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農村農業教育途徑分析論文

學問君 人氣:3.19W

一、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文化生態的建設現狀

農村農業教育途徑分析論文

隨着高等教育大衆化的步伐,我國高等農業教育也取得一定的發展,但相對於快速發展的普通高等教育來說,高等農業教育的發展步伐還過於緩慢,還不能適應農村社會的建設需求。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業院校生存與發展面臨更多困難:如農業院校面臨教學經費嚴重不足的問題,課程設定與教學執行跟不上市場的需要;教師缺乏實踐經驗,缺乏主動走向農村社會的勇氣,不願去了解農村社會並關注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的擇業觀、行業間經濟效益差距及社會大環境影響,導致學生對農科專業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他們看不到我國農業入世後的發展機遇,畢業後不願到農村就業。在我國高校“綜合化”熱潮的驅動下,許多高等農業院校被合併爲綜合性大學,而農科類教育則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農科類高等職業教育也在職業技術學院的整合中受到削弱,加上農業主管部門對教育的關注和支援不夠,導致高等農業教育呈現出被削弱的趨勢。

據統計,作爲高等農業教育主體的高等農業院校的學生規模還不到全國高等教育總規模的10%,高等農業教育的規模與農業人口數量巨大的狀況極不相稱。由於長期以來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我國大學佈局和功能輻射主要還是瞄準城市,面向“三農”的高等農業教育資源十分稀缺,高等農業教育走弱的態勢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形勢不相適應,也無法滿足農村文化生態建設的功能要求。在工業化和全球化潮流的強烈衝擊下,我國農村文化生態正面臨着嚴重的危機,農村文化生態的結構與功能遭到破壞,傳統文化尤其是農村文化生態面臨着保護、發展、重構的考驗。比如,農村文化生態中還存在的部分“劣質”物種及資源,伴隨着經濟往來被引進的形形色色的外國文化要素和文化樣式等等。面對洶涌而至的經濟、資訊大潮,多數農民很難或不願按照理性認同的文化價值及原則來規劃和矯正自己的行爲,視經濟利益爲最大追求,放任倫理道德的退化甚至泯滅。

因此農村文化生態需要進行建設,在對傳統文化進行保護與傳承的同時,還要注入有創新品質的文化生態因子,因爲創新就是一種對傳統更好地傳承和保護,創新就是一種建設。目前我國農村文化生態建設僅侷限於農村的文化建設,這種農村文化建設只是停留在一種靜態的、單一的物質文化層面,僅爲一種文化扶貧,而沒有深入到農村的人、文化與環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整體性動態性的文化生態層面,也沒有從真正意義上去考察作爲農村文化生態的主體——農民的生存狀態,從而忽略了對業已解構的農民精神家園的建設。

二、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文化生態互動建設的動因分析

任何事物不僅需要孕育其產生、發展和變化的前提條件,而且還應具有推動其產生、發展和變化的內在動因。動因是指推動事物向前發展的根本原因,即誘發、維持,並進而把事物引向一定方向發展的內部因素。目前,我國高等農業教育發展定位與農村文化生態建設需求的“錯位”就是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文化生態建設走向互動的內在動因。高等農業教育是面向農村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社會活動,這就是它生髮意義上的正確定位。但目前我國高等農業教育的發展定位出現了諸多問題。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業高校辦學方向在定位上出現了偏向,偏離了面向農村的辦學方向。

其一,農業高校人才培養思路的離農傾向導致農業高校畢業生很少進入農村。2003年農林類高校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僅爲60%左右,低於高校的平均就業率,就業形勢並不樂觀。但這並不說明我國的農業人才過剩,恰恰相反,我國還需要大量的農業科技人才。據統計,我國每百畝耕地平均擁有的科技人員是0.0491名,農業從業人口中接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的只佔0.037%。而在發達國家,每百畝耕地平均擁有1名農業技術人員,農業從業人口中接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的達45%~65%。[2]一方面農業人才奇缺,一方面卻是農科大學生難於到達農業生產一線。

其二,農業高校的學科設定和專業結構脫離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實際。不少農業高校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顯得比較陳舊,一些農學特色專業被嚴重壓縮,相反非農專業卻大幅度擴招。這就背離了高等農業教育爲“三農”服務的宗旨,難以實現高等農業教育爲農村文化生態建設服務的目標。據瞭解,在全國農業院校中,涉農專業的學生只佔在校生總數的15%~20%,其餘的都是非農專業,農業院校的稱呼已經名不副實。[2]

