,會進行實驗方法的梳理,引導學生有計劃、有步驟地去實驗。並提示學生實驗注意事項。

(五)得出結論

對於對比實驗中條件的控制,實驗條件的分析記錄,我放在了實驗後,作爲分析實驗進行出示,加深學生對對比實驗方法的認識。鞏固對比實驗的方法。 學生得出結論:小水珠是在水蒸氣受冷的條件下形成的。

出示凝結的概念,並指導學生用簡單的文字和符號表示。

(六)生活中的凝結

教師:生活中有哪些凝結現象 ?

學生舉例:初冬早晨在門窗的玻璃上看到的水珠,浴池天花板、玻璃上的水珠,戴眼鏡的同學從室外一進入室內,眼睛上長一層白霧,早晨草葉上的水珠等等。師:請小組討論,嘗試解釋以上現象。

【讓學生嘗試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釋。加深對凝結的認識。】

師:老師有個問題,戴眼鏡的同學可能深有體會:在室外眼鏡明亮清晰,可一進入溫暖的室內眼鏡片就會長"白霧",那是不是水蒸氣遇熱變水珠?【激發學生日常概念與科學概念的衝突。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事物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現象含有有趣的科學道理,培養科學興趣、質疑探究精神。】

(七)拓展應用

思考:冬季汽車玻璃內壁上常結有小水珠,影響司機叔叔的視線,想辦法防止它的出現。【讓學生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從控制凝結產生的條件入手去思考。】

八、板書設計:

凝 結

凝結:水蒸氣--受 冷-→ 水

五年級 自身身體變化,聲光電現象,天氣變化現象,晝夜變化現象,日月星空現象,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等是學生新的關注和體驗對象,這些方面的生活經驗是五年級教材的"切入點"和"生長基".教材以人的身體器官,動植物的身體器官,聲、光的產生與傳播,電的產生與安全應用,風、雨的形成,晝夜成因、月相成因等爲主要內容展開科學探究活動。使學生認識自然事物和現象的變化規律和變化原因;進行問題、假設、計劃、模擬實驗、製作等探究活動;培養"能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珍愛生命,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小學科學說課稿6

果實累累的季節

教學目標:

1、根據物體特徵進行簡單分類

2、對植物的果實進行分類

3、瞭解蟋蟀的生活習性,瞭解果實的種類

教學要點:

這一節課所要探究的事物是果實。透過學生全面的探究,知道什麼是果實。

學生準備果實,毛巾或餐巾紙。

教師準備小刀,盤子。

教學過程:

1、激發活動興趣

先評比上節課製作的樹葉書籤:小組內評比,每個小組推薦2件好作品。

教師對優秀作品進行點評,並在“小科學家成果展示欄”裏展示一個星期。

提出問題:植物都長有形狀不同、顏色各異的葉子。除了葉子之外,樹上最常見的還有什麼?

2、果實展示會

大家拿出自己帶來的果實,開一個展示會。

(1)果實都有不同的形狀和顏色。看到的和觸摸到的果實形狀一樣嗎?

(2)果實都有不同的味道,聞到的和吃到的味道一樣嗎?

學生小組內進行觀察。邊觀察、邊討論、邊記錄。把觀察到的問題存入“問題銀行”。

3、趣味活動——找“星星”

選擇梨、蘋果等果實,指導學生從不同的方向用小刀切,看誰能找到“星星”,即種子的排列形式。

歸納果實的特徵:

注意事項:

(1)使用小刀時要注意安全,既不能傷害自己,更不能傷害到他人;

(2)找到“星星”後,切開的果實、餐巾紙等要及時清理;

(3)小刀、盤子、毛巾要及時清洗乾淨。

4、分類:找果實

把水果分一類,蔬菜分一類;

把桔子分一類,蘋果分一類;

根據能否生吃進行分類;

按照果實的顏色分類;

科學自助餐:馬鈴薯爲什麼不能參加果實大會。

拓展活動:採集植物的種子。

小學科學說課稿7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爲核心。科學課不僅要讓小學生學科學、用科學,還要教會他們做科學,即引導他們進行科學探究,並透過探究來形成他們的科學素養,開發他們的科學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

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形式的力,本課以學生們親臨的各種身邊活動爲載體,在探究中認識、發現有關力的科學規律,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課標中的位置:本課屬於物質世界領域中運動與力之常見的力。課標中要求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發生變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過程與方法上要求,能用簡單測量工具(測力計)對物體進行定量的觀察測量,並做簡單記錄。

教材中,本課是第五冊《力與生活》單元的起始課,後面有浮力,摩擦力,找找身邊的力等課,本課要求學生知道推和拉是力,力可以使物體運動發生變化,力有大小和方向,並學會用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爲後面對浮力,摩擦力,身邊其它力的探究學習打基礎。

(二)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知道推和拉物體時,物體會運動起來,是因爲有人提供的動力,一半學生知道對運動着的物體施加推或者拉力時,物體運動可能會停止,或者改變運動方向。

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推或者拉,會用省力和費力描述推和拉時的感受,即力的大小。

(三)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

探究式,學生在身邊各種推拉活動中,感受推力和拉力,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在探究中認識、發現有關力的科學規律,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師透過講授、演示實驗,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教學準備:小車,儀器車,小木塊,測力計,鉤碼,記錄表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透過推車,推木塊、推門等活動的體驗,知道什麼是推力和拉力,力有大小和方向,知道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狀態,知道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

2.學會使用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初步具有根據實驗現象歸納力的作用效果的能力。

3.能主動探究力的知識,對力學知識具有研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知道什麼是推力和拉力、力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也可以使運動的物體靜止,改變物體運動的方向,學習使用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教學難點:

認識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教學過程

1.引出課題:推力和拉力,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T:推動儀器車,問:老師做了什麼動作?儀器車有什麼變化?爲什麼會發生這個變化?(引導學生說車向前(右)運動)

預測:推車,車向前運動,是因爲受到了老師的動力,(T:因爲他受到了什麼?才動起來。)

T:這個動力來自於“推”

T:誰還可以使儀器車向前運動起來?爲什麼會動起來?

預測:學生會向前拉動車。手上的動力。

T:這次的動力是“拉”

T:我們在做推和拉的動作時,都會施加給被推拉物體一個力,叫做推力和拉力。(板書:推力和拉力)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T:靜止的儀器車在受到了怎樣的推力和拉力時,發生了向前的運動?

S:向前的推力和拉力。

T:怎樣使靜止的儀器車向後運動呢?

S:向後推動或拉動車,給車向後的拉力和推力。

T:也就是說力有方向,物體運動的方向和力的方向有關係。

T:板書圖畫,儀器車箭頭

2。探究活動,認識力能使靜止的物體運動,運動的物體靜止。能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和方向。

T提出問題:

(1)推力和拉力除了能使靜止的儀器車運動起來,還能不能使其他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

(2)對運動的物體施加怎樣的推力和拉力,物體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3)你能用實驗來說明嗎?出示材料(木塊,小球,小車)

S小組交流、討論、實驗。教師巡視並參與到學生的討論實驗中去,T針對推、拉怎樣改變物體運動狀態即物體受力後怎樣運動進行引導。引導的過程中

T談話:請把你們小組試驗的結果介紹給大家?

