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1.4W

1資料與方法

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論文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高血壓患者98例,作爲研究對象,按照抽籤隨機取樣法將其分爲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入選標準:①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且均爲原發性高血壓;②年齡≥18歲;③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④能夠正確表達自己意願,進行書面交流。排除標準:①合併有腫瘤,呼吸道、泌尿道等急性炎症;②繼發性高血壓;③伴精神系統疾病或精神病史;④嚴重腦出血、腦梗死、心血管疾病。兩組患者臨牀資料,包括性別構成比、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家屬資料:在觀察組中配對選擇相應的家屬49例。年齡25~67歲,平均(46.3±20.5)歲。配偶27人,子女18人,其他4人。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6例,高中及中專27例,初中及以下6例。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社區健康教育。包括定期在社區門診進行義務健康諮詢,發放高血壓健康教育手冊,進行飲食、運動等指導;每月舉辦高血壓專題講座1次,每2個月編寫1期健康教育宣傳板報。觀察組:實施以家庭爲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

具體步驟:①全面評估:社區醫生入戶與患者及家屬進行交談,全面瞭解其家庭狀況、對高血壓認識程度及心理狀況,透過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交流,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指導家屬根據患者的精神狀態、性格特點、焦慮抑鬱程度等準確評估其心理狀態,找出負性情緒產生的原因,並進行疏導。②健康宣教:利用幻燈片、動畫、紀錄片等多媒體形式,詳細講解高血壓的發病誘因、治療方案、各種治療藥物的作用、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各項檢查及治療所需要的花費、高血壓併發症的'預防等;認真聽取患者及其家屬的詢問,並耐心解答,以形象、生動、科學、易懂的語言和方式教育指導家屬幫助患者養成堅持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的習慣,及時觀察用藥後的效果及不良反應,有特殊問題時要及時與社區醫生聯繫。③個體化教育:根據家庭狀況、患者及家屬對高血壓認識程度、患者個人習慣等,與其家庭一起制訂詳細的健康教育內容,包括飲食計劃的制定、運動方式和強度的選擇、服用藥物選擇等,充分調動家庭的有效力量。④強化監測:血壓儀應作爲高血壓患者家庭必備物品,指導患者和家屬掌握正確測量血壓方法,做好健康日記,而且囑咐患者每2個月做1次詳細的心、腦、腎、眼、血壓、血脂等檢查,並且定期對患者遵醫行爲、服藥依從性等健康方式進行檢查。觀察指標:實施6個月後,運用自我效能量表,比較兩組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情況。自我效能量表:包括遵醫囑用藥、血壓監測、飲食控制、規律運動4項;量表共11個問題,採用Likert5點記分法計分;分值最低0分,最高44分;評分越高,自我效能越好。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均以SPSS17.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行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實施以家庭爲中心的健康教育前,兩組患者自我效能總分及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後,觀察組各項評分均較對照組有顯著升高(P<0.05)。

2討論

高血壓是一組以動脈壓升高爲特徵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長時間的血壓升高會誘發嚴重的併發症。自我效能是患者對自己能否執行某一成就行爲的主觀判斷,其由兩部分構成,一是人們在危險的情境中拒絕從事某種特殊行爲的程度,另一是人們保持處理高危情境而不返回不健康行爲情景的特異性信心。臨牀實踐證明[5],其與患者的疾病控制狀況呈高度正相關。高血壓患者由於病程較長,需要長時間服藥,並且併發症較多,容易處於低自我效能狀態,影響其康復,近年來,以家庭爲中心的健康教育透過加強對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幫助患者保持健康的生理、心理狀態和掌握相關疾病的健康常識,可以使其更好地適應和配合治療,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被逐漸應用於高血壓患者出院後的社區健康教育[6]。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以家庭爲中心的健康教育前,兩組患者自我效能總分及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後,除血壓監測外,觀察組各項評分均較對照組有顯著升高(P<0.05),與文獻報道相一致[7],表明以家庭爲中心的健康教育能夠明顯提高高血壓患者的自我效能。考慮是由於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全面的、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患者得到家庭鼓勵,樹立了戰勝疾病的信心,並且能夠合理控制飲食,按時用藥,定期監測血壓,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和履行康復行爲的自制力,進而提高了自我效能。此外,有文獻報道[8],家屬參與到患者的治療和監測中,能夠加強對患者的飲食控制,提高其對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及對血壓的定時監測,使得血壓達標率幾乎達到100%,並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其在照顧患者過程中出現不良情緒,預防家庭中另一個患者的出現,因此,對於以家庭爲中心的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值得臨牀上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