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業技能>

模具加工工藝的編制

學問君 人氣:2.21W

在模具製造中,每個零件都具有複雜性與特殊性,相互之間具有整體配合性,這給編制模具加工工藝帶來了不同的要求,一份好的工藝編制檔案,能影響生產成本與產品質量。現就模具加工工藝的編制作如下建議:

模具加工工藝的編制

一、工藝編制的基本原則與注意事項

編制工藝的基本原則。根據自己的人力、物力基礎和客戶提供的數據或圖紙的要求,儘快地編制切實可行的工藝檔案,製造出高品質的產品,具有使用性。在這個基本原則構築的框架中,快、好、省是核心內容,貫穿於編制的始終。

“快”:它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編制出耗時最短的工藝檔案,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四點:

1、工藝員要能夠做到熟知本單位的機牀設備,技術水平,最好是操作過每一臺機牀,對加工十分了解,以適應模具零件複雜性與特殊性的要求,做到拿到一份圖紙,能夠很快地確定最佳加工流程,提高速度。

2、確定合理的最小加工餘量。在上下工序,粗精工序之間,留出必要的加工餘量,減少各工序的加工時間。

3、由於模具零件多爲單件、小批、工藝卡片不能像批量產品一般仔細詳盡,但要力求一目瞭解,無有遺漏,關鍵工序要交待清楚加工注意事項,寫出操作指導,以減少操作者的適應時間,減少加工失誤。

4、對於加工過程中需要的夾具、量具、輔助工具應當先行設計,提前做好準備。

“好”:它要求工藝員能夠編寫出最合理、最佳的工藝檔案,預防處理加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它也是衡量一個工藝員是否優秀的標準之一。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的編排熱處理工藝。模具產品的一個特點就是材料的機械性能,熱處理要求十分嚴格,凸凹模、固定板等關鍵零件,在開始階段要安排退火、改善加工性能,在進行淬火後,要進行時效,消除應力變形。

2、嚴格區分粗精加工藝。一般地,粗、精工藝的劃分由熱處理工藝來決定,在最終熱處理後的加工多爲精加工。餘量要儘量安排在粗加工階段完成,以減少刀具的損耗和採用電加工的電極、電極絲損耗。

3、要運用預處理工藝措施。對於一些中間去除材料較多的凹模,凸模固定板等零件,在精加工之前應採用單邊留量0.5㎜左右,先加工出大致形腔,然後淬火時效,再精加工的方法,以消除加工內應力變形。對於一些薄壁零件,如卸料套,要預加工出一個加強工藝臺,以防止加工夾持變形。

4、適當地留出加工基準。在生產中常會遇見加工基準無法與設計基準重合的問題,這時候,就要預加工一個工藝基準,以便於各工序加工。對於級進模之類的高精度產品,還需要進行尺寸精度換算。

5、要採用專業術語。在工藝檔案中要充分運用大家熟知的專業術語和加工表達方法,清楚地傳達加工意圖,要避免彩和“加工到圖紙”,“形狀尺寸公差到要求”之類的模糊語言,要做到工藝與圖紙有機結合,使當事人明白該幹什麼,該怎樣幹,這樣也便於檢驗人員進行檢測。

“省”:就是要充分節約人力、物力、財力、提高單位生產效率。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運用機械加工工藝學和統籌學的觀點,對於模具之類的單件,小批產品,要採用集中工序加工的原則,儘量安排在一臺機牀上加工,縮短工藝流程,這樣可減少裝夾、識圖、計算等重複勞動時間,減少轉序、交檢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2、對每臺機牀加工的工時定額有充分的估計,能快的儘量不採用慢的,能粗加工解決的,決不上精加工機牀,這樣也有利於保護機牀的'精度和使用期限,節約成本。

二、板類、軸類、異形類零件的加工在模具零件中,板類零件較多,主要有固定板、上下模板、卸料板、墊板等,此類零件的加工具有一些共性,以級進模的固定板爲例,其工藝流程可概括爲:下料→鍛造→退火(正火)→銑削→粗磨→加工中心→淬火→半精磨→時效(去應力退火)→精磨→線切割、電火花。軸類模具零件,以凸、凹模居多,其加工工藝流程一般爲:下料→退火→車→淬火(或調質)→研頂尖孔→粗磨→時效→精磨→鉗工。在調質精磨後,根據需要還可進行發藍、滲氮等表面處理。針對異形類零件的不同要求,編制工藝時可區別對待,力求加工工藝最優化。

三、組配加工類零件的加工對於一整副模具而言,有些零件由於使用性能上的要求,需要進行組配加工。作爲一名工藝員要了解零件與零件之間的裝配關係及零件在整副模具中的作用,從而合理安排組合或配作工藝是極爲重要的。對於級進模具來說,零件尺寸絕大部分由設計決定,需進行配作加工的零件很少,現就一些需配作的零件及部位提示如下:

1. 上、下模架的導柱、導套孔。

2. 模具衝壓時的限位柱高度。

3. 切斷、開條時上、下刀的間隙。

模具加工工藝的編制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但只要肯用心、肯動腦、經過不斷總結、不斷改進,就能夠加工出物美價廉的產品。

TAGS:模具 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