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析鄭玄易學天道觀

學問君 人氣:1.3W
試析鄭玄易學天道觀
提要:該文全面論述了鄭玄易學天道觀。全文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透過區分《緯》和鄭玄的本體論,指出鄭氏用以無爲本、氣(太初)自生爲出發點來解決宇宙起源。並認爲,鄭氏所理解的宇宙演化既是氣化形變的過程;同時又是以陰陽兩個路數演變的過程,象數同源一體。《周易》三畫、爻變、行蓍及爻之相應皆本之宇演化。第二部分鄭氏以《繫辭》爲據,改造了《易緯》的易之四義,提出易簡、交易。不易三義說,易之三義反映的是三個法則。第三部分,運用了天文曆法知識解釋了鄭氏的陰陽變化和萬物興衰的觀點。認爲鄭氏與同的思想家一樣,把日月變化、天體執行視爲陰陽形成、四時更替和萬物興衰的根據。
  關鍵詞:鄭玄:易學;易緯;天道
  鄭玄是個大經學家。他窮盡畢生精力,理解和詮釋兩漢確立經學及與經學相關的諸子之學,其旨“念述先聖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齊”。即在融通和整合當時經學成果的基礎上,編寫囊括百家之長、凸顯諸經本義的系列經學著作。故鄭玄與同時代的思想家不同,不注重概念內涵的界定和運用概念進邏輯推理,不刻意追求建構思想體系。當然這並不是說他沒有思想,恰恰相反,透過他那些具體的、細微的關於經學和諸子之學的註釋,可以發現其深圳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其中天道觀是他的一個重要思想,它主要表現在《易緯.乾鑿度》和《周易》的註釋中,它包括三方面:本無論及其象數形成、天道法則與易之三義、陰陽觀與物之興衰。
          一、本無論及其象數形成
  關於宇宙起源的問題,是一個古老而玄奧的問題,成爲歷代思想家絞盡腦汁思索、並試圖作出合理解釋的一個焦點。在先秦,從老子的“有住於無”的命題的提出,到屈原發人深省的“天問”、《易傳》太極生八卦的設想以及莊子“有始、有未始”之辨等,都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嘗試性的探索。然而,對這個古老不解之謎,皆未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到了漢代,《淮南子》繼承了道家的“有始、未始”的傳統(《俶真訓》),並在此基礎上把元氣納入宇宙生成的體系之中,力圖用元氣揭開這個謎底。它指出:“道始於虛霸,虛* 生宇宙,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爲天,重濁者凝滯而爲地。”(《天文訓》)《易緯.乾鑿度》將《易傳》太極生八卦解釋爲宇宙始於太極、太極生大地和四時及八種自然物質的過程。如它說:“易始於太極,太極分而爲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節,故生四時。四時各有陰陽剛柔之分,故生八卦。”在這裏《乾鑿度》的作者發現了一個問題:太極是無形的,天地是有形的,“夫有形生於無形,乾坤安從生?”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它提出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個範疇加以說明:“有大易、太初、太始、太素也。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離,放日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混成而未相離,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日易也。”《易緯》爲了自圓其說,更爲詳盡地描述了宇宙起源和過程。值得注意的是,它與《淮南於》等不同,以老莊和《淮南子》爲代表的道家談論宇宙,是爲了建構一個貫通天人的思想體系。《易緯》探討宇宙生成演化,而是立足於易學,解決象數形成內在根據,建立一個易學體系。如它指出:“易,無形埒也。易變而爲一,一變而爲七,七變而九。九者,氣變之究也,乃復變而爲一。一者,形變之始,清輕上爲天,濁重下爲地。物有始有壯有突,故三畫而成乾,乾坤相併具生。物有陰陽,因而重之,故六畫而成卦。”鄭玄正是沿着《易緯》的思路進行了解說和闡發的。他認爲大地萬物是有形的,有形的天地萬物起源於無形:
  天地本無形而得有形,則有形生於無形矣。故《繫辭》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夫乾坤者,法天地之象質,然則有天地則有乾坤矣。
  鄭玄進一步深化了《易緯》提出的問題:“立乾坤以天地之道,則是天地先乾坤生也。天有象可見,地有形可處,若先乾坤則是乃天地生乾坤。或雲有形生於無形,則爲反矣,如是則乾坤安從生焉。”此是說,天地是有形可見的,乾坤是無形的即形而上的,按照無生於有的說法,應該是乾坤生天地。而這裏言天地在先,乾坤在後,聖人效法了大地立乾坤,用乾坤錶達大地之道。是否矛盾?此爲問題之一,問題之二是一個傳統的問題,即天地怎麼從無到有?爲了解決這兩個問題,鄭氏對《易緯》提出的概念和宇宙演化的過程作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