S預測給木塊,小球,小車一個向前的推力或者拉力時,木塊向前運動

給向前運動的小車一個向後的大的推力或者拉力時,小車向後運動,(小的力時,可能繼續向前運動,慢了,或者靜止。)

給小球一個向右的推力或者拉力時,小球向右運動。

T:透過上面的實驗,你能得出什麼結論?引導學生說成用力,力氣小,也就是說力有大小,

T引導S小結:力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也可以使運動的物體靜止,也就是說: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方向和快慢。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力進行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使學生經歷發現問題、猜測假設、實驗證明的科學學習過程)

3、學習用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T:力的方向我們能夠直接分辨出來,那麼力的大小是多少呢?我們可以透過測量工具測量得出。測量力大小的工具叫做測力計。測力計有圓通、平板測力計,握力計、測力環、SKN系列測力計。我們要學習使用的是平板測力計,它有以下這些結構組成,出示PPT介紹提環,彈簧,指針,刻度,底板,掛鉤。力單位是牛頓,簡稱牛,可以用字母N表示。板書

T:講解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檢查測力計(板書)

A、右手提起測力計,讓測力計自然下垂,檢查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0N處;讀數時視線要與指針相平。如果指針沒有指在0N處,要進行調諧或更換測力計。經過檢查,這個測力計的指針指在0N處

B、檢查測力計的測量範圍。透過檢查,知道這個測力計的測量範圍是0—0。49牛。每一小格是0。098牛。

C、用重0。49牛的鉤碼檢驗測力計的準確性:左手托住鉤碼,右手提起測力計,用測力計的掛鉤鉤住鉤碼,左手慢慢下垂,讀數時視線要與指針相平。測力計指針讀數0。49牛說明這個測力計很準確。

第二步:使用測力計測力的大小

A、測力計測量的力的大小時,不可超過測力計標定的最大數值。如果超過測力計的測量範圍,可採用分割方法測量,不能分割的要換用相應的測力計。

B、首先來測量這把剪刀所受重力的大小。估測以下不會超過這個測力計的測量範圍,在

測量時,由於我們不知道到底重多少,因此要手託着慢慢自然下垂。

S:測量提起物體時所用的力大小是多少,並記錄。

T:巡視指導規範的操作方法。

C、我們用測力計測量拉動木塊運動時所用的力。爲保證測量數據的準確,測量時要手拿測力計的底板,避免測力計與桌面之間接觸,在木塊勻速運動時讀取力的大小數值。

S:測量勻速拉動木塊運動時所用力的大小並記錄。

T:巡視指導規範的操作方法。

4、總結

T:這節課,我們透過推力和拉力的活動認識了力,力有大小和方向,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時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學會了怎樣用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力就在我們的身邊,除這節我們接觸到的推力和拉力外,還有那些種類的力呢,我們把一輛小車放到斜坡上,他會自己向下跑,是誰讓它由靜止變成運動的?還是推力和拉力嗎?在後面的課中,我們繼續研究。

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1、從課堂氣氛評價:學生能夠自始至終積極圍繞學習內容思考、實驗、探究、討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2、問題評價:

(1)能舉例說明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2)拔河比賽中,我要比賽贏過你,那麼就要求我用的力比你的()。方向是與你的方向( )

(3)推門時,門沒有變化,說明我對門沒有施加力。()

本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300-500字數)

1、從學生生活入手。科學源於生活,生活蘊含科學。首先,本節課從學生生活入手,利用常見的推、拉開始,自然過渡到推力和拉力,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並使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學習中,處處蘊含着科學知識。其次,本節課使用的實驗材料是玩具小車,小球,木塊,對這些學生非常熟悉的材料,興趣更高。

2、培養學生初步設計科學實驗的能力,讓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在學生探究力的大小和方向時,學生自己嘗試設計實驗,學生透過認真思考、討論,能夠在體驗過程中,瞭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3、精心設計課後延伸,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濃厚興趣和繼續探究有關力的知識。本課主要教學內容完成後,老師提出:“力就在我們的身邊,除這節我們接觸到的推力和拉力外,還有那些種類的力呢?我們把一輛小車放到斜坡上,他會自己向下跑,是誰讓它由靜止變成運動的?還是推力和拉力嗎?如果你有興趣不妨研究一下,你可能會有更大的發現。”爲今後學習浮力、摩擦力等知識進行鋪墊和準備。

小學科學說課稿8

各位領導以及在座的老師,大家好。我叫趙彬彬,是育才實驗小學的科學教師。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生命離不開水》。

一、首先我闡述的是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節課是以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水作爲研究對象。水是組成世界萬物的重要物質。人體內有水、動物體內有水、植物體內也有水。水是生命之源,可以說我們的一切都離不開水。在本課的學習中,讓學生了解水與生命最深層次的關係,使同學們體會到水的重要意義,也爲以後本單元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科學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水是動物、植物和人體的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瞭解常見食物中的含水量。

2、能力目標

能和同學交流自己對本課的不同看法,設想沒有水的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

3、情感目標

學生能意識到水與生命的密切關係,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透過實驗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水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4、說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充分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結合本節課的需求,師生應做如下準備。

(1) 多媒體課件

(2) 塑料袋、杯子、剪刀、水、新鮮樹葉、芹菜、橡皮筋、紅墨水

三、說教法

根據本節教學目標及教材特點,我除了採用常用的講述法、談話法、演示法等

一般方法以外,主要還採用了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2/引導探究法3/分組討論法等。以上教學方法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日益高漲。

四、說學法

教是爲了讓學生更好的學,學生一旦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能獲得更多的知識,本節課我強調以探究爲主,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實踐爲輔的學習方式。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1、利用多媒體、情景激趣、匯入新課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剛剛步入神聖的科學殿堂,對於身邊的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上課一開始,我就藉助多媒體課件播放了“魚鴨戲水”的情景,屏幕上那歡快的情景配上動聽的音樂,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接着提問:爲什麼水使小草變得嫩綠,使桃花開得鮮豔,使魚鴨遊得歡暢,學生暢談感想以後將會知道水是生命之源。

2、討論交流、體驗彙報

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討論說出幾項動、植物離不開水的事例,豐富學生對“水與生命”的認識。然後提出問題“水與動物、植物和人有着怎樣的關係?”學生透過思考、討論、查找資料得出結論。最後師生小結(水對生命來說真是太重要了,生命體內的一切活動如呼吸、消化、光合作用都離不開水)。

3、主體參與、動手實踐

教師示範實驗,出示課前包裝好的新鮮樹葉,經過陽光照射後,讓學生觀察並提問:塑料袋原來是乾的,裏面的水珠是從哪裏來的?學生觀察、討論最後得出結論:塑料袋裏的水珠是從植物體內跑出來的,證明植物體內有水。接着我趁熱打鐵從人體出汗、排解等生理現象中也可以看出人體內含有水,那麼我們平時吃的食物究竟含有多少水呢?

