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成長心理>

如何幫助孩子應對分離焦慮

學問君 人氣:2.28W

分離焦慮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出於對自身保護的一種能力,而身爲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應對分離焦慮呢?

如何幫助孩子應對分離焦慮

“加法”——加強家園聯繫。

利用各種渠道提前建立家園聯繫,持續不斷地打造家園共育。我們幼兒園在完成招生工作後,會利用7月初的第一次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辦學理念與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透過幼兒園“小腳印”基地含義的介紹進一步瞭解幼兒園;指導家長做好孩子入園的心理準備;請家長參觀幼兒園,瞭解幼兒的生活設施、學習環境、安全保護等,爲家長利用入學前兩個月的時間培養孩子的相關能力與習慣提供指導與建議。在第一次家長會過後,幼兒園會在開學兩週與“十一”長假後,繼續組織家長會,透過建立家委會,進一步做好家園溝通與聯繫;透過親子活動的'開展和家長半日活動的開放,讓家長在集體環境中觀察瞭解自己孩子。

與此同時,透過暑期家訪工作,提前建立教師和孩子的關係。帶班教師透過“家校通”等形式與家長聯繫,確定家訪時間與地點。教師親自登門,在孩子的家裏與孩子初步接觸,建立較爲親密的關係,爲孩子進入幼兒園做好準備,同時也透過與家長交流,初步瞭解孩子。

在後續的工作中,透過寶寶在線系統、空中電視臺、家校通、班級主頁、寶寶成長冊、“小腳印園刊”等形式,繼續加強家園聯繫。如透過寶寶在線系統讓家長實時瞭解孩子的在園情況;透過班級主頁讓家長了解幼兒園開展的活動與家長可以配合完成的事情;透過寶寶成長冊,教師和家長共同記錄孩子的成長點滴,共同瞭解孩子在家庭與幼兒園的情況。

“減法”——減輕心理負擔。

孩子剛剛入園時,一般都會哭鬧,這屬於正常的現象,這一時期家長和孩子都會帶有一定的心理負擔。讓孩子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消除分離焦慮不僅僅要解決孩子的問題,也要解決家長的問題。透過家園聯繫,讓孩子對幼兒園建立了初步的印象,開學初再透過家長陪同入園,進入教室和老師、孩子一起做簡單的遊戲,一方面有利於孩子和教師之間感情的聯繫,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鬆幼兒對陌生環境的心理恐懼。

與此同時,對於剛入園的孩子,班級裏的“兩教一保”往往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這時我們幼兒園會透過抽調行政人員、教研人員,以及中大班的教師一起進入新生班,保證足夠的人手安撫不穩定的幼兒,這樣可以透過減少情緒不穩定幼兒的哭鬧現象,保證大多數幼兒不受分離焦慮情緒的影響。

針對家長表現出的分離焦慮,適時地做好家長工作,入園的第一個星期,老師用相機把孩子一日生活記錄下來,在幼兒園大廳的大屏幕上進行循環播放,併發布在校園網上。經過兩週的播放,讓家長充分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也消除他們的顧慮。針對個別家長表現出的較爲強烈的分離焦慮,組織家長沙龍、團體心理輔導以及教師面對面的交流,讓家長明白怎樣透過消除自己的焦慮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