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鄉村初中生親社會行爲的幾點分析及培養策略

學問君 人氣:3.07W

 論文關鍵詞:鄉村初中生 親社會行爲

淺析鄉村初中生親社會行爲的幾點分析及培養策略

論文摘要:本研究根據貴州省部分地區的一個鄉村初中生親社會行爲調查,對部分因素進行分析和探討,而且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幾點培養建議。
  
   親社會行爲是指一切有益於他人和社會的行爲,如助人、分享、合作、規範、自我犧牲等。親社會行爲是當前積極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議題。我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鄉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和親社會行爲的形成、影響因素及其培養,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親社會行爲的培養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構建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因素。鄉村初中生在偏僻的農村生活和上學,他們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羣體,其社會化過程應引起高度重視。
   一、對鄉村初中生親社會行爲的家庭條件、性別、民族差異的分析
   對鄉村初中生調查研究發現,鄉村初中生親社會行爲在總體上都呈負偏態分佈,親社會行爲表現趨於良好,助人、規範、合作、分享等親社會行爲中,規範行爲表現較爲突出,這表明規範與道德在親社會行爲的培養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根據學生的主觀感受和評價把家庭條件分爲差、一般和好三類。研究表明,鄉村初中生親社會行爲在規範行爲表現上,家庭條件差的初中生顯著優於家庭條件好的初中生,但是在其他方面與家庭條件的關係無顯著差異。規範行爲上的顯著差異,可能是家庭條件差的學生在其行爲上較爲主觀控制,存在自卑心理,行爲表現較爲保守慎重,只有透過遵守規範和規則來獲得更多的支援與尊重以及贏得更多的朋友和夥伴。研究還發現,與父母同住一起的學生和離開家庭父母另外住的學生在助人、規範、合作、分享等親社會行爲的'表現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鄉村初中生女生的親社會行爲表現優於男生,原因可能是傳統文化的影響,對男生賦予陽剛之氣而女性溫柔賢淑、體貼關懷等性別行爲特徵,雖然研究被試爲初中生羣體,但這種文化無意識地影響着學生行爲的發展。也有可能是因爲女生的移情能力和同理心高於男生,所以表現出更多的親社會行爲,丁芳(2000)的研究發現,即當移情水平較高時,女孩的親社會行爲表現顯著多於男孩[1]。李紅霞(1996)對初中生的親社會行爲調查也表明,初中女生的親社會性發展好於男生[2]。不過親社會行爲具有很多種表徵,範圍較廣,在不同維度上,男女性別受到自身特點的影響,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表現是情理之中的事,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可根據生態心理學的理論探索被試自身多方面因素。
   對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初中生的親社會行爲差異分析發現,漢族學生的親社會行爲顯著高於其他少數民族學生,尤其是規範行爲和情感關係表現較爲明顯。在情感關係和規範行爲的表現上不一樣,其原因可能是,社會約束和家庭教育以及情感表達的含蓄等方面存在差異,在情感關係的差異上也可能存在少數民族學生與父母的交流和溝通少於漢族學生,才導致少數民族學生在情感關係方面的親社會行爲表現顯著低於漢族學生。而規範行爲有可能是少數民族學生的規則和漢族學生的規則存在一定的差異,用漢族文化的規範來衡量少數民族學生的行爲不免會有偏差。漢族學生的親社會爲普遍高於少數民族學生,也有可能與自然生存環境、父母教養方式、父母文化程度及民族自卑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有關。
   二、對鄉村初中生親社會行爲的培養
   對初中生的親社會行爲培養,應該針對青少年的發展特點,從學生認可的親社會行爲着手,從學生的日常行爲入手建立親社會行爲的干預模式,這樣才能易於操作和行之有效。
   1. 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維持良好的羣體規範。
   在初中生的教育中,應重視培養學生體貼、尊重、孝敬、寬恕、誠實、合作、負責、勇敢、平和、忠心、禮貌、獨立、等道德情操。大多數初中學生在有利於發展親社會行爲的環境中,透過觀察學習、直接訓練、獎懲等方法,能把體現親社會行爲規範的價值觀和信念內化,產生道德義務感,從而形成良好的親社會行爲。
   2.培養和諧的人際關係,提高情緒勝任力。
   人際交往是初中學生人格發展的重要議題之一。以往研究發現,良好的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和同伴關係對個體的利他行爲有着顯著的正相關,其中師生關係和同伴關係的質量對個體利他行爲的影響比親子關係的質量更爲突出[3]。因此,要在校園裏開展並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建立興趣社團,組織集體活動,促使他們建立健康向上、和諧友好的人際關係, 尤其要注意引導性格內向的學生積極參與。
   3.注重移情能力的培養。
   移情是一個人設身處地的爲他人着想,識別並體驗他人情緒和情感的心理過程,是親社會行爲的重要動機來源和促進因素,具有引發助人行爲和抑制攻擊性行爲等親社會功能[4]。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霍夫曼指出:移情在兒童親社會行爲的產生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是兒童親社會行爲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5]。培養、訓練學生的移情能力,可以先培養他們的角色選擇能力和從他人的角度來解釋、評價自己及他人行爲的能力,從而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自我歸因能力和習慣。因此, 移情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性情緒情感,我們要利用各種渠道訓練和發展初中生的移情能力,充分發揮移情作用, 增強親社會動機,提高親社會行爲水平。
   4.注重個性發展和培養,提高人文素質。
   在個體的成長過程中,男女有別,應根據不同的個性特點,全面培養。德、智、體、美、勞是相互聯繫、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必須協調,纔能有益於人格的發展。教育工作者必須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言行給學生以啓迪、教育,以自己良好的人格形象爲學生樹立起活生生的學習榜樣,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實現對健康人格的認同和追求。同時,教師應透過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對學生家長進行交流,轉變一些家長不合理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因此,必須把人文素質教育作爲一種教育理念,貫徹於整個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系統。
   總之,想要充分發揮教育培養的效果,教師應該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性別、家庭背景、民族習慣等實際情況,選擇契機,選取有效的方法,這樣纔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親社會行爲水平。
  
  參考文獻:
  [1]丁芳.兒童的道德判斷、移情與親社會行爲的關係研究[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5).
  [2]李紅霞等,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和親社會行爲發展的調查與教育對策,現代中小學教育,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