接下來我設計了擠西紅柿這個實驗,可以清清楚楚的觀察到植物體內究竟含有多少水。

下面我們一起來觀看一段視頻吧。在這個實驗中,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在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也鍛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最後。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察幾種常見食物的含水量。知道各種食物以及人體內含有大量的水。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他們更加關注生命活動,爲了更直觀的展示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我選擇了芹菜作爲實驗原料,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大膽地進行實驗。在這個環節中我是這麼做的:準備一杯調式好的紅墨水,然後把芹菜放入紅墨水中,過10分鐘後觀察芹菜的根部有什麼變化,杯中的水爲什麼少了一些。把芹菜切成2段,芹菜裏面的莖兒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在這個實驗中,學生圍繞了植物離不開水這一目標,演練了他們的科學技能,也豐富了教學的色彩。

4、拓展活動、反面例證

透過學生收集資料、討論交流、體驗彙報並動手實踐等多種探究方式,學生對“水與生命”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如果沒有水,我們的生活及周圍的環境將會變成什麼樣?教師播放了一些有關於乾旱的資料,透過觀看錄像,學生更深深感受到了生命離不開水,教師小結:(同學們,你可知道當你享受着幸福生活的時候雲南的小朋友們正遭受着百年不遇的乾旱,當你每天喝着三、四元錢買來的飲料的時候,你是否想到雲南的小朋友們卻擔負着拯救家人、到處找水喝的使命,當你浪費每一滴水的時候,你是否想到這一滴水可以挽救一個人的生命。同學們,請伸出你的手,用你的愛心去拯救那些孩子們吧,讓他們也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只要你能節約每一滴水)。最後教師總結:透過雲南乾旱教育學生珍惜每一滴水,滴水可以匯成河流,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每一滴水,討論結束後啓發學生以沒有水的世界爲題畫一幅想象畫或寫一篇同樣題材的短文。

六、說板書設計

根據這節課的結構特點我是這麼設計板書的:

從植物、動物、人離不開水從而得出水是生命之源,讓學生懂得節約用水、人人有責的道理,這樣的板書設計簡潔明瞭,重點突出。

七、教學理念

在本課的教學中,注重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及時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和指導性的評價,讓學生快快樂樂的做、開開心心的學。

以上是我膚淺的個人見解,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請各位領導以及在座的老師諒解,多多給予批評、指導。謝謝!

小學科學說課稿9

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我是32號選手,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液體的酸鹼性》。

一、說教材

《液體的酸鹼性》一課着眼於讓學生認識液體的基本特徵之一——酸鹼性。教材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液體的酸與鹼,學生透過石蕊試紙檢驗各種液體的酸鹼性,初步認識液體有酸鹼性特徵;第二部分自制指示劑,學生將利用植物的汁液來製作指示劑並利用自制指示劑來檢驗液體的酸鹼性,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水溶液的酸鹼性的認識;第三部分在學生對液體酸鹼性有所瞭解的基礎上,來認識酸鹼中和現象以及酸鹼中和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

五年級學生接觸科學課已有一年,有一定的科學素養,同時對實驗課興趣非常濃厚。但是在思維上,邏輯性、嚴謹性不強,考慮問題不深入、不夠細緻周密;同時實驗操作能力有待提高。本節課無論是實驗設計還是實驗操作,對學生而言都將是很好的鍛鍊。

針對教材內容和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本課將分兩教時進行教學。第一教時學習一二部分的內容,第二課時學習第三部分的內容。下面,我將就第一課時展開說課。第一課時的內容是全課的重點,透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既要認識液體的酸鹼特性,掌握用石蕊和自制試劑測出液體酸鹼性的方法,還要爲第二課時認識酸鹼中和現象打下良好基礎。

基於我對教材、學生的瞭解與分析,第一課時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液體的基本特徵之一——酸鹼性,知道用石蕊試紙等方法能夠測出液體的酸鹼性。

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用石蕊試紙來測出液體的酸鹼性,學會自制紫甘藍汁指示劑,並能用紫甘藍汁指示劑來測液體酸鹼性。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樂於合作,能具備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解讀,我認爲本課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用石蕊試紙等方法能夠測出液體的酸鹼性。因爲學生正是透過這一部分的探究才認識液體具有酸鹼性,這是本課探究的重點所在。

根據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特點以及以往知識的學習情況,我認爲本課的教學難點應該是學會自制紫甘藍汁指示劑,並能用紫甘藍汁指示劑來測液體酸鹼性。

爲了更好地把握教材的重難點,讓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

1、情景教學法

考慮到五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設定情景教學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探究慾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周邊的客觀事物,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心理狀況。當然老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透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注重課堂上師生的交往,爲學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時間和空間。

教師要放下架子,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小組的合作探究活動中來,瞭解學生的探究情況,並對個別同學給予適當的提醒和幫助。提倡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援、合作,教師既是學生的指導者,又是學生的合作者。

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1、以探究爲核心,讓學生親身經歷活動的全過程。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教師爲學生創設情境,創造科學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在用石蕊試紙來測出液體的酸鹼性的探究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建構基礎性的科學知識、獲得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兒童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的方法,使兒童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2、注意合作交流,在科學探究的活動過程中,學生應該以小組爲單位,加強與同組學習同伴的交流,透過團結合作來完成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協作精神。

四、教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石灰水、氨水、石蕊試紙、紫甘藍、燒杯、熱水、玻璃杯等

學生準備:橙汁、汽水、肥皂水、紙杯等

以上所選擇的教學具都是充分且必要的,學生利用這些教學具經過有序合理操作能夠很好地認識液體的酸鹼性。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提出本課研究的問題

科學素質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爲了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我首先問誰口渴了,然後找來兩位口渴的學生,我取出事先準備好的用相同玻璃杯裝着的不同液體(一共五杯分別是肥皂水、醋、橙汁、澄清的石灰水、雪碧,杯底貼有標籤,寫上液體名稱),問他們選哪一杯來喝呢?並讓學生說出理由。在學生選擇時,我事先會複習觀察的方法:比如聞液體氣味時,不能直接用鼻子嗅,而應一手持杯子放在離鼻子的前面稍靠下方,另一手放到杯子上方輕輕往鼻子方向扇動;強調觀察不知名的液體時絕對不能用手摸、用鼻子聞、用嘴巴嘗。一般來說,學生會選擇橙汁、雪碧,而不會選擇氨水等液體,說明理由時,學生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有一杯液體有刺鼻性氣味,肯定不能喝;

有一杯液體是黃色的,很像橙汁,應該可以喝。教師這時可以透過杯底的標籤肯定學生的推測,並將橙汁、雪碧獎勵給學生。然後,提出液體除了具有氣味、顏色等性質外,還有哪些不同的性質。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引出酸鹼性的概念。

安排這樣的設計是因爲考慮從口渴這一對於學生感受頗深的生理感覺出發引出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同時考慮到學生已有的探究基礎,五年級的學生已經能夠用視覺、嗅覺、味覺等感官來認識事物的特徵性質,這樣的安排,還複習了液體具有不同的顏色、氣味等性質,爲下面認識物體具有酸鹼性的性質打下基礎。

(二)透過演示交給學生用石蕊試紙檢測液體酸鹼性的方法

在學生知道液體有酸鹼性這一性質後,會提出怎樣才能知道液體的酸鹼性的問題。教師在這時出示石蕊試紙,告訴學生,用石蕊試紙可以測出液體的酸鹼性。

1、石蕊試紙分爲紅色和藍色兩種;

2、石蕊試紙的使用方法

鑷子夾取、玻棒蘸液體滴在試紙上(避免共用玻棒,滴一小滴即可測出)

