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位百科>

軸類零件的加工工藝制訂

學問君 人氣:8.83K

軸類零件是機器中的常見零件,也是重要零件,其主要功用是用於支承傳動零部件(如齒輪、帶輪等),並傳遞扭矩。軸的基本結構是由迴轉體組成,其主要加工表面有內、外圓柱面、圓錐面,螺紋,花鍵,橫向孔,溝槽等。
軸類零件的技術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l)直徑精度和幾何形狀精度  軸上支承軸頸和配合軸頸是軸的重要表面,其直徑精度通常爲IT5——IT9級,形狀精度(圓度、圓柱度)控制在直徑公差之內,形狀精度要求較高時,應在零件圖樣上另行規定其允許的公差。
(2)相互位置精度  軸類零件中的配合軸頸(裝配傳動件的軸頸)對於支承軸頸的同軸度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普遍要求。普通精度的軸,配合軸頸對支承軸頸的徑向圓跳動一般爲0.01——0.03mm,高精度軸爲0.001——0 . 005mm。此外,相互位置精度還有內外圓柱面間的同軸度,軸向定位端面與軸心線的垂直度要求等。
(3)表面粗糙度  根據機器精密程度的高低,運轉速度的大小,軸類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也不相同。支承軸頸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一般爲0.16——0. 63μm,配合軸頸Ra值爲0.63——2.5μm。
各類機牀主軸是一種典型的軸類零件,圖1-1所示爲車牀主軸簡圖。下面以該車牀主軸加工爲例,分析軸類零件的工藝過程。
A. 主軸的主要技術要求分析
1.支承軸頸的技術要求 一般軸類零件的裝配基準是支承軸頸,軸上的各精密表面也均以其支承軸頸爲設計基準,因此軸件上支承軸頸的精度最爲重要,它的精度將直接影響軸的迴轉精度。由圖4-1見本主軸有三處支承軸頸表面,(前後帶錐度的A、B面爲主要支承,中間爲輔助支承)其圓度和同軸度(用跳動指標限制)均有較高的精度要求。
2.螺紋的技術要求 主軸螺紋用於裝配螺母,該螺母是調整安裝在軸頸上的滾動軸承間隙用的,如果螺母端面相對於軸頸軸線傾斜,會使軸承內圈因受力而傾斜,軸承內圈歪斜將影響主軸的迴轉精度。所以主軸螺紋的牙形要正,與螺母的間隙要小。必須控制螺母端面的跳動,使其在調整軸承間隙的微量移動中,對軸承內圈的壓力方向正。
3.前端錐孔的技術要求 主軸錐孔是用於安裝頂尖或工具的莫氏錐炳,錐孔的軸線必須與支承軸頸的軸線同軸,否則影響頂尖或工具錐炳的安裝精度,加工時使工件產生定位誤差。
4.前端短圓錐和端面的技術要求 主軸的前端圓錐和端面是安裝卡盤的定位面,爲保證安裝卡盤的定位精度其圓錐面必須與軸頸同軸,端面必須與主軸的迴轉軸線垂直。
5.其它配合表面的技術要求 如對軸上與齒輪裝配表面的技術要求是:對A、B軸頸連線的圓跳動公差爲0.015mm,以保證齒輪傳動的平穩性,減少噪音。
上述的(1)、(2)項技術要求影響主軸的迴轉精度,而(3)、(4)項技術要求影響主軸作爲裝配基準時的定位精度,而第(5)項技術要求影響工作噪音,這些表面的技術要求是主軸加工的關鍵技術問題。
綜上所述,對軸類零件,可以從迴轉精度、定位精度、工作噪音這三個方面分析其技術要求。
B. 主軸的材料、毛坯和熱處理
1.主軸材料和熱處理的選擇。一般軸類零件常用材料爲45鋼,並根據需要進行正火、退火、調質、淬火等熱處理以獲得一定的強度、硬度、韌性和耐磨性。
對於中等精度而轉速較高的軸類零件,可選用40Cr等牌號的合金結構鋼,這類鋼經調質和表面淬火處理,使其淬火層硬度均勻且具有較高的綜合力學性能。精度較高的軸還可使用軸承鋼GCr15和彈簧鋼65Mn,它們經調質和局部淬火後,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和耐疲勞性。
在高速重載條件下工作的軸,可以選用20CrMnTi、20Mn2B、20Cr等滲碳鋼,經滲碳淬火後,表面具有很高的硬度,而心部強度和衝擊韌性好。
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軸的用途選用其材料。如車牀主軸屬一般軸類零件,材料選用45鋼,預備熱處理採用正火和調質,最後熱處理採用局部高頻淬火。
2.主軸的毛坯。軸類毛坯一般使用鍛件和圓鋼,結構複雜的軸件(如曲軸)可使用鑄件。光軸和直徑相差不大的階梯軸一般以圓鋼爲主。外圓直徑相差較大的階梯軸或重要的軸宜選用鍛件毛坯,此時採用鍛件毛坯可減少切削加工量,又可以改善材料的力學性能。主軸屬於重要的且直徑相差大的零件,所以通常採用鍛件毛坯。