農村文化生態建設對高等人力資源有着迫切的需求,但目前我國高等農業教育普及程度仍低於全國高等教育的平均水平,農業高校發展目標的定位偏低。農村的勞動力供給是比較充裕的,但農村的勞動力素質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這反而爲農村社會帶來沉重的人口壓力。提高高等農業教育的普及率,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農業高校面向農村的人才培養能力和規模。但是,我國高等農業教育發展規模還遠遠不夠,農業高校對於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與農村經濟及社會發展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適應的矛盾。“目前我國農業剩餘勞動力至少在1.5億人以上,6000萬左右農村剩餘勞動力在城鄉之間流動。”[3]

由於農村剩餘勞動力沒有接受必要的培訓,勞動力素質偏低,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於是這種相對的農村勞動力過剩構成新的社會就業壓力,造成農村文化生態主體的生存狀況惡化,這也必然影響到整個農村文化生態的建設。因此,我國高等農業教育發展定位與農村文化生態建設需求相“錯位”的矛盾成爲推動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文化生態建設走向互動的內在動因。

三、高等農業教育通往農村的路徑選擇

文化生態是一個比自然生態更爲複雜的系統,農村文化生態是指以農耕生產方式孕育的農業文明所體現出來的農村人(農民)的生存狀態,包括農村人的價值觀念、自然環境意識、生活方式、造物觀念、信仰觀念、技術因素、農村社會組織形式,以及文化的時空發展等內容,是農村人融合了自覺生態智慧的自我構建和社會構建過程。農村文化生態是一個由多種不同文化生態位構成的網絡系統,農村文化生態建設則是一項涉及農村文化生態系統內各種文化生態位建設的系統工程。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文化生態建設基於不同文化生態位的互動是高等農業教育通往農村的有效路徑。

(一)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文化生態基於文化主體生態位建設的互動路徑

農民處於整個農村文化生態系統的文化主體生態位上,是農村文化生態建設的主體。我國農民文化素質亟待提高的現實有力地推動了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文化生態建設基於文化主體生態位的互動,發掘與培植新型農民則是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文化生態建設互動的'一個基點。人是文化的主體,農村文化是農村人的文化,是農民的文化,農村文化生態建設的主體是農民,其終極關懷也是農民,要讓農民在建設文化生態的同時完成對自己的重塑,這是農村文化生態建設的本質所在。文化生態實質上是人在完成自我構建和社會構建過程中融合了人類自覺生態智慧的一種生存狀態,文化生態建設當然就包括文化主體自身的構建,即人的建設。農村文化生態建設必然內在地包含着農村文化主體生態位的自身構建問題,即新型農民的發掘與培植問題。高等教育作爲培養進階專門人才的社會活動,爲農村文化生態建設培養人才是其重要的教育職能,高等教育與農村文化生態建設基於文化主體生態位的互動是高等農業教育通往農村的有效路徑。

(二)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文化生態基於技術文化生態位建設的互動路徑

農業科學技術不僅對農村經濟發展有着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以其獨有的科學精神提升了農村人的素質水平,從而對整個農村文化生態建設有着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我國農村社會較低的生產力水平推動了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文化生態建設基於技術文化生態位的互動,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則是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文化生態建設互動的核心內容。科學技術是促進文化生態得以發展與繁榮的極爲重要的文化因子,科學技術的進步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了人的全面發展。農業科學技術不僅對農村經濟發展有着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以其獨有的科學精神提升了農村人的素質,塑造了農村人的品格,從而對整個農村文化生態建設有着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而高等教育特別是高等農業教育是研究、開發農業科學技術的主體力量,並擔負着農業科學技術向農村社會推廣和應用的重要職責和任務。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文化生態建設基於技術文化生態的互動是高等農業教育通往農村的有效路徑。

(三)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文化生態基於觀念文化生態位建設的互動路徑

觀念處於文化生態系統的核心層,對社會經濟發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導向和推動作用。現階段我國農村社會的思想觀念仍然偏於封閉和保守,陳舊的農村社會觀念無法跟上快速的現代化發展節奏,這促使了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文化生態建設基於觀念文化生態位的互動,農村社會思想觀念的更新與提升是兩者互動的重要內容。在文化的所有層面中,最具有內在性、最能體現文化的超越性和創造性本質特徵的是觀念文化。作爲文化生態的核心層,觀念文化需要在歷史的推移和社會的前進中不斷地演化和重建。同樣,作爲農村文化生態系統的核心層,農村社會的思想觀念也需要透過創造而得到更新,透過重建而獲得提升。高等教育具有傳播、批判和創造文化的功能,能以先進的思想觀念和價值理念催化農村文化生態系統中觀念文化的更新與提升。高等農業教育與農村文化生態建設基於觀念文化生態位的互動是高等農業教育通往農村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