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職稱論文>

中學資訊技術教學的幾點做法探微

學問君 人氣:3.26W

摘要:提升學生資訊素養;關照全體學生;強調問題解決,注重交流與合作,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是高中新課程資訊技術課程追求的理念,新的理念要求資訊技術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探討適應新課改要求的教學模式。

中學資訊技術教學的幾點做法探微

一、確立典型化的學習目標

在運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時,要注意任務的提出方法。資訊技術課的教學目標不宦採用傳統的逐條列出的方法,而應把學習目標結合到教師設計的典型任務中,學生完成了典型任務,也就達成了教學目標。當然,典型任務的設計必須善於引導,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的求知慾。做好這一步,一節課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例如,我在講Willdows操作中新建檔案夾、檔案時,設計了這樣一個任務:造一間“房子”,同時“房子”內要有“東西”,對於這種實用性的任務,學生興趣很濃。老師示範一結束,學生便迫不及待地做起來了。爲了鞏同、延伸學習內容,我再提出在不同的位置造一間“房子”,學生學習熱情高漲。

二、整體設計,分步實施,反覆循環,逐步深化

教學要提高課堂效率、教學效果,必須優化設計。我主張“整體設計,分步實施,反覆循環,逐步深化”,即在教學中要充分研究大綱、教材,瞭解學生,針對學生的狀況,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所學內容進行整體設計,在設計中要整個學期的課程一起設計,目標之間相互聯繫,又有重複,這種重複不是單一的重複教學內容,而是透過新的主題強化學過的知識技能;定期總結提高認識,深化教與學的過程。例如:EXCEL電子表格,教學內容是:初識電子表格、建立工作薄、工作表的編輯、美化工作表、統計分析數據、生成圖表、圖表修飾。從整個教學過程看,下一節課都是對以前學習的重複、延伸,從而使知識得以鞏固、內化。在講完工作簿的建立後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加深了對一個工作簿就是一個檔案的認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學到了表格的建立,而且學到了數據分析、處理並以圖表的形式展現等知識和技能。

三、聯繫實際,學做合一,在應用中提高

在教學中應當從實際出發,圍繞應用組織教學,不拘泥於教材的編排,在應用中提高。在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先理論,後實際;先抽象,後具體;先一般,後個別,致使學生一開始就受到一些抽象的概念的狂轟濫炸,把他們本來高昂的興趣嚇跑了,使他們感到資訊技術這門課深不可測,從而產生畏學、厭學。如果我們以用人手,在教學中採用從實際到理論、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零碎到系統,這是否會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如在教“路徑”時,可以先從學牛學過的檔案的開啟與儲存人手,透過解決學生日常出現的常找不到自己的檔案這一問題,引出路徑的概念,路徑如信封上收信人的地址一樣,最後學生練習體會路徑的含義,它的教學效果會比較好。在各小節教學任務完成後,還可從生活中設計一個實用的事例以複習、檢查整個教學效果。

四、用好小助手,減輕教師輔導壓力

資訊技術課70%以上的時間是在機房上課,而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幾乎大部分同學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特別是在剛開始上機操作的時候,幾乎人人都喊老師我的計算機怎麼怎麼了,教師根本忙不過來,也就挫傷了未能輔導到的同學的積極性。因此,我大膽地採用學生輔導學生的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注意觀察哪些學生能順利地完成任務,然後運用廣播功能展示他們的成績,予以表揚,並宣佈由他們作爲老師的.助手,一人或兩人負責輔導一組同學。這樣做減輕了教師的輔導壓力,使教師能有重點地輔導某些方面的問題或某些同學,解決了輔導不過來的問題,使得人人都能得到及時的指導,保護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不好意思問老師的學生,可以問同學,既解決了問題,又增進了同學問的友誼,且學生間的輔導自有特點,也易於交流,有時比教師指導的效果還要好教學目標的達成率得到了提高。

五、客觀評價、正確引導,有利於學生資訊素養的發展

根據資訊技術學科的學科性質與特點,學生輕易對這門課產生“愛好的萌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時機,加以引導、扶植、培養,使學生對資訊技術學科形成真正的學習愛好。要注重啓發學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鼓勵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點撥學生的每一個閒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學會和會學中不斷取得進步。

總之,資訊技術教育是要培養學生學習和應用資訊技術的興趣和意識,培養學生學習和利用現代資訊技術獲取資訊、分析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我們應根據這門課的特點,透過各種適當的教學方法,利用盡可能利用的軟硬件資源,讓學生獲得適應資訊社會需要的創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育與發展,使我們的學生在未來能成爲富有創新精神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