C. 主軸加工的工藝過程
一般軸類零件加工簡要的典型工藝路線是:毛坯及其熱處理→軸件預加工→車削外圓→銑鍵槽等→最終熱處理→磨削。
某廠生產的車牀主軸如圖4-1所示,其生產類型爲大批生產;材料爲45鋼;毛坯爲模鍛件。該主軸的加工工藝路線如表4-1。
D.主軸加工工藝過程分析
1.定位基準的選擇
在一般軸類零件加工中,最常用的定位基準是兩端中心孔。因爲軸上各表面的設計基準一般都是軸的中心線,所以用中心孔定位符合基準重合原則。同時以中心孔定位可以加工多處外圓和端面,便於在不同的工序中都使用中心孔定位,這也符合基準統一原則。
當加工表面位於軸線上時,就不能用中心孔定位,此時宜用外圓定位,例如表4-1中的第10序鑽主軸上的通孔,就是採用以外圓定位方法,軸的一端用卡盤夾外圓,另一端用中心架架外圓,即夾一頭,架一頭。作爲定位基準的外圓面應爲設計基準的支承軸頸,以符合基準重合原則。如上述工藝過程中的17和23序所用的定位面。
此外,粗加工外圓時爲提高工件的剛度,採取用三爪卡盤夾一端(外圓),用頂尖頂一端(中心孔)的定位方式,如上述工藝過程的6、8、9序中所用的定位方式。
由於主軸軸線上有通孔,在鑽通孔後(第10序)原中心孔就不存在了,爲仍能夠用中心孔定位,一般常用的方法是採用錐堵或錐套心軸,即在主軸的後端加工一個1:20錐度的工藝錐孔,在前端莫氏錐孔和後端工藝錐孔中配裝帶有中心孔的錐堵,如圖4-2a所示,這樣錐堵上的中心孔就可作爲工件的中心孔使用了。使用時在工序之間不許卸換錐堵,因爲錐堵的再次安裝會引起定位誤差。當主軸錐孔的錐度較大時,可用錐套心軸,如圖4-2b所示。
爲了保證以支承軸頸爲基準的前錐孔跳動公差(控制二者的同軸度),採用互爲基準的原則選擇精基準,即第11、12序以外圓爲基準定位車加工錐孔(配裝錐堵),第16序以中心孔(透過錐堵)爲基準定位粗磨外圓;第17序再一次以支承軸頸附近的外圓爲基準定位磨前錐孔(配裝錐堵),第21、22序,再一次以中心孔(透過錐堵)爲基準定位磨外圓和支承軸頸;最後在第23序又是以軸頸爲基準定位磨前錐孔。這樣在前錐孔與支承軸頸之間反覆轉換基準,加工對方表面,提高相互位置精度(同軸度)。
2.劃分加工階段
主軸的加工工藝過程可劃分爲三個階段:調質前的工序爲粗加工階段;調質後至表面淬火前的工序爲半精加工階段;表面淬火後的工序爲精加工階段。表面淬火後首先磨錐孔,重新配裝錐堵,以消除淬火變形對精基準的影響,透過精修基準,爲精加工做好定位基準的準備。
3.熱處理工序的安排
45鋼經鍛造後需要正火處理,以消除鍛造產生的應力,改善切削性能。粗加工階段完成後安排調質處理,一是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二是作爲表面淬火的預備熱處理,爲表面淬火準備了良好的金相組織,確保表面淬火的質量。對於主軸上的支承軸頸、莫氏錐孔、前短圓錐和端面,這些重要且在工作中經常摩擦的表面,爲提高其耐磨性均需表面淬火處理,表面淬火安排在精加工前進行,以透過精加工去除淬火過程中產生的氧化皮,修正淬火變形。
4.安排加工順序的幾個問題
1)  深孔加工應安排在調質後進行  鑽主軸上的通孔雖然屬粗加工工序,但卻宜安排在調質後進行。因爲主軸經調質後徑向變形大,如先加工深孔後調質處理,會使深孔變形,而得不到修正(除非增加工序),安排調質處理後鑽深孔,就避免了熱處理變形對孔的形狀的影響。
2)  外圓表面的加工順序  對軸上的各階梯外圓表面,應先加工大直徑的外圓,後加工小直徑外圓,避免加工初始就降低工件剛度。
3)  銑花鍵和鍵槽等次要表面的加工安排在精車外圓之後,否則在精車外圓時產生斷續切削,影響車削精度,也易損壞刀具。主軸上的螺紋要求精度高,爲保證與之配裝的螺母的端面跳動公差,要求螺紋與螺母成對配車,加工後不許將螺母卸下,以避免弄混。所以車螺紋應安排在表面淬火後進行。
4)  數控車削加工  數控機牀的柔性好,加工適應性強,適用於中、小批生產。本主軸加工雖然屬於大批生產,但是爲便於產品的更新換代,提高時生產效率,保證加工精度的穩定性,在主軸工藝過程中的第15序也可採用數控機牀加工,在數控加工工序中,自動的車削各階梯外圓並自動換刀切槽,採用工序集中方式加工,既提高了加工精度,又保證了生產的高效率。由於是自動化加工,排除了人爲錯誤的干擾,確保加工質量的穩定性。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採用數控加工設備爲生產的現代化提供了基礎。在大批生產時,一些關鍵工序也可以採用數控機牀加工。

軸類零件的加工工藝制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