(三)分組探究,用石蕊試紙檢測液體酸鹼性

1、分發學具

2、學生實驗

3、交流結果

4、得出結論

石蕊試紙能檢測出液體酸鹼性:能讓紅石蕊試紙變藍的液體是鹼性的,能讓藍石蕊試紙變紅的液體是酸性的。

(四)自制紫甘藍指示劑

1、瞭解製作方法:

2、檢測方法

3、分組檢測

4、交流,得出結論

(五)總結

液體有酸鹼性的性質,有的液體是酸性的(如檸檬水、白醋),有的液體是鹼性的(如肥皂水、石灰水),有的液體是中性的(白開水、糖水)。

六、說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並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設計是:

液體的酸鹼性

紅石蕊試紙變藍(鹼性)

石蕊試紙測量

藍石蕊試紙變紅(酸性)

這樣的板書設計突出了學習內容的重點,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幫助的作用。

結束語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創設情景和活動探究等教學方法,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爲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獲取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小學科學說課稿10

一、 說教學內容:

《磁鐵的磁性》是湘教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磁鐵》的內容,本課指導學生 認識磁鐵最基本的性質----磁性。

教學內容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知道的磁鐵。 這部分是該單元的引入,主要交流我們認識的磁鐵的形狀以及磁鐵的名稱。還有交流我們曾 在什麼地方看到過磁鐵,介紹磁鐵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四年級學生差不多都玩過磁鐵,對 磁鐵、磁現象有一定的經驗和認識。他們有表述自己的經歷和體驗的願望。教學時要充分利 用學生認知基礎和學習基礎。透過交流讓他們體會到磁鐵與我們的生活非常貼近,從而激發 起他們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第二部分: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這部分首先是讓學生透過實驗感知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然後討論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和不 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各是什麼材料做的。由此再進一步認識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是鐵做成 的,初步建立起“磁性”的概念。

第三部分:磁鐵各部分的磁性強弱都一樣嗎? 教材介紹兩種方法:一種是將磁鐵水平懸掛起來,觀察磁鐵的各個部分分別能吸引多少個回 形針;另一種是在磁鐵上放一顆小鋼珠,觀察小鋼珠往哪部分滾,以檢驗磁鐵哪部分磁性強。 相信學生透過小組合作能設計出一些實驗方法來認識、理解“磁鐵兩端磁性最

強”。在探究 了磁鐵各部分磁性強弱後,教材透過文字告訴學生“磁性最強的地方叫磁鐵的磁極,磁鐵有 兩個磁極。”這時,學生們可能會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例如:“每種磁鐵都有兩個磁極嗎?” 等等,藉助這些問題,就會延伸出學生課內或課外的探究活動。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遵循課標精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透過探索,讓學生知道磁鐵的磁性。 2.指導學生探索,建立“磁性”的概念及認識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

(二)發展目標: 1. 能根據現象進行猜想、推測,並能透過實驗驗證發現規律,親歷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 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2. 能不斷地提出一些問題,自己設計研究方案去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帶有磁性烏龜的魚鉤及幾條帶鐵環的塑料做成的魚。 觀察演示準備: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等形狀不同的磁鐵。 分組實驗準備:磁鐵、瓷湯匙 、鐵鑰匙、回形針、大頭針、鐵釘、牙籤、橡皮、塑料尺、鐵 尺、紙片、棉花等。

三、說教學策略、方法及過程: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的體現必須在啓發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的指導下,充分調動 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望。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力圖體

現以活動組織教學,透過營 造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經歷一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得出 結論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去認識磁鐵的磁性。對於本課的教學,我主要安排6 個環節。下面, 我具體說一下這6 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堂伊始,我會引導學生談一談他們的生活經驗。“同學們,你們釣過魚嗎?誰能說說 你是怎樣釣魚的。”然後請學生談一談。接着我會說:“今天,老師也想來釣魚,只不過老師的魚杆上綁的不是魚鉤,而是一隻小烏龜,可老師還真能把魚給釣起來。”這時老師演示, 讓學生仔細觀察並猜猜爲什麼,估計學生能說出是因爲磁鐵的原因。然後板書: 磁鐵 這一環節的設計透過師生就日常生活中“釣魚”這個話題的交流及教師的表演,激發學生的 探究興趣,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爲新課做好鋪墊。

(二)、交流我們知道的磁鐵。 首先老師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們知道哪些物品上有磁鐵嗎?” 學生可能說: 磁性黑板、冰箱門、鉛筆盒...... “你們看到的磁鐵是什麼形狀的呢?誰來說?” 估計學生會說: 有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環形...... 這時教師分別出示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 並請學生拿出與老師手中形狀相同的磁鐵,讓學生根據磁鐵的形狀給它們取名稱。並結合板 書: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 本環節的設計注重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交流自己所見過的磁鐵,讓學生根據磁鐵的形狀爲 磁鐵起名稱,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學生的 主體地位。

(三)、學生猜測並驗證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首先教師設疑: 桌上有很多物體, 你們猜一猜, 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學生各抒己見。這時 老師提示學生可以透過實驗來研究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學生可以在桌面上和實驗材料區選 取不同物體,進行分組實驗,觀察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把能吸引的物體在記錄單上用“√ “表示出來。 瓷湯匙 瓷湯匙 瓷湯匙 大頭針 鐵釘 牙籤 橡皮 塑料尺 鐵尺 紙片 棉花 在這裏對實驗材料區和記錄單進行說明(我在實驗室設定了實驗材料區,放置如:鐵夾、玻 璃杯等許多物體,供學生實驗,記錄單第三行的空白部分讓學生填寫從實驗材料區選取實驗 材料的物體名稱。 學生分組實驗並彙報結果後,教師因勢利導:我們觀察到磁鐵能吸引回形針、大頭針、鐵釘、 這些物體,它們都是什麼材料做成的? 學生回答後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由此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師生共同探討總結出磁鐵能吸引鐵一類材料做的物體並板書磁性的概念。 在這一環節的活動中,先讓學生大膽猜測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估計學生能就磁鐵能否吸引 棉花或小紙片等這些問題產生認知的矛盾,也就有了探究、驗證的需求。這時,教師讓學生 進行驗證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時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在這個環節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科學、 有效的。小組活動中,同學們在小組長的安排下,有的到實驗材料區去選取實驗所需的材料, 有的負責記錄,有不同的看法互相交流,然後小組長把全組的意見

整理、彙報,得出了“磁 鐵能吸引鐵一類材料做的物體”這一結論。最後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整的形成了“磁性”的 概念,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充分的體現新課程的精神。

(四)、研究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 老師繼續引導: 像剛纔老師表演的釣魚就是應用了磁鐵的磁性。那麼磁鐵各個部分的磁性是 不是一樣呢?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先說一說你們想怎樣設計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並交流。 估計學生的方案有:將磁鐵水平懸掛起來,觀察磁鐵的各個部分分別能吸引多少個回形針。 或者在磁鐵上放一顆小鋼珠,觀察小鋼珠往哪部分滾,以檢驗磁鐵哪部分磁性強等等。 教師認真傾聽學生的各種方案,對於合理、易操作、有創意的方案給予肯定,並讓他們按照 同學提出的方案有選擇性的去進行實驗、驗證。然後小組彙報實驗結果,最後得出結論並板 書:磁鐵的兩端磁性最強,磁鐵磁性最強的地方是磁鐵的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

