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數學課堂新課改實踐措施論文

學問君 人氣:2.57W

一、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

小學數學課堂新課改實踐措施論文

1.教學形式過於花哨

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重形式、輕內容”的現象,成爲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特色”,教學過程中忽視了課堂內容的充實度與飽滿性,一味地追求數學教學形式的創新程度。教師在輔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主要強調的是數學知識的整體結構、點題關鍵問題的鋪墊以及技巧性的運用。

2.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

新課程對小學數學提出的創新教學課改內容是:提倡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接受學習,主要透過時間體驗與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綜合學習,那麼就會對教師提出新的教學標準,在教學中要多樣化、個性化才能夠滿足新課程的要求。通常數學教師並沒有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發揮,而是自顧自地灌輸知識,學生並沒有充分的實踐來體會和理解。

3.教師評價形式過於乏味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通常數學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過於簡單,缺乏真實情感,所以並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1.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方式

新教材中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非常重視,所以教材也會對素養塑造方面着重考量,新課改數學教學中融合了聽說讀寫、可視性以及可觸性,這種多元化形式構成的教學模式能夠呈現給學生立體的形象,所以這種課件形式本身具有形象性、生動性,可以從聽覺以及視覺上帶給學生多種感官的刺激,以此能夠引發學生與數學知識中的情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思維能力,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力與想象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授課過程中一定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着重考慮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徵,以此展開的教育一定會收穫更好的課堂效果。

2.挖掘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特徵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要求使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進行立體知識的灌輸,但是每一種教學方式中都各自有長處和短處,所以教學形式的表現也不盡相同,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機融合,以此來彌補教學方法與表現形式上的不同,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傳統課堂教學形式是依託在教師主講、表情、肢體動作以及文字聲音等基礎上,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接受的資訊量是非常小的,學生在這種單一的傳輸中容易分散注意力。但是現代媒體技術中融合了超文字、超媒體技術,所以給學生呈現的知識是影音、圖像、動態文字等形式的,學生接受方面不會有太大壓力,能夠創造仿真的情景教學,對學生來說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3.開放性的數學課堂教學

首先,要注重開放性課堂的綜合性與實踐性。新課改教材中涉及的實踐內容非常多,這是爲了培養學生的拓展思維,所以在教學內容上突出整合形式的知識教育,在增加資訊含量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要注重開放性課堂的創新性與塑造性。數學課堂教學的創造性價值是非常高的,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髮展是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和塑造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爲學生提供開放性的情景教學,能夠使學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維發散到最大化,所以教師應該注重新理念、新形式的教學,讓學生在嶄新的教學模式中提高自我創新能力。最後,要注重開放性課堂的彈性與週期性。教學是要長期累積而進行的,所以教師要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與態度,在課堂教育過程中實現價值的最大化,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彈性反映以及情感需求,以學生的個體特徵和個性發展爲主來進行數學教學,以此才能夠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綜上所述,就是小學數學教學在新課改背景下做出的整改與相關策略研究,其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夠脫離傳統數學教學形式的捆綁與束縛,使多層面、全方位的集體合作學習方式得以實現,將傳統教育中枯燥乏味的狀況摘除在外,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願望,從而在小學階段就實現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塑造與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