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會計學教學研討課模式探討論文

學問君 人氣:4.06K

論文是各專業學員都必須完成的集中實踐性教學環節,不能免修。要求每位學員在學校指定的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論文的寫作,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是會計學教學研討課模式探討論文,希望對您有幫助。

會計學教學研討課模式探討論文

一、會計學畢業論文教學模式現狀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爲穩定的教學活動框架和活動程序,通常由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操作程序或環節、實現條件以及教學評價等因素構成。目前多數高校將“會計學畢業論文”作爲課程體系中工作技能教育層面中的一門必修課(4學分),與會計專業其他課程相比較,該課程近年來在教學方面的改革顯得不足,尤其是缺乏合理的教學模式,教學環節隨意性較大,使得該門課程應具備的訓練和培養學生理論思維與創新能力的作用受到質疑。

(一)教學理念不明確 傳統的教學理念是“以教師爲中心”,近年來我國教育界提出了“以生爲本”的新理念,越來越多的課程教學中開始樹立起“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理念。但會計學畢業論文的教學通常是採用課下指導的方式,並且通常安排在第八學期,學生忙於就業聯繫工作,教師難於與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交流討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不能到位,談不上“以教師爲中心”,學生由於無暇顧及論文,常採取臨時突擊應付了事的態度,使得論文寫作成了一種形式,更談不上在論文寫作中“以學生爲主體”,使得該課程由於教學理念不明確導致師生關係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

(二)教學環節不規範 每一種教學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邏輯步驟和操作程序,即教學環節,它規定了在教學活動中師生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各步驟應當完成的任務。會計學畢業論文的教學流程與環節通常包括:選題、蒐集整理資料及技術準備、制定進度計劃、撰寫開題報告和論文提綱、交流討論、撰寫論文初稿、思考討論後的修改及定稿、進入論文答辯,並且在這些過程中教師的指導貫穿其中。但由於該課程的教學環節通常採取課下指導的形式,再加上課程安排缺乏科學性,師生溝通交流討論的時間難以保證,使得某些教學環節被忽略或者越過,各環節的任務無法有質量地完成,最終影響畢業論文的質量。

(三)教學大綱缺失 教學大綱是指導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綱領性檔案,對課程性質、目標、內容、課程進度、文獻及參考書目、學生作業及評分標準等做出規定,是實現教學模式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多數高校會計學畢業論文作爲課程體系最後一門課程缺少教學大綱,指導教師不能及時地根據學科發展、課程改革以及社會需要調整選題, 不能合理根據預定的進度安排文獻查閱整理、提綱擬定、論文撰寫等指導以及與學生在各環節的交流討論,不能有效地檢視學生的完成進度及對學生各環節的表現做出評價,學生不瞭解該課程的具體要求,不能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安排好論文寫作,只是一味地在指導教師的催促下被動地完成任務。

(四)教學評價標準不盡合理 教學評價是教學模式中所特有的爲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而採用的評價方法和標準。目前會計學畢業論文的成績評定主要由兩部分組成,指導教師和答辯委員小組各自給出成績,最後按比例給出最終綜合成績。儘管從選題、調研、蒐集資料、論文撰寫、修改到定稿、參加答辯,每一環節和過程都制定有相應的規定和標準,但在實際操作中,考慮到學生如果畢業論文成績不合格就無法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書,不得不降低評定標準。在答辯資格取得和控制方面通常沒有具體的要求和標準,使得部分學生在論文寫作時缺少壓力和動力。同時也缺少對指導教師的考評辦法,沒有從努力程度、優秀論文等方面進行評價,也使得指導教師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會計學畢業論文應設定爲專門的研討課