(五)、擺弄磁鐵。 首先由老師引導學生繼續探索。“同學們,如果我們繼續擺弄磁鐵,也許還會有更多的發現、 更多的問題可以研究。比如我們把兩塊條形磁鐵吸在一起,這塊磁鐵是不是就有四個磁極, 請同學們自己擺弄磁鐵,如果有什麼發現和什麼問題就把它記在記錄單上並進行研究。” 學生可獨立或小組合作擺弄磁鐵,研究發現的問題,最後把他們的研究成果在全班進行交流。 “研究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及“擺弄磁鐵”這兩個環節的設計意爲學生創造一個活潑、嚴謹的氛圍,讓學生去思索、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研究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 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在小組裏交流。除了以上估計的兩個實驗方案,可能還有的學 生想到把磁鐵放在離回形針2、3 釐米的距離,觀察回形針有什麼反應,可能有的學生髮現了環形磁鐵的磁極,有的學生髮現了兩條條形磁鐵同極相排斥的現 象,還有的學生髮現兩條條形磁鐵連起來變成一條條形磁鐵時,它得磁極不是 4 個而是 2 個,學生的這些發現是透過自己的實驗來證明的,應該說,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思維的 開放性和獨立性得到充分的體現。

(六)、總結延伸。 課堂結束時我會小結“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並讓學生思考問題“一塊磁鐵斷 了,它還有兩個磁極嗎?”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並把探究活動延伸至課外。

四、說教學評價

科學課程目標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態度和能力,所以評價時,不應過於看重學生所 獲得的知識的多少及作品的優劣,而應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 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同時要 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 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評價可採用多種形式,如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 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小組的評價與組內個 人的評價相結合等。基於這一評價理念,本節課評價方式靈活多樣,各種評價方式有機結合。 例如:在“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交流我們知道的磁鐵”這兩個環節採取教師評價與學生 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在“學生猜測並驗證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研究磁鐵各部分磁性的 強弱”這兩個環節採取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

小學科學說課稿11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科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動物》第二課《蝸牛(一)》。下面我從教材、學生、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等四個方面來介紹我對本課的理解。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修訂後的教科書更好地體現了課程標準的要求。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標準所規定的相關內容。

本課是屬於“生命科學”的範疇,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我所知道的蝸牛。教科書展示的是自然環境下的蝸牛照片,提示學生蝸牛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在另一張照片上,展示了兩個殼上的螺線旋轉方向不同的蝸牛,其中右邊的一個是從裏向外逆時針旋轉的,這在我國非常少見。最常見的旋轉方向如左邊的蝸牛一樣,螺線是從裏向外順時針旋轉的。

第二部分,觀察蝸牛的身體。教科書在圖上標註了蝸牛身體各部分的名稱,是爲了幫助學生在描述表達時運用這些詞彙,準確方便地表述。特別要指出的是,蝸牛的觸角有兩對,長的觸角的頂部有眼睛,短的一對觸角上沒有眼睛。蝸牛身體的觀察內容相當豐富。教科書點到蝸牛身體的顏色,重點展開的是對蝸牛頭部、腹部、尾部,頭部的眼睛、觸角、嘴的觀察。

“用小棒或鉛筆輕輕觸碰蝸牛的身體,觀察蝸牛會有怎樣的反應”,這裏的意圖是引導學生觀察蝸牛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即觀察動物的應激性。

第三部分,觀察蝸牛的運動。可以說,會運動是動物區別於植物的一項重要特徵,動物怎樣運動,又體現了動物的身體結構和功能,體現了動物的多樣性。

在前面的觀察和平時的觀察活動中,學生已經注意到蝸牛的運動,而且會用“爬”“慢”等詞描述蝸牛的運動,並已產生或提出有關蝸牛運動的一系列問題了。在此基礎上,教科書整理出三個問題及活動來展開觀察蝸牛運動的活動。蝸牛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對學生來說,蝸牛是沒有腿、腳之類的東西。那麼蝸牛是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的呢?蝸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蝸牛的腹部就是蝸牛的足,這種足叫腹足。從沒有“足”到有“足”,以足的外延的拓展,發展了學生對足的認識。

觀察蝸牛在各種物體上的爬行動作。活動回答的是這些問題:蝸牛能在各種物體上爬嗎?蝸牛能在哪些物體上爬呢?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一樣嗎?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是怎樣的呢?教科書提供了三幅圖,表示的是光滑的和不光滑的物體,平面的和棍狀的物體以及線狀的物體。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學生有可能想出更多的觀察內容。

第四部分,飼養蝸牛的方法。教科書明確提出飼養蝸牛,並且提供了飼養的方法和兩種養殖環境。只要參照教科書中提供的方法,學生一般都能養好蝸牛。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蝸牛》一課是學生真正觀察小動物的起始課,學生還是第一次學習觀察小動物、描述小動物,學生對它們的觀察停留在只注意某個部分的細節,還不知道怎麼樣從整體到局部地去觀察一個小動物。引導學生體驗探究蝸牛的過程,建構自己對蝸牛的認識。同時,培養並保持學生熱愛小動物的興趣。開好了這個頭,對學生以後的探究活動來說意義非常大。

3、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蝸牛的特點體現在它的運動、身體構造等多方面。

(2)蝸牛能對外界的刺激產生相應的反應,如觸角伸縮、身體縮進殼內來躲避危險等。

(3)蝸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種物體上爬行,腹足做細波浪狀運動並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跡。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和體驗從整體觀察到局部觀察的過程,並學習使用放大鏡做更細緻的觀察。

(2)用簡圖畫出蝸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書介紹的方法飼養蝸牛,做好觀察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研究小動物的興趣,樹立起認真細緻、實事求是的觀察態度,做到不打擾、不傷害小動物。

4、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對蝸牛外形、運動、反應等方面的觀察活動。

教學難點:學生觀察過程中對蝸牛的態度及對觀察到的資訊的整理。

5、教學準備

(1)、分組:2-3只蝸牛、放大鏡、樹枝、繩子、玻璃、飼養槽。

(2)、與學生相同的但大一號的材料。

二、說學生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們經歷了第一單元《植物》一系列有系統的觀察活動,學生們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小組合作學習氛圍較濃厚,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交流。透過一次次的親歷活動,學生的科學態度得以端正,科學探究能力得以鍛鍊和提高。對學生來說,喜愛動物之情是與生俱來的。秋天是動物活動頻繁的季節,也是觀察研究動物的好時機。學生們在觀察大樹等植物的時候,已經留意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並且被一些動物的活動所吸引。蝸牛是學生非常喜愛、熟悉但又沒有仔細關注過的小動物。學生觀察的困難在於能否找到蝸牛的身體各部位,學生最感興趣的是觀察蝸牛的爬行狀態。因此,在課上教師要積極引導和參與學生觀察活動,讓他們透過自己的探索找到蝸牛的特徵。

三、說教法和學法:

1、小組合作:觀察活動需要透過小組合作進行,有助於學生之間相互補充和討論,對所觀察的事物有更好的收穫。教師要組織好四人小組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2、師生合作:在學生的觀察活動時,教師積極參與到其中,可以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觀察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

3、學生主導:這堂課教師應該把時間充分的給予學生,經歷一個觀察、記錄、彙報、補充、再觀察、再彙報的過程。教師充當傾聽者和組織者,並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讓學生來解答。

