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校形勢政策教育與公民教育初探論文

學問君 人氣:1.42W

[論文關鍵詞]形勢政策 公民教育

高校形勢政策教育與公民教育初探論文

[論文摘要]公民教育視野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爲我國公民教育的指導思想,就要求用主流意識形態引領受教育者,讓青年學生在形勢政策教育中受到公民教育的薰陶。

黨明確提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作爲主線,貫穿到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模式從精英教育進入大衆化教育階段。全面而系統地探索現代形勢與政策教育模式,促進現代公民教育,對於加深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發展道路具重要意義。

 一、公民教育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德育教育的理念弱化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應當立足現實,注重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追蹤,提倡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交流。然而,當下封閉性的高校德育教育缺少與社會熱點的追蹤,教育內容缺少針對性和層次性,因此,當處於年輕氣盛的高校學生在看待一些社會問題如房價過高、貧富差距懸殊、看病難、看病貴等形形色色的社會現象時,傳統德育教育灌輸式的方法效果不佳。

(二)大衆文化的負面影響

所謂的大衆文化是指採用時尚化方式運作、以現代傳媒爲介質大批量生產的當代文化形態。大衆文化對我國公民教育會產生媚俗的影響。大衆文化時代使得個體容易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儘管我們批判大衆文化,但卻無法拒斥大衆文化,例如網絡上宣傳暴力的遊戲內容和宣傳頹廢精神的視頻等。

 (三)公民意識培養薄弱

公民意識是一種現代意識,體現爲高校學生對於公民權利、公民義務以及公民責任的認同與遵循。目前,高校存在重視公民義務教育,而忽視公民權利教育,注重的是臣屬公民角色的塑造。教師作爲權威,基本以大班講課的方式進行灌輸,學生參與性不強,積極性不高。此外,學生的公民參與大都是被動的,大學生往往處於金字塔的底層,他們作爲公民參與相關活動是被動式的,無法彰顯公民參與的重要性。

二、形勢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的意義

學校公民教育屬於德育的範疇。形勢政策教育的關鍵,在於切實把它融入公民教育的全過程,轉化爲當代大學生的自覺追求。所謂“融入”意味着有機結合和滲透,形勢政策教育體系建設和公民教育工作不應該是“兩張皮”,只有有機結合在一起,互相滲透,才能“潤物細無聲”,使形勢政策教育體系內容有更強的可接受性。

 三、把形勢政策教育融入加強我國公民教育全過程的主要途徑

把形勢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全過程,也就是要把形勢政策教育的基本內容透過一定的方式方法,同公民教育的'內容有效結合起來,特別是同思想教育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在幫助人們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一)注重意識培養

應當注重增強高校學生的法制觀念,提升道德品質,使他們透過事物的現象來看本質,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敏銳的政治觀察力、鑑別力。同時,學校德育工作藉助形勢政策教育,透過對時事熱點的傳播,可以促進學生對多種價值文化產生思辨,以增進大學生公民意識與公民教育。

(二)多開設相關形勢政策教育講壇、論壇

公民意識的培養必須經歷認知、情感、意向和行爲的四個階段。因此結合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現狀,建議多開設相關的形勢政策教育的講壇、論壇,使學生由被動接受到主動聆聽。要透過國內熱點形勢的闡述,引導大學生觀察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越性。當下可以結合建黨90週年來回顧黨史,重走長征路,體驗國家發展等,爲大學生提供公民教育的理論基礎和成功範例

 (三)建立價值座標——積極引導青年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公民教育是大學生自身全面發展的現實需要。要努力發揮模範的榜樣作用,特別要注重身邊典型的示範作用,充分發揮他們可親可信的優勢,引導廣大學生自覺遵守愛國守法、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等基本道德規範,使廣大學生明確是非、善惡、美醜界線,推動形成良好校風學風,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和文明的社會風尚。

(四)營造良好的校園輿論氛圍

把形勢政策教育與校園建設相結合。校園文化建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導向,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爲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爲重點,以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爲載體,推動形成厚重的校園文化積澱和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薰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園人文、自然環境中陶冶情操,促進自我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要以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主要內容,深入開展唱讀講傳活動,在校園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

總之,形勢政策教育是高校“兩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回顧黨史,總結經驗,引領學生更好地透過形勢與政策課程這一媒介,更好地樹立現代公民意識,正是當下我們形勢政策教育的特殊魅力。

【參考文獻】 [2]趙暉.社會轉型與公民教育——中國公民教育目標與內容體系的建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