研討課作爲一種教學模式,起源於18世紀德國哥廷根大學,現已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學文科教學中被廣泛採用。近年來,我國研究型大學開始嘗試研討課教學模式,並開展了許多積極的探索,如開設新生研討課,幫助學生完成進入社會生活和學術生活的過渡,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專業興趣;一些專業老師也在自己的課程教學中,將研討課教學作爲提高教學質量的手段之一。由於會計學畢業論文與其他專業課程不同,沒有專門的主講教師,而是將學生分配給每一位指導教師,每一位指導教師都擔任該門課程的教學任務,但都沒有將其視爲一門需要獨立完成的課程,忽視該門課程的質量和效果,缺乏探索該門課程教學改革的主動性,使得該門課程長期處於教學改革的邊緣境地。儘管針對近年來畢業論文質量下滑進行了原因和對策分析,但至今尚未真正從教學模式的改革上進行探討。研討課作爲一種教學模式,與會計學畢業論文教學有着很大程度的融合性,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二者在教學理念上的契合 研討課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需求、能力、興趣和學習風格,強調學生活動的目標、學生的動機、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教師的作用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促進者和推動者,這種教學理念符合會計學畢業論文的教學要求。會計學畢業論文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完成的習作性的學術論文,應具有一定的學術性、科學性和創新性,這就要求師生之間需要經常互動研究和討論,教師應當發揮好指導作用,做好選題、文獻蒐集整理、觀點梳理、實地調研考察、論文寫作方法等的指導,這種指導應當是具有規範性和制度化的要求。而研討課教學模式則具有固定的時間、具體確定的教學環節和要求,它不同於一般鬆散的學術討論,更不同於隨意性的課下輔導,這些具體而明確的規範,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作爲一種課程類型穩定下來並形成制度,對教師指導學生的方式和學生形成自主研究學習的能力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能夠真正地體現會計學畢業論文教學“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理念。

(二)二者在教學內容上都具有拓展性的特點 課程是否適合設定爲專門的研討課課程,一般應考慮以下條件:適應一年級新生的知識背景,以入門級課程爲主;以專題爲教學內容的主要組織載體,不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研討課的教學目的之一在於幫助學生在一般原理的啓發下理解具體的事物,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方式,是對課程內容的理解、運用和拓展。與其他專業課程不同,會計學畢業論文沒有固定的教學內容,它需要指導教師關注實際問題,具有選擇和確定恰當問題的能力,即論文的選題。會計學畢業論文的選題來源可以有不同的渠道:指導教師對會計專業或與專業關係密切的跨學科的研究熱點、前沿問題有一個基本的把握,或者將自己的在研課題分解成若干問題,或者將會計實務中出現的新問題等,確定爲可供學生選擇的論題;也可以由學生根據課堂的專業課學習中發現的理論問題,或者是在社會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確定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論題。在選題階段,一般指導教師不宜直接給學生指定論文題目,而是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準備,發現、歸納、整理自己的研究點,這一過程是學生對前期專業課程知識的延伸和拓展,指導教師將這些論題整理成大致的研究領域或方向寫進教學大綱供學生選擇,這樣一方面學生在選題時有一定的空間,挖掘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結合學生的專業興趣確定恰當的論文題目,另一方面也方便指導教師根據學科理論動態以及會計實務的新變化,隨時調整論題。

(三)二者在教學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研討課教學模式具有完整而規範的實施流程,主要包括確定研討主題、查閱文獻資料、主題報告宣講及課堂討論交流、修改報告論文等,其靈活性和適應性較強,可以結合不同課程的要求加以運用。與會計學畢業論文的教學流程相比較,二者有許多相同的環節,可以嘗試將研討課教學模式的規範流程科學地運用到會計學畢業論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使二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發揮研討課教學模式研究問題、合作研究、提高創新能力等功能,最終提高畢業論文質量。

在將研討課教學模式應用到會計學畢業論文教學環節時,要注意以下兩點:(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會計學畢業論文實踐性要求較高,要求從實踐中發現問題,並運用專業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問題,需要靈活地安排試驗、參觀、調查等教學活動,或聘請實務界人士進行座談,讓學生不斷開拓自己的視野,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2)課內與課外相結合。以往的會計學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大都是在課下時間完成,使得論文指導工作隨意性較強,論文質量難以保證。根據研討課教學模式的要求,可以將一部分論文指導工作安排在課堂時間來進行,如把實習調研、選題、文獻查閱蒐集整理方法、開題報告和擬定提綱、論文寫作規範等方面透過不同的專題講座形式來集中指導,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減少逐個學生指導的隨意性,在論文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在課堂上透過主題報告宣講、課堂討論交流方式來進行,這樣可以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廣泛交流合作,不斷產生新的靈感,找到解決問題的新途徑,真正實現教學和研究的融合,促進教學相長。

三、會計學畢業論文應用研討課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在將會計學畢業論文設定爲一門專門的研討課時,要注意與其他課程教學中採用研討課教學模式的要求不同,在具體實施中要結合自身的教學規律和特徵。

