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幼兒德育教學中的問題與加強策略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4W

摘要:《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的品行教育應以情感和培養良好行爲習慣爲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並貫穿於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那麼,怎樣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品德教育的薰陶,使其道德情感、是非觀念、品格素養及行爲習慣良性發展呢?

幼兒德育教學中的問題與加強策略論文

關鍵詞:幼兒教育;德育滲透;教育對策

幼兒時期是個人發展的關鍵性階段,對於這一階段的教育也顯得十分重要,作爲一種啓蒙性教育,對於未來發展定位有着重要影響。幼兒德育教育對幼兒的價值觀念和個性品質有着決定性作用,因此做好幼兒的德育工作十分重要。目前在幼兒教育中,針對知識特長和興趣愛好方面的教育較多,而在德育方面較爲缺乏,因此加強對幼兒德育教學不僅是幼兒教育的重點,也是家長關注的重點,透過家庭、學校、教師三者的共同努力,做好幼兒的德育教學工作。

一、德育教學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幼兒時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更是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德育作爲一項以思想意識教育爲重點的學科,對於幼兒的'成長有着重要作用。首先,德育教學有助於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幼兒階段,兒童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不加以正確的指導,就容易使兒童誤入歧途,德育教學能夠運用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幼兒進行指導。其次,德育教學有助於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與人生觀和價值觀一樣,幼兒的個性品質這一時期也尚未形成,德育能夠運用中華文化傳統中的優秀品質對幼兒進行感染,培養幼兒誠實、守信、認真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最後,德育教學符合幼兒階段的認知水平和發展規律。幼兒階段處在前運算水平,對符號資訊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透過強化能夠掌握一定的德育知識。

二、當前幼兒德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幼兒教學在我國已經有較長的發展時間,其成果也比較理想,但是關於幼兒的德育教學,還存在着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德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高。從當前幼兒教育的形勢看,許多家長送孩子去參加興趣班、特長班,注重培養孩子的特長,然而在德育方面比較欠缺,不注意培養孩子的思想道德和個性品質。同時幼兒園在這一方面做得也不夠。

二是教育目標不明確。德育主要是培養幼兒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而在當前的幼兒教學之中,這一點體現得不明顯。三是教學方法不恰當。與一般的教育方法不同,德育教學有其特殊性,針對幼兒階段的德育教學就更有其特殊性了。幼兒的德育教學不僅要考慮到幼兒的接受水平,還要考慮到幼兒的興趣愛好,引起幼兒的注意力,同時還要注重強化練習,才能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

三、加強幼兒德育教學的策略。

針對幼兒教學的特點,綜合考慮幼兒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接受水平等因素,結合我的教育經驗,認爲,做好幼兒的德育教學需要從家庭、學校、教師等方面着手:

1、創建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圍。

家庭環境對幼兒的學習有較大的影響,良好的家庭氛圍能夠爲幼兒學習創造積極的學習環境,更加利於幼兒的學習。尤其是對幼兒來說,家庭的氛圍至關重要。幼兒階段,幼兒的心智尚未成熟,對父母的依賴性較重,父母在幼兒心中有着較高的權威,幼兒的行爲是對家長的一種模仿和學習。在家庭中,父母要以自己的實際言行做好表率,讓幼兒接受良好的個性品質和道德的薰陶。同時,父母也要做好生活中的德育的滲透,透過一件小事讓幼兒明白一個道理,如在吃飯過程中將飯菜吃乾淨,教導兒童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培養孩子愛惜糧食的習慣。

2、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

幼兒教學有其特殊性,對幼兒的德育教學必須考慮到幼兒的興趣愛好和接受水平。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考慮到什麼樣的方式纔是幼兒感興趣並且喜歡的。遊戲是幼兒樂於接受的方式,如在一次教學中,德育的任務是要培養幼兒尊敬師長的品質,透過設計一個遊戲來完成教學。教師先將遊戲規則宣佈出來,規定誰先完成相應的任務,誰就可以領到最多的糖果和玩具,透過遊戲內容,幼兒懂得了尊重師長的重要性,在加上獎勵的刺激和強化,這一品質逐漸在幼兒思想中成型。

3、加強幼兒園和家庭的聯合。

教育不僅是學校的事,也是家長的責任。鑑於幼兒教育的特殊性,爲了鞏固教學效果,可以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結合起來,在學校教育中的成果透過家庭教育來強化。因此,就要加強幼兒園和家庭的聯繫。如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教導幼兒要熱愛小動物,在放學時將這一內容告知家長,透過家長來觀察教學的效果,如果幼兒在家中做到了關愛小動物(如關愛小狗),那麼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獎勵;如沒有做到,家長要進行指導。雙方聯合,爲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共同促進幼兒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陳曉。淺談如何開展幼兒德育教育工作[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12):61-62.

[2]許舒敏。換個角度看家園合作---淺談家長的主動參與[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2l):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