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企業虛假會計資訊屢禁不止原因及治理對策

學問君 人氣:3.16W

會計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透過一系列會計程序,提供決策有用的資訊,並據此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於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真實的會計資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企業虛假會計資訊屢禁不止原因及治理對策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市場經濟日趨成熟,會計已成爲企業經濟管理的手段,會計資訊的披露也成爲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環節。然而現今虛假會計資訊充斥市場,使會計資訊使用者難分真假,損害了會計資訊使用者的利益,甚至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國家雖採取相關手段來禁止企業披露虛假會計資訊,但依舊屢禁不止。爲此,透過分析企業虛假會計資訊屢禁不止的原因,試圖提出治理虛假會計資訊的對策。

關鍵詞:虛假會計資訊;原因;對策;屢禁不止

一、引言

會計資訊是會計工作的最終產品,是一個企業運營狀況的綜合反映。會計資訊的一大特徵就是真實性,會計資訊必須真實地反映企業經濟業務事項的實際發生情況和結果,從而能夠讓會計資訊的使用者及時且準確地瞭解企業的實際財務狀況和經營結果。但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虛假會計資訊越來越多,會計資訊失真現象越來越嚴重,使得會計資訊的使用者不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不僅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而且還嚴重干擾了經濟秩序。若任由企業虛假會計資訊的存在,將影響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減少企業虛假會計資訊刻不容緩。

二、企業虛假會計資訊屢禁不止的原因

2.1 企業制度不完善,內部監督不力

由於我國市場經濟起步較晚,很多企業在轉型爲現代企業的過程中,相應的企業資本結構缺陷爲會計造假提供了可能性。隨着公司制的不斷髮展,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分離已成爲企業的發展方向。這一制度一方面爲企業提供了優秀的經營人才,有利於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卻帶來了內部監督不力的現象。由於企業產權分離,這就導致投資者實際上只享有權益,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投資者無法對企業會計資訊進行有效的監督,這就給管理者造假提供了可能性。很多企業內部監督體系不完善,缺乏獨立性,企業的控制權在管理者手上,若管理者想要造假,內部監督體系也起不到監督的作用,這也爲管理者造假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2.2 利益驅動

企業虛假會計資訊的出現和屢禁不止的一大原因就是由於利益的驅動。由於人性的貪婪,再加上造假被發現的機率很小,就造成了企業經營者或個人爲了企業利益或個人利益而進行會計造假,會計師事務所爲了自身利益幫企業造假而與企業達成雙贏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很多企業存在財務狀況惡化、經營困難等問題時,企業透過虛增資產、虛計利潤等造假方式來維持企業的生存。上市公司爲了融資或者擴大企業規模,粉飾會計報表也常發生。有的企業爲了達到偷稅、漏稅等違法目的,也會透過隱藏經濟活動、減少利潤等方式來達到這些違法的目的。有的企業管理者爲了自身的利益,指示會計人員造假的現象也很常見,會計人員爲了得到管理者的信任或得到獎勵升遷,就會罔顧法律而對管理者聽之任之。正是由於這些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網,才導致企業虛假會計資訊屢禁不止。

2.3 外部監督機制不完善

在我國,外部監督指的是審計、財政、稅務等部門的監督。但由於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健全,外部監督體系也不完善,各監督部門沒有很好地合作,大多數時候都是各自爲政,這就導致了我國的外部監督部門沒有發揮其監督作用,虛假會計資訊沒有得到很好的杜絕。

2.4 法律制度的缺陷,法律懲處力度小

在我國,雖然《會計法》、《證券法》、《刑法》等法規都對提供虛假會計行爲規定了嚴格的處罰措施,但由於法律制度存在缺陷,存在執法不嚴等情況,導致對會計造假行爲實施嚴格的法律制裁的案例很少,對虛假會計資訊的提供者和相關會計人員的處罰力度較小。我國對檢查出來的會計造假的企業大多都是採取“重經濟處罰,輕行政處罰;重對單位的處罰,輕對個人的處罰;重內部處理,輕外部公開處理”的形式。由於經濟處罰是由造假企業的權益來承擔,也就是投資者爲企業的造假行爲承擔責任,而對個人的處罰力度小,這樣就使得經營者爲了個人利益而做出虛假會計資訊。由於企業會計造假的成本低,但收益大,而且被發現的概率小,處罰的力度小,這就會出現企業虛假會計資訊屢禁不止的現象。