四、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小動物們有的會飛,有的會爬,有的會游泳,真是可愛極了,你們想和它們交朋友嗎?(想)好,這節課老師首先帶同學們去認識一位小動物朋友,它的名字叫蝸牛(出示蝸牛),你們瞭解它嗎?希望同學們要仔細地觀察它,看看它的身體結構是怎樣的?生活在哪裏?需要什麼條件才能生存下來?像科學家那樣進行觀察和做好記錄。(板書課題:2、蝸牛(一))(上課一開始不直接向學生提供蝸牛,以出示的形式呈現,也能激發學生提出問題及主動探究蝸牛的慾望。這使學生的興趣具有可控性,使興趣“有”而不過度,爲下面探究活動的實效性埋下伏筆。)

(二)自主學習

1、蝸牛的生活環境

(1)哪裏能找到蝸牛?(草叢中),蝸牛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陰暗潮溼的地方)

你們仔細觀察過蝸牛嗎?能說說蝸牛是什麼顏色的嗎?(有的青綠色,我的紅褐色)

(2)、教師提醒學生照片上,展示了兩個殼上的螺線旋轉方向不同的蝸牛,其中右邊的一個是從裏向外逆時針旋轉的,這在我國非常少見。最常見的旋轉方向如左邊的蝸牛一樣,螺線是從裏向外順時針旋轉的。

2、觀察蝸牛的身體。

(1)組織學生自主討論觀察蝸牛的身體的方法。(用放大鏡觀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從整體到局部觀察,觀察時要耐心,靜靜地觀察,不要打擾它的活動。)

(2)放大鏡的使用。師:手握放大鏡的把柄,將放大鏡靠近物體的一側,然後沿着肉眼與物體之間的直線方向,緩緩地移動放大鏡,直至看清楚物體的細微結構爲止。

(3)學生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蝸牛,在觀察時學生在小組之間相互交流、比較、補充。教師可以參與到其中一到兩個小組中間去。對小組中出現的問題和優點給予幫助和表揚。這裏比較好的體現了小組合作和師生合作的理念。

(4)學生進行四人小組合作的觀察活動,觀察、記錄蝸牛的身體。蝸牛的身體是怎樣的?它可分爲幾個部分?(頭部、腹部和尾部。重點觀察頭部,觀察蝸牛的眼睛、觸角和嘴。特別要指出的是,蝸牛的觸角有兩對,長的觸角的頂部有眼睛,短的一對觸角上沒有眼睛。)

(5)小組派代表進行上臺描述所觀察到的蝸牛的身體。嘗試按一定的順序,有一定條理,有重點地描述蝸牛身體的特點。當學生不能有條理有順序的描述時,教師給予指引。

(6)學生畫蝸牛。讓學生把自己的蝸牛畫在作業本上,標上各部分的名稱。

(7)用鉛筆輕輕觸碰蝸牛的身體,觀察蝸牛的反應。(蝸牛的身體會縮進殼裏)

3、觀察蝸牛的運動。

(1)讓蝸牛在玻璃上爬行並進行觀察。問:蝸牛有腳嗎?蝸牛的腳是怎樣的?蝸牛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蝸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蝸牛的腹部就是蝸牛的足,這種足叫腹足。)

(2)觀察蝸牛在各種物體上的爬行動作。蝸牛能在各種物體上爬嗎?蝸牛能在哪些物體上爬呢?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一樣嗎?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是怎樣的呢?(蝸牛在光滑的和不光滑的物體,平面的和棍狀的物體以及線狀的物體上爬行。)

(3)描述並模仿蝸牛的爬行。

(4)學生記錄蝸牛的運動。

(5)蝸牛爬行的時候,會留下蝸牛爬行的痕跡,讓學生討論黏液對蝸牛爬行的作用。

4、飼養蝸牛

(1)教師介紹飼養蝸牛的方法

(2)飼養蝸牛注意事項。(每天傍晚給蝸牛餵食,第二天早上把食物殘渣處理乾淨)

(3)蝸牛的食物:菜葉、青瓜等綠色食物

(三)鞏固提高

1、學生做課堂作業

2、作業講評,訂正

(四)課外延伸

1、學生課外飼養蝸牛。

2、每天觀察蝸牛的生活情況,並寫觀察日記

(讓學生觀察研究動物從教室走向廣闊的生活。從而使四十分鐘的科學課成爲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的“跳板”。)

小學科學說課稿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認識物體的科學方法。

2、透過比較方法認識水是什麼樣的?

3、知道什麼是液體?

過程與方法

1、會利用多種感官從多種液體中找出水。

2、能利用語言、文字、圖畫等形式表達自己的發現。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夠細心觀察,尊重事實、尊重別人的意見。

2、在觀察中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3、培養學生敢於合作交流,樂於探究發現周圍事物奧祕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多種感官認識水的各種性質。

難點:選擇器具將水運到遠處的空桶中。

教學準備

1、分組實驗器材:空果凍盒4個、牛奶、糖水、酒、水

2、演示器材:塑料袋、不同形狀的杯子4個

3、遊戲材料:小杯子1個、長短不一的接水管2根、塑料桶2個、秒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設計意圖:

認識水的重要性,激趣匯入。

1、談話:同學們知道動物、植物的生存離不了哪些東西嗎?

2、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匯出課題並板書:觀察水

二、分組找水、瞭解特點

設計意圖:

透過學生的自身實踐,把認識物體的經驗上升到用科學方法的層次,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

1、談話:今天我爲大家準備了四種不同的液體,分別是水、糖水、酒和牛奶,可忘了貼上標籤。你們能用自己的方法給它們分辨出來並帖上標籤嗎?

2、學生分組實驗 ,教師巡視指導。

要求:(1)先在小組內討論使用什麼方法。

(2)觀察過後在小組內交流並貼上標籤。

3、學生討論、彙報。

4、教師引導小結:

先用眼睛看找到牛奶,再用鼻子聞找出酒,最後用舌頭嘗分辨出水。這裏我們用到了認識物體的常用科學方法:看、聞、嘗,當然還可以摸。但以後要注意,在不瞭解物體時千萬不能隨便聞、嘗、摸。(板書:眼睛看、鼻子聞、舌頭嘗、用手摸)

5、談話:我們大家都找出了水,可依據水的哪些特點呢?現在請同學們觀察分辨出的水,把你的觀察方法和結果寫下來。

6、學生組內觀察並記錄。

7、組織學生彙報,引導並板書: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

三、實驗演示,認識液體的特徵

設計意圖:

透過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準確的表達能力。

1、談話:現在請大家觀察講桌上的四杯水,都是什麼形狀的。把你的結果寫在書上或畫在書上。(出示裝滿水的不同形狀的杯子)

2、學生觀察彙報。(水可以是各種形狀的,取決與盛水的容器形狀,也就是水本身是沒有固定的形狀的。板書:沒有固定形狀)

3、談話:是這樣的嗎?我們在來做個實驗。

4、演示說明:將杯子中的水倒入塑料袋中,並利用不同的方法變化樣子。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如果塑料袋是正方形的則水是……;如果塑料袋是球形的則水是……;如果塑料袋是像小貓一樣則水像……。

5、將塑料袋弄個洞,讓水流進容器。

6、提問:你們看到了什麼?(水在流動。)還有哪些物體是容易流動的呢?

