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一年級《平平搭積木》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1.08W

平平搭積木是一年級的課文,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的關於一年級《平平搭積木》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一年級《平平搭積木》教學反思

一年級《平平搭積木》教學反思一

在教學《平平搭積木》這一課時,我首先出示平平搭積木的投影片,從而命題。齊讀課題後問:“看了課題後,你想知道些什麼?”有些學生手,:“平平用積木搭什麼?”“平平爲什麼要搭積木?”“平平搭得怎麼樣?”透過這些問題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其次,讓學生帶着上面的問題反復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詞句不懂。再次,透過範讀,分角色讀,小組競賽讀來感悟平平好嗎?爲什麼?你想對平平說什麼?

教學過程中,我多次運用了朗讀。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手段,朗讀是理解、積累、發展語言、激發情感的重要途徑。新課程強調“各個學段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透過實踐,我體會到了朗讀在學習語文中的作用。

1、朗讀中多次預習和鞏固了生字的字音和字形。新教材識字量大,學生年齡小,教學任務重。把生字放在特定的語境中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證明它比單純的識記生字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每讀一遍課文,無意之中識記了要求教學的生字,多次朗讀這些生字就達到了多次復現。

2、在朗讀中理解了課文內容。透過反覆地朗讀,學生理解了:平平搭了四間房,一間給爺爺和他的書住;一間給奶奶和自己住;一間給爸爸媽媽住;一間給沒有房子的人住;他還要搭許多的子,給大家住。透過朗讀讓學生感受到平平那種關心他人的品質。

3、在朗讀中感悟。透過多種形式地朗讀,學生感悟出了平平是個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在情境圖的幫助下,在分角色朗讀中學生又感悟除了奶奶的話要用親切、疑問的語氣來讀。

一年級《平平搭積木》教學反思二

最近教學了《平平搭積木》一課。課上,我讓學生在讀懂平平把搭的房子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自己住後,放手讓學生玩搭積木,組織學生進行創作想象, “你想搭怎樣的房子?你想讓這房子給誰住呢?” 結果學生充分調用生活的知識儲備,搭起了“樓中樓”“高層公寓”“別墅”,並紛紛說把這房子讓給世界上貧窮的`人住,給沒有房子的人住,甚至說給伊拉克的老百姓住。這樣創設生活情境,把動手、動腦和動口緊密相連,是培養“手腦並用”的創造型開拓型人才的有效途徑 。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須是教學做合一”,“教學做合一”,是以“做”爲中心的一個整體過程,強調做,便是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他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是完全遵循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徵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解放兒童的雙手,拓寬兒童的時空,讓學生做創新型的人才!

一年級《平平搭積木》教學反思三

平平搭積木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課文以小見大,從搭積木生髮開去,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質。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啓發和教育作用。本課教學重點是認字和朗讀課文,要讓學生自讀自悟,懂得課文包含的道理。

經過幾個月的教學,我深知自己在識字教學這一塊上較爲薄弱,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花了較多的時間來集體交流識字方法。我鼓勵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他們似乎有了興致。當李俊銘說他記住了呢字,“口、尼 →呢”時,大家都想起了《日月明》中會意字的表述方法,很自然的,其他同學也快速採用了拆分的方法識字“門、日→ 間”;“此、二 →些”;“人、主 →住”。我不能和孩子們說這種方法沒有和字本身的意思結合起來,和《日月明》中會意字的識記方法不同。大家能這樣拆開來記已經不錯了,甚至在將來還可以順勢引導他們對於形聲字的認識,不是很意外的收穫嗎?

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自瀆、選代表讀、分角色朗讀、小組賽讀、師生比賽讀……透過反覆朗讀,學生們理解了課文內容,理解到:平平搭了四間房,一間給爺爺和他的書住;一間給奶奶和自己住;一間給爸爸媽媽住;一間給沒有房子的人住;他還要搭許多的子,給大家住。此外在情境圖的幫助下,在分角色朗讀中學生又感悟除了奶奶的話要用親切、疑問的語氣來讀。而多種形式地朗讀後,學生還感悟出了平平是個心中有他人,善良聰明的好孩子。

當然,課堂中也有令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例如,在指導朗讀時,我這樣問:平常你的奶奶是怎樣和你說話的?學生的回答各不相同,課堂紀律一時難以控制。的確,每位學生對外婆奶奶的印象都不同,有的奶奶是快人快語的,有的奶奶的慢聲細語的。所以這樣的問題是沒有什麼可取性的。不如直接點明:奶奶通常都是和藹的,因此讀奶奶的話時應該慢一些,輕一些。這樣學生不僅印象深刻。而且也大大節約了時間。課堂節奏自然也快了起來。所以教師學習要求更加明確,提出的問題更加準確。

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我試圖以“最後一間房子是給誰住”這個問題來引出孩子們對平平美好品質的認識和讚美,可當孩子們回答完“給沒有房子的人住”後,有個學生沒經我的允許就發問了: “那全世界有那麼多沒有房子的人,住得下嗎?”我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不說話了。他吐吐舌頭閉了嘴,可我知道孩子們其實是很想知道我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無奈我一時語塞,不知該怎麼解釋他們這個階段孩子們思維中會有的簡單和純真。“這些小大人哪!”我只能發出這樣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