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制度>

淺談建立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制度論文

學問君 人氣:2.06W

爲了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改進和加強中小學教學研究工作,建立“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的有關要求,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更好地發揮教學研究工作的作用,促進課程改革目標的全面落實,切實加強開展“以校爲本”教學研究制度。

淺談建立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制度論文

一、提高認識,明確目標和任務

建立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制度。“誰看不到教師勞動的創造性,誰就是在本質上不理解教師的勞動;同樣,不進行教育研究的教師,也不可能真正嚐到當教師的樂趣,併成爲真正出色的教師。”

“以校爲本”教學研究制度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教育教學改革和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所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爲對象,以學校中的領導和教師爲研究者主體,專業引領人員和教師共同參與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制度。“以校爲本”教學研究制度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應用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體現出“在學校中,透過學校,爲了學校。”

建立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是深化教學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是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際需要和重要策略。把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制度化”、“合法化”,目的在於要求教師角色由“教書匠”轉變爲“研究者”,使學校形成一種崇尚學術,崇尚研究的氛圍。

當前建立“以校爲本”教學研究制度的主要任務是:改進和完善學校教學研究制度,逐步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學研究機制,認真研究課程功能,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管理,及時解決教學實際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等。

二、轉變教育觀念,促進“以校爲本”教研製度的建立

觀念是行爲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着指導和統率的作用,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髮出來的;一切教學改革的困難都來自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教育觀念鬥爭的結果。改變過去陳舊的教研形式,積極探索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製度,並逐步形成與新課程標準相適應的“以校爲本”的教研製度。

建立“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制度,使每一位教師都有機會參與教學改革,關注教育實際,使學校不僅成爲學生學習型的場所,而且成爲教師終身學習的組織。

三、具體的工作措施、制度

1.責任追究制。建設“以校爲本”教學研究制度,校長爲第一責任人,教師均爲責任人。從校長以下,每一位教師都應成爲校本教研的身體力行者,教學有創新,教改有特色,教研有責任。

2.實行獎懲制度。教師既是教育者,又應成爲教育的研究者。對在校本教研工作中做得好的、有突出貢獻的,在教師量化時,可在期末最後得分中加2—10分;並優先考慮晉職晉升、評優評模等。對拒不執行本計劃要求、甚至阻礙校本教研工作的,將上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給予批評教育或處罰。

3.每位教師都必須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學科理論。樹立校本教研是自身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這一新的教研理念,在教改實踐中探索創新,一人或多人合作制定並實施完成教研課題。學期初制訂出年度學習和開展教學研究的計劃,報學校或教務處審查透過,然後存入教師的個人業務檔案,用作教師自我評價和年度發展目標考覈的依據。

4.開發校本課程,促進校本教研。校本課程是以學校教師爲主體,在具體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透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充分利用當地和學校的課程資源,根據學校的辦學思想而開發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開發校本課程,有利於彌補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不足,實現“三維”課程結構的整合。教師必須本着“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這一新課標的核心理念去發現並善用校本課程,對有創意的、切合當地實際的課程資源進行總結,推進校本教研的開展。

5.立足於“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這三個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上。學會自我反思,加強合作,注重教學、教研、培訓一體化執行,不斷提高校本教研的質量和品位。

6.打破學科本位,改革教研組結構。教研組是學校開展校本教研最基本的組織單位。打破學科本位思想,改革教研組結構,爲強化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可進行學科之間、年級間的整合,改單一的模式爲綜合教研,增強以人的發展爲本位的思想,加快融會貫通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

7.學校將多方籌措校本教研經費,組織教師重視理論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總結,多開展年級、校際間的校本教研的交流;選拔骨幹教師到外地的先進學校參觀學習,拉動學校校本教研的開展。

8.成立以校長爲組長的校本教研工作指導小組。及時幫助教師解決教學、教研上的困惑,收集整理先進的教學個案,使經驗共享。檢查教研組、年級組開展校本教研的工作力度,制訂與新課程標準相適應的,促進校本教研工作的對教師、學生的評價體系。確保校本教研健康發展。

9.爲推動校本教研工作的開展,凡是在工作實踐中製作的自制教具、課件等,有較好的實用價值的,可在期末對該教師進行物質獎勵和加崗位量化分。

10.各教研組實行集體辦公,年級組成立中心備課組,充分發揮教師同伴間的合作和經驗交流,各辦公地點由學校解決。保證校本教研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