(一)合理安排教學時間 調整現有的會計學畢業論文教學學期和時間上的'安排,將其時間跨度安排在第七、八兩個學期。在第七學期分配指導教師後,指導教師便可根據研討課的教學模式合理安排教學活動。首先,指導教師將選題、文獻查閱蒐集整理方法、開題報告和擬定提綱、論文寫作規範等方面透過不同的專題講座的形式在課堂上集中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指導教師既是講授者,又是指導者和主持人,並負責解答學生的提問,或就某些問題展開討論,幫助學生了解畢業論文的研究目的、意義和應達到的要求。其次,學生確定好選題後,安排每個學生就其選題所作的資料蒐集、觀點梳理、文章結構等論文前期準備工作以主題宣講的形式在課堂上展示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指導教師應作爲參與者、討論者、提問者展開交流與討論,讓學生在這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中,不斷地得到新的啓發,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和思考。在第八學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地安排並完成論文的寫作,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修改定稿等,可以和指導老師單獨溝通交流。這樣不但可以解決以往論文指導和寫作的倉促,也避免了與就業聯繫工作時間衝突,更重要的是在研討課教學模式下,會計學畢業論文課程更加規範,從而使畢業論文質量有了根本的保證。

(二)建立完善的課程教學大綱 課程教學大綱對規範指導課程教學、保證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根據會計學畢業論文的教學特徵,在編制教學大綱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教學內容的特殊性。會計學畢業論文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應包括兩部分,一是指導教師彙總的選題,學生可以在選題範圍內確定論題;二是指導教師就各項指導內容安排專題講座。(2)研討課教學方法的說明。描述將研討課教學模式融入到會計學畢業論文教學的流程和環節,讓學生了解和熟悉這一過程,明確教師和學生彼此的權利和責任。(3)課程跨度時間較長。畢業論文的準備與寫作有一個過程,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教學大綱中要明確規定在各個時間段內需完成的任務,具體包括:在第七學期的課堂指導中,指導教師所進行的每次專題講座的名稱和進度,根據需要安排的參觀調查、專家座談的大概內容和進度,以及每個學生的主題宣講進度;在第八學期,學生需要完成初稿、修改、定稿、答辯。(4)課程評價的過程性。由於研討課教學模式的引入,使畢業論文的評定結構發生相應變化,除了包括以往論文寫作質量和答辯表現兩部分成績外,還加入了根據資料準備、課堂主題展示及觀點陳述、課堂討論、開題報告的完成等環節的諸多表現情況給予學生成績評定。同時,完善的課程教學大綱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年需要根據情況的變化適當地進行調整,並保證在教學實踐中得到有效執行。

(三)需要其他課程教學的合理配合 會計學畢業論文教學是會計專業教學中的最後一個環節,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富有創造力地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但這種能力的獲得不能單靠這最後一個教學環節來實現,而是需要本科階段一系列的課程教學配合來共同實現。這就要求其他課程教學中也應進行多種研究性教學模式的嘗試與實踐,而研討課教學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種。具體做法:一是在一些知識體系完整而系統的專業課程教學中,在傳統講授的基礎上,將適合研討的內容由教師確定合適問題,引入研討課的教學模式;二是在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不同階段遞進式地設定若干專門的研討課課程,如一年級的“會計學科概覽”、二三年級的工作技能教育層面的某些模組課程選修課、四年級的“會計專題”等,讓學生在這些不同的課程中,多次經歷發現問題、研究收集、歸納整理、主題發言、交流討論、書寫報告及論文等過程,不僅能夠體驗到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等逐漸得到培養和提高,從而能夠在最後的畢業論文環節得到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強調的是,會計畢業論文還需要與“畢業實習”環節緊密配合,學生可以透過畢業實習熟悉企業情況,蒐集論文數據,實現畢業論文與社會實踐的連結,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給學生配備一名實踐導師,由校外單位或學校實習基地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財會人員擔任,幫助學生解決在實習和論文寫作期間遇到的一些實務問題,以彌補理論指導教師在實踐經驗方面的不足。

參考文獻:

[1]於衛兵:《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中運用研討課教學模式的探討》,《中國大學教學》2012年第9期。

[2]宋光輝:《開設新生研討課“教育與經濟”的三點思考》,《中國大學教學》2011年第4期。

[3]馬啓民:《“Seminar”教學範式的結構、功能、特徵及其對中國大學文科教學的啓示》,《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4]唐軼:《美國研究型大學新生研討課教學模式研究》,《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