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農村教育史研究的別樣視角的分析論文

學問君 人氣:1.47W

在當前的教育史研究領域,農村教育史研究無疑是一個熱點問題,學術界的相關研究成果也相當豐富,概括起來主要從農村教育的經費、課程、教師等政策和制度的沿革來對新中國成立60年來農村教育的變遷作了詳細的展示與闡釋。在檢視這些研究成果時,我們不禁要問:新中國成立60年來農村教育到底是個什麼圖景?什麼樣態?農村人到底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與氛圍中接受教育?他們的教育生活是什麼樣的?教育對於農村受教育者意味着什麼?學校對農村受教育者的社會升遷和流動有何功能?回答這些問題,無疑需要重新檢視與思考現階段農村教育史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也需要另闢蹊徑,尋找展現更具“現場感”的農村教育歷史研究的視角與方法。以口述史的方法,從教育接受者的視角來觀照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農村的基礎教育,可以說這是一塊尚未開墾的“處女地”。

農村教育史研究的別樣視角的分析論文

一、何以關注農村受教育者

雖然當前農村教育史的研究爲數不少,但仔細翻閱這些研究,可以發現研究的思路基本上也遵循教育史“制度和思想”的二維框架和國家主體的宏大敘事取向。表現之一是:在農村教育史的研究中所看到的只是制度、政策的出臺與更替,不見人的活動與反應;只見描述偉人的宏大敘事,不見具體的教育場景、教育生活。正如丹麥學者曹詩弟所批評的一樣“絕大多數中國教育研究採取的都是一種‘山上而下’的理論視野,……多數論文所表達的內容都是作者根據一些相關的理論資料和政策文獻得出的主觀意見,最後的結論往往也在意料之中,不外是告訴你中國教育應該怎麼樣,而不是描述中國教育的真實狀況”。因此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如今,這60年來農村教育到底是個什麼圖景?什麼樣態?農村人到底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與氛圍中接受教育?他們的教育生活是什麼樣的?教育對於他們意味着什麼?對於這些問題從一般的宏大敘事的教育史著作中無從知曉。國家主體、宏大敘事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在農村教育的研究中更多關注教師、課程、經費等領域的問題,而關注受教育者及其家長的經驗與感受的極少。教師、課程、經費這些是保障教育開展的必要因素,研究之豐富實屬必要,但農村的學生和家長作爲教育消費者,作爲中國社會底層的人,他們怎樣看待教育?他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促使他們做出接受教育還是放棄教育?接受什麼樣的教育?等等。這些選擇的動因又是什麼?所有的這一切是國家利益所決定的制度的安排,因爲對受教育者需求和個人利益的無視,因爲從不傾聽這些平凡人的聲音,在汗牛充棟的教育研究作品中很少能尋找到。正是因爲這樣,農村教育政策中很多良好的意圖卻沒有帶來良好結果的現象比比皆是。因此,農村教育研究要更多地從學生以及家長的經驗與感受出發,更多地考慮受教育者的個人需求和利益,不僅可以爲目前討論中國教育的常規方式開闢另一條意義豐富的言說道路,而且能夠使中國教育政策的制定與落實過程變得更加完善。