三、減少企業虛假會計資訊的`對策

3.1 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和監督

由於現代企業大多都是實行兩權分離制度,所有者與經營者相分離,這種制度削弱了企業的內部監督機制。爲了杜絕企業虛假會計資訊,首先就應該要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和監督的力度。企業所有者可以向企業委派主要會計人員依法進行會計覈算和會計監督,經營者不可以干涉委派會計人員的工作,這一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經營者進行監督,減少會計造假行爲。企業還應該加強內部管理,應該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原始記錄等,以確保會計確認和計量、記錄以及報告有真實的依據,還應該逐步將財務和會計報表制度透明化,這樣有助於企業遏制虛假會計資訊。由於大多數企業都處於“人治”,這種治理方式方便了會計造假,企業應該向“法治”轉變,在發現造假行爲就應該嚴厲懲處。

3.2 改進和完善企業的利益分配和激勵機制

企業虛假會計資訊屢禁不止的一大原因就是由於利益驅動,要防止企業管理者或個人爲了個人利益而進行會計造假,就應該改進和完善企業的利益分配和激勵機制。企業應該建立利益分配均衡機制,兼顧管理者和普通員工之間的利益,做到公平公正分配利益。企業還應該改進和完善激勵機制,防止經營者做出違背投資者願景的行爲,對員工的考評和獎勵,都應該做到公平公正,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員工的滿意度增加,從而可以防止會計資訊造假。

3.3 加大外部監督力度

企業虛假會計資訊屢禁不止的一個原因就是外部監督不力。我國應該完善外部監督體系,工商、稅務、審計等執法機關不僅要做到各司其職還要密切配合,以達到應有的監督檢查效果。一經發現企業會計資訊造假,外部監督部門應該對企業採取處罰措施並將其違法行爲向社會公開曝光,以達到對造假者的威懾效果,從而減少虛假會計資訊。對於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等,國家應該出臺相關的法律來加大對會計師事務所與企業相勾結造假的違法行爲的懲處,使會計師事務所能夠如實對企業進行外部審計,以達到外部審計的作用,從而減少企業披露虛計會計資訊。

3.4 完善法律制度,加大對會計資訊造假者的懲處力度

企業虛假會計資訊屢禁不止的一大原因在於我國對於會計造假行爲的懲處力度小,達不到威懾的力度,造假成本遠低於能夠獲得的利益。由於我國對於會計造假一般都是經濟處罰比較多,而且很少有對外公開的懲處,這就導致了企業造假被發現後依舊進行造假行爲。對於此,我國應該完善法律制度,加大對會計資訊造假者的懲處力度。對於造假行爲,不僅要對企業進行經濟處罰,還要進行行政處罰,造假行爲一旦被發現,一定要向社會公開處理,讓造假企業暴露在陽光下,這樣才能夠使企業感受到造假帶來的代價也是相當大的,纔會真正做到遵守法律法規,才能夠從減少虛假會計資訊。

參考文獻:

[1]張開顏.虛假會計資訊產生原因及對策再思考[J].財會通訊,2010,(12).

[2]李世慧.虛假會計資訊的成因及治理[J].企業管理,2013,(02).

[3]趙鑫.試論虛假會計資訊的成因及其防範[J].改革與開放,2009,(12).

[4]王霞.虛假會計資訊的產生機理與治理分析[J].魅力中國,2010,(03).

[5]陳祥榮.淺議虛假會計資訊的成因及治理對策[J].現代經濟資訊,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