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住新房》的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1.68W

《住新房》這節課,我依據新教材的特點,以活動貫穿始終,爲學生提供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先引入出住新房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透過觀察圖中的資訊,理解並提出問題:這幢樓一共可以住多少戶人家?怎樣列式呢?學生獨立列式,並交流列式的理由。學生列出了這樣的算式:1412。怎樣計算1412呢?

小學數學《住新房》的教學反思

彙報算法時,我讓學生把各種算法板書在黑板上,孩子們很容易就說出了筆算的過程,我又進行引導1412就是在求14個12或者12個14,把12分成10和2,先求2個14是28,再求10個14是140,最後把28和140相加得168。豎式中的28是142的積,14表示的是140,是1410的積,168是28+140的和。在教學中我注重滲透了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把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留給了學生,注重孩子對算理的理解,最後評價學生的想法,強化了豎式計算的過程。這樣,學生自己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方法的過程很精彩。

在小組探究活動中,學生常常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你發現了什麼?你是怎麼想的?誰想評價一下這位同學的想法?你認爲哪種方法更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試一試。學生正是帶着這些問題,在活動中相互啓發、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共同尋找、探究、體驗,掌握數學的知識、思想與方法,充分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樂趣。

只有充分體驗到某種算法與其它算法相比之下的優越性,學生纔有可能將其應用到今後的學習中。因此,我認爲在教學中,應多讓學生自主學習,使他們在主動學習中獲得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