二、何以運用口述史的方式

口述其實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記史方法,但口述歷史作爲一個史學類別進入正統的歷史研究領域卻是一件很晚近的事。作爲現代意義上的“口述歷史”,山美國曆史學家亞倫內文思在1938年提出。1918年,亞倫內文思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立口述史研究室,口述歷史研究開始在美國、歐洲等地蓬勃展開。但是至今爲止,關於什麼是“口述史”國外和國內的說法衆說紛紜。國際口述史學界權威、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社會學教授保爾湯普遜認爲,“口述歷史是關於人們生活的.詢問和調查,包含着對他們口頭故事的記錄”。美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唐納德里奇認爲“口述歷史是以錄音訪談的方式蒐集口傳記憶及具有歷史意義的個人觀點”。但正如裏奇所說,口述歷史是一塊極富創造力與活動力的園地,無法以單一的定義來界定、掌握。儘管對什麼是“口述史”的看法不同,但“歷經各種歷史事件、見證了自己的人生經歷的受訪者接受口述研究者的訪問,把訪談內容忠實地記錄下來,這成爲口述歷史的第一要件”。口述歷史所追求的就是“讓默不作聲的人說話”。普通大衆雖然會因爲“缺乏愛好、機會和文字技能”而不能書寫自己的歷史,但他們能說話、有記憶這基本上是每個人都有的能力,口述歷史正是藉助現代的錄音、錄像技術,對歷經各種歷史事件、見證了自己的人生經歷的普通大衆進行訪談,將訪談內容真實地記錄下來,使普通大衆也有了自己的歷史,使他們也有機會走向歷史的前臺,展現他們的生活與活動,表達他們的心情與想法。從這一點來說,口述史可以說是人民羣衆的歷史,是來自底層社會的歷史。

三、受教育者的口述史:農村教育史研究的別樣視角

農村受教育者的口述史研究,讓我們有機會能夠聽到中國數以億計的平凡人物的聲音。正是這些被忽視了的大多數的聲音,讓我們能捕捉到教育歷史發展中普通人的訴求和需要。這些現世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們曾來自於農村,他們是無數曾經求學的大衆中的一部分,也是一個喜歡沉默無聲的羣體,在歷史的記錄中不會留下他們的聲音和印跡。而這些人正是中國當下社會中無數社會個體中的一分子,他們構成了一個最龐大的羣體,藉助於口述史的方法,從他們的教育生活史入手,使這些沉默的大多數人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能夠展現出其普通人生命的色彩。這樣一羣出生於農村、生長於農村、在農村接受過教育,有的走出農村,有的又回到農村的個體,他們個人的受教育經驗、受教育歷程中的欣喜與困境、理想與期待不正是代表了歷史變遷過程中農村受教育者的期望與訴求嗎?使這樣一羣普通大衆發出自己的聲音,不僅可以透過見微知著的方式獲得對農村教育和農村學校發展的新解釋,同時也可以使我們有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渠道聽到受教育者的聲音,關注受教育者的訴求,使教育特別是農村教育不再是一種形而上的教育。農村受教育者口述史的研究能爲中國教育特別是農村教育問題的研究補充聲音的證據和史料,進而呈現出不同歷史條件下,農村教育生活的原生態。 伊格爾斯曾說:“歷史的意義並不只是學術而已,還在於各種不同形式的歷史記憶與歷史再現”。透過對歷史資料的收集與運用,以一定的史觀來研究歷史上的某些問題,得出歷史發展的規律,總結歷史留下的經驗教訓,這是一種歷史研究;而不斷髮掘各種形式的史料,不斷充實各種形式的歷史證據,使歷史學家再現出的歷史更加接近歷史的本真面相,這也是歷史研究的一種責任與義務。特別是在現代社會,山於錄音、錄像設備的發達,山於歷史研究從“閣樓到地窖”研究視野的下移,除了傳統的以文物與文獻作爲再現歷史的形式,聲音、圖像等形式也開始作爲歷史的證據得到了重視,在歷史學界口述史的發達、影視史學的發展都說明了這一點。但在教育史領域,除了歷史文獻的運用,特別是官方歷史文獻的運用仍是主流,聲音、圖像等歷史證據的運用還爲數較少,在農村教育史領域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透過口述史的形式,以聲音爲載體來記錄個體受教育的歷史,不僅可以獲取有關中國基層農村口常教育生活中存在的許多鮮活的經驗,也能夠爲中國教育問題,特別是農村教育問題的研究補充聲音的證據和史料,使人們能觀察到當代中國教育的發展、轉型是如何在一個個普通的生命過程中發生的,這不僅彌補了主流歷史在細節上的不足,亦有助於還原被那些宏大敘事所遮蔽的歷史現場,有助於讓後人看清每一個具體的個人在過去的歲月中的所作所爲和真實遭遇。同時,也凸顯出那些被湮沒在歷史中的小人物的身影,彰顯出民間史和私人史無可取代的獨特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