7、根據學生回答後板書:容易流動

8、小結:像水這樣沒有固定形狀、容易流動的物體叫液體。(完成板書)

 四、團結合作

設計意圖:

透過遊戲,讓學生感受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帶來的快樂,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培養團結合作精神。

1、談話:下面我們做一個小遊戲。(出示物品,提出要求:哪一組能把這個塑料桶中的水運到另一個塑料桶中,當然不能直接倒。)

2、學生分組討論方法。

3、全班彙報(用管子吸、用小杯子舀)

4、哪一種方法好呢?

5、分組近距離演示,測時間。

6、距離較遠,哪種方法快呢?學生預測後再試一次。

7、小結:近距離用杯子舀的快,遠距離用管子吸的快。

五、總結

1、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哪些知識?

2、學生思考討論,教師補充。

小學科學說課稿13

各位領導、評委大家好:

我是潁州區袁集鎮***小學教師張鑫,今天我展示的內容是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四課《蚯蚓的選擇>>,我的說課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說教材: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爲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爲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學生在三、四年級的科學學習活動中,已經對生物體的基本特徵進行了觀察、認識和研究,本課是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們進一步研究生物與環境的關係,建立起初步的動物與環境關係的認識。爲後續學習打好基礎。

對於一個生物來說,周圍的環境包括生物環境和非生物環境,生物環境有動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環境有陽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在這節課中學生將透過兩個對比實驗,瞭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環境條件--黑暗潮溼,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動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動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

過程與方法

掌握對比實驗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自然事物是相互聯繫的,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識。

教學重點:如何設計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並注意收集實驗數據用事實說話。

二、 學情分析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五年級是學生從中段進入高段的一個開始,學生透過兩年的科學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如觀察、假設、簡單實驗、合作、記錄等。因而在進入高段的科學學習中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層次的培訓,引導學生經歷更爲完整的探究過程,比如強調實驗前後的推測、解釋要有充分的依據、進一步掌握控制變量實驗的技能、並學習設計控制變量實驗等,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思維訓練以及探究方法的培養,讓他們從事物表面興趣發展爲對科學探究持久的興趣,讓他們體驗到探究中思考與發現的樂趣。

三 、說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重在過程"。根據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爲核心,科學課程應該具有開放性這一基本理念,針對《蚯蚓的選擇》這堂課,我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利用實物創設情境法。

著名教育家於漪說得好:"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教師在課的開始就要激活主體,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教學的伊始,我爲學生創設猜一猜,看一看實物蚯蚓的情境,讓學生對蚯蚓這種小動物產生喜愛之情,同時點燃了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了他們的興趣。

2.引導-探究法

"引導-探索"教學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是學着像科學家那樣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祕密的探索者。

四、 說學法

1.以探究爲核心,讓學生親身經歷活動的全過程。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教師爲學生創設情境,創造科學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提問、猜想、設計、實驗、表達、交流的探究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使兒童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2.發揮學生主動性,讓學生有選擇的進行開放式學習。

新課程標準把學生定位爲科學學習的主體,也就是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體現主動性,發揮他們的能動作用。教師再次遵循"知道了也不告訴的原則"透過爲學生創設情境,提供機會"逼"學生自己去猜測、驗證的方法。從而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現的過程。

3.注意合作交流

在科學探究的活動過程中,學生應該以小組爲單位,加強與同組同學的交流,透過團結合作來完成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協作精神。

五 、教學模式

1.結構

情境匯入--猜測--討論交流--設計實驗--實驗驗證--歸納結論--延伸探究

2.理論依據

科學教材在編寫指導思想上強調對學生的發展格外注重,表現在從對學生"學"的關注轉向對學生"人"的關注,強調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參與的過程中認識自然和社會,本課從知識目標上來說是比較淺顯的,較容易達到,但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聯繫生活實際和探究技能訓練是本課的重點。

六、教學流程

(一)聯繫生活,激趣匯入

1、今天我給同學們請來了一個動物朋友,想不想見見?是誰呢?教師板書。今天我們請來了蚯蚓跟我們一起上科學課。

2、大家在哪兒見到過它們?

[設計意圖:教學伊始,爲學生創設觀看實物蚯蚓的情境,並聯系學生生活,在哪兒見到過它們?使學生對蚯蚓這種小動物產生喜愛之情,,讓他們在原有認知和前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蚯蚓的生活環境,使學生輕鬆進入學習狀態,激發起學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動參與的慾望,爲下一步學生們能以飽滿的熱情進行學習做好鋪墊]

(二)質疑猜測,引發前概念

根據大家的經驗,你能大膽地猜測一下蚯蚓喜歡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呢?(潮溼、乾燥,陰暗、明亮)教師隨機板書。

[設計意圖:猜測是科學課培養學生興趣的有效方法 ,也是讓學生嘗試構建一個解決問題的模型。學生在三年級時就已經對蚯蚓這種小動物有了初步的瞭解,在這一環節的活動中,讓學生猜測蚯蚓喜歡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當學生產生了認知的衝突,也就有了探究、驗證的需求,同時培養了學生大膽猜想,進行科學預測的習慣。]

小學科學說課稿14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知道鐵生鏽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2、認識鐵生鏽變成鐵鏽是一種化學變化。

過程與方法:

1、懂得運用控制變量的方法設計實驗探究鐵生鏽與哪些因素有關,在實驗中能確定自變量,並控制無關變量。

3、透過觀察、實驗獲得證據,確定鐵鏽是一種不同於鐵的物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控制變量在鐵生鏽實驗中的重要性。

2、具有收集證據證明鐵生鏽是不同於鐵的物質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能對鐵生鏽的原因作出猜測,並能設計實驗來證明猜測。

2、認識鐵生鏽變成鐵鏽是一種化學變化。

難點:

1、能正確設計變量控制實驗並能在實驗中控制無關變量,探究鐵生鏽的條件。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具準備:

鑷子、鐵釘、水、課件、一次性杯、保鮮膜、未生鏽的鐵片、鏽蝕嚴重的鐵片。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鏽的情景,引出課題。

引入:(PPT出示生活中生鏽的圖片)課前老師收集了幾幅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怎麼了?你知道它們都是用什麼做的嗎?(板書:鐵生鏽了)

師:請你們回顧一下,生活中你見過有哪些常見的鐵器有生鏽現象?(二)、活動一:觀察鐵鏽

(1)鐵生鏽是什麼變化?請說說你的理由?

(2)那鐵生鏽到底是什麼變化呢?我們必須找出足夠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請各組按要求進行研究。

PPT提示要求:1、用感觀觀察它們有什麼不同?

2、從金屬的特徵進行比較?

3、把研究結果填在記錄單上。

(3)觀察鐵片和鐵鏽,並做好記錄。

(4)彙報交流。

(5)透過我們的觀察和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什麼結論?那鐵生鏽是什麼變化?

小結:我們尋找到的證據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鐵和鐵鏽是不同的物質,所以鐵生鏽屬於化學變化。(板書:鐵鐵鏽)

(三)活動二:探索鐵生鏽的原因。

過渡:鐵生鏽好不好?有什麼不好?

(1)學生交流鐵生鏽的危害。

(2)視頻介紹鐵生鏽的危害。

過渡:鐵生鏽危害那麼嚴重,你覺得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既然我們想讓鐵不生鏽,那我們就要先研究鐵生鏽的原因。課前同學們都對鐵生鏽的原因進行了猜測,你們猜鐵生鏽與水、酸和空氣有關,你們設計的實驗合理嗎?下面我們要請其他組的同學來評一評。每個小組都會拿到不是自己組的實驗,請根據評價表上的兩個問題對他們小組的實驗進行評價。(PPT展示問題)

(3)小組圍繞教師的兩個問題互評小組實驗。

(4)彙報交流。(教師用板書引導)

(5)用不同顏色的筆修正完善實驗方案。

(6)小組領材料實驗。

(四)總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六、板書設計:

鐵生鏽了

鐵鐵鏽

化學變化

問題:鐵爲什麼會生鏽呢?

猜想:鐵生鏽與

空氣

小學科學說課稿15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注重小學生對周圍世界與生俱來的探究興趣和需要,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透過科學教育使學生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樂於探究,熱愛科學,並樹立社會責任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爲了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在《食物在體內的旅行》一課中我將從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基本情況、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教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預設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食物在體內的旅行》是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中第5課。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在對消化的原有認識、理解基礎之上,猜想食物在體內的旅行過程,初步認識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可以初步明確,身體內部有一整套的器官來分解食物,不同的消化器官形態不同,作用也不同。食物進入人體以後是在一整套消化器官作用下才被吸收利用的。

二、說學情:

對於一個四年級學生來講,人體的消化系統對於他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爲他們在生活中知道一些簡單的器官名稱如:口腔,胃,大小腸,等,知道牙齒是用來咀嚼食物的。但認識很模糊。既不清楚這些器官是什麼樣的,也不知道各自具有怎樣的功能和特點。由於消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本身就比較枯燥,純理論的灌輸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的設計上我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且直觀的視頻播放的方式來幫助他們不斷擴展對自身身體內部的的認識,並豐富他們的科學學習經歷。

三、說教學目標(科學目標)

1、科學概念:

人體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於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的營養的吸收。

人體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腸和大腸,每個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人體內會按順序進入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2、重難點:

瞭解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

瞭解消化器官的特點和功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願意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與他人分享研究成果,合作交流。

正確對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認識,善於在反覆觀察、研究中完善認識。

四、說教法和學法

人體內臟器官的知識因爲平時見的較少,如果只是空洞的說教孩子們很難接受,爲了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活動,本節課中我充分利用文字資料和視頻課件突破這個難點,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交流資訊,自主找尋答案爲教學方式,以發展學生的主體作用、自學能力爲目的,透過模擬實驗幫助學生研究不易觀察到的事物原理。以此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爲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

五、說教學過程

1、教學準備:

1)人體消化器官記錄單及文字資料每人一張

2)食品、粗細管子等。

3)電腦、多媒體課件。

下面我將具體說說我對這個內容的教學設計以及設計理念。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開課我就用提問引起學生對自身的研究興趣。爲了能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在課中獲得自己的成長,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我設定了研究饅頭的小實驗,帶領學生進入情境,剛纔吃進嘴裏的饅頭到哪裏去了呢?很自然地,引入新課。

2、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我們科學課培養的就是學生探究精神,所以我在學習新課中大膽放手,讓學生畫一畫,說一說等方式,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空間,並進行小組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在板書課題進入新課後,我問:食物在我們人體內的旅行路線是怎樣的呢?此時我請同學們拿出筆試着畫一畫食物從口腔出發依次去了哪裏。因爲我在學情分析中提到了,學生對人體的消化系統還是比較陌生的,所以要求簡單點,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就行,可畫也可以寫名稱。

學生畫過後,我讓學生說一說。我是這樣啓發學生的:剛纔我們聽了幾位同學的介紹,他們說的食物路線圖都不一樣,難道在我們不同的人體裏食物的路線都不一樣嗎?那有什麼好的方法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回答,我相機肯定或指導方法並讓學生閱讀事先準備好的文字資料。透過閱讀指導孩子如何正確閱讀資料,學會迅速從資料中尋找有用的資訊,爲下面的學習進行鋪墊。

爲了強化學生的探究成果,我又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彙報交流,使學生深入掌握食物在體內的主要路線圖:口腔、食管、胃、小腸、大腸

教師抓住時機總結便板書:我們把食物經過的這條路線稱爲消化道(板書),而食物依次經過的每個景點統稱爲消化器官(板書)第一個知識點很自然地落實了。

同樣第二個知識點了解消化器官的特徵及功能我也是用了這樣的一些教學方法。

如在透過學習我們知道了食物的旅行主要去了口腔、食管、胃、小腸和大腸。這些器官的主要特徵和功能是怎樣的呢?一個簡單的提問很自然進入了第二個知識點的學習探究中。我播放消化系統視頻課件,學生觀看後再分別講解。爲了讓學生很好地感悟,講的同時還組織學生做了一些很便利的模擬實驗,由於模擬實驗難以完全真實是反映現實狀況,只是針對莫一難以觀察的現象的直觀演示,其表現真實原理的可靠性受到約束,所以對模擬實驗的研究點我沒有過多的要求,儘量少,這樣既可以保證實驗效果,又可以避免科學性問題的出現。

爲了鞏固所學,我在學習新知後設計了一個遊戲環節:看到同學們學得這麼認真,老師想來考考大家,我們來做一個消化器官的猜謎遊戲,出示課件,學生搶答,這樣使學生對消化器官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設定這一內容,既能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也讓學生在做遊戲的過程中強化各消化器官功能的知識,真正做到在快樂與遊戲中學習科學知識。

在這個基礎上要求同學們快速在人體消化記錄單圖二中畫出食物在人體內的路線圖,並做出清楚的語言描述。教學活動到此,學生已經對消化器官有了較多的認識,但我們並不要求學生能夠對各個消化過程的細節有非常深入的瞭解。因爲在我們的教科書安排中,讓學生體驗到一個食物消化的過程是由多個消化器官共同協作完成的,器官的功能是由結構決定的,建立系統和有聯繫的觀點是學習的重點。所以在最後學生總結的表述中教師應關注的是學生能不能將事物消化中各個環節之間的關係表述清楚,而不必強求消化器官的一些細節。

3、拓展知識,課外延伸,學爲己用

新課結束了,我問:同學們,今天我們跟隨小饅頭作了一次旅行,在旅行中有什麼收穫?學生回答我總結到:透過這次旅行,我們終於明白了,一個食物的消化過程原來是多個消化器官共同協作完成的,而消化器官的功能又是由它的結構決定的,各器官的作用是不能替代的,消化器官對我們如此重要,爲了保護我們的消化器官我們應該養成哪些好的飲食習慣呢?讓學生談談感想,老師相機出示友情提示: 保護消化器官,請做到以下幾點。

(1)保持口腔衛生,堅持每天早晚、漱口。

( 2 ) 細嚼慢嚥,不暴飲暴食,不亂吃零食。

( 3 ) 講究飲食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

這個環節的設定是將課堂知識,及時的延伸到現實生活中,在學生思考的同時,能夠利用科學知識更好的改善生活,保健身體,養成良好的行爲和生活習慣。凸顯學習科學可以更好的服務生活的主題。

預期教學效果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我期望學生能清晰掌握食物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知道消化器官的特點和功能,並經歷科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養成樂於與人合作的學習態度,培養科學的認知方式和自然觀,發展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