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鄭義門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2.38W

歷經數百年風雨的鄭義門,實際上是中華民族傳統大家庭的一個縮影。它深刻體現着中華民族獨有的“國家”概念:國與家緊密相連、不可分離,治國從治家開始。中國人講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內外長幼有序,講究道德禮儀。中華傳統文化是倫理文化、責任文化。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中華文化的DNA,滲透到中華民族每一個子孫的骨髓裏。下面是本站整理的關於鄭義門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

鄭義門觀後感

鄭義門

鄭義門,又稱“江南第一家”,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鄭宅鎮,佔地約5000平方米,是中國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遺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順三年(1459年),鄭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歷時340餘年,以孝義治家聞名於世。長達168條的傳世家訓《鄭氏規範》,被譽爲中國傳統家訓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載入《宋史》《元史》《明史》。今天的鄭義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鄭義門:孝義傳家九百年

透過歷史深處傳來的鐘聲,一幅引人入勝的家族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十五世同居,歷經三個王朝,橫貫三個多世紀,宋元明三代正史爲其列傳,各個時代傑出的文化名人爲之駐足……

這就是鄭義門,明太祖朱元璋親賜的“江南第一家”。

在鍾靈毓秀的江南大地上,這個坐落在浦江之畔的耕讀之家,至今已經整整聞名了900多年。促使這個家族延綿不絕、生生不息的靈魂,是它的家規——《鄭氏規範》。

這裏,是中國傳統家族發展演變的生動註解。

這裏,承載着中國人熟悉和溫暖的記憶。

鄭義門

歷史上,一個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旌表,可稱“義門”。歷朝表彰的“義門”中,一般五世、七世就屬難能可貴。而鄭義門,其合衆生活的熱鬧場景,卻足足延續了十五世。

讓我們把歷史的鏡頭回放到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年間。一個名叫鄭琦的老人,自感不久於人世,召子孫來到鄭家祠堂,並立下遺囑:“吾子孫有不孝、不悌、不共財聚食者,天實殛罰之”。就是這一聲臨終前的囑託,開啓了鄭氏家族十五世的故事。

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毛策:

他的鼎盛時期,我們用文獻上的話來說,他的人口達到了幾千人,宋代時在一個鍋裏吃飯,叫“食指三千”。

鄭氏家族世代繁衍,發展至今形成以鄭姓命名的鄭宅鎮。鄭宅鎮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鄭氏宗祠,就坐落在這個小鎮的中心。宗祠始建於南宋中葉,迄今已有900餘年歷史,是中國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遺址。如今的鄭義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鄭氏宗祠坐東朝西,佔地約5000平方米,共分爲5進64間,其建築無雕樑畫棟之華麗,保簡樸整潔之本質,莊嚴寬敞,古樸厚重。走進宗祠,就像走進了中國歷史的博物館。內有元丞相脫脫書寫的“白麟溪”碑,明皇帝朱元璋親賜的“江南第一家”牌匾,明代“開國文臣之首”宋濂手植的蒼勁古柏,范仲淹、朱熹、柳貫、王錫爵等歷代歷史名人及當代書法家題寫的大量匾額、楹聯等……正可謂翰墨丹青賞心悅目,詩書雅樂神韻悠遠。

讓今天的人們依然津津樂道的,是鄭氏家族魅力不減的人文遺風。

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毛策:

有一件事很有意思,2008年全國高考,四川省的文科卷子,古文解讀竟然出自《明史》,是關於鄭氏家族一個家長叫鄭濂的傳記,然後叫考生們來解讀,來談體會,這實際上也就說明了對鄭氏家族的重視。

《鄭氏規範》

是什麼,使這個尋常的人家有着如此強大的凝聚力?又是什麼,讓這個傳統的家族延續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浦江縣博物館副館長張智強:

這個家族之所以能夠這麼幾百年的同居,跟這個家規是密不可分的。

支撐“鄭義門”的精神支柱,就是這部名叫《鄭氏規範》的家規。這是鄭氏家族管家治家的法寶。它將儒家的“孝義”理念,如數學公式般轉換成操作性極強的行爲規範。歷經幾代人創制、修訂、增刪,它最終定格爲168條,涉及家政管理、子孫教育、冠婚喪祭、生活學習、爲人處世等方方面面,堪稱世上最齊全的家庭管理規範。它甚至將大家庭的管理成員,分爲18種職務26人,形成一個網絡式的多層結構。一個龐大家族的秩序由此嚴絲合縫地建立起來。正是這種智慧,指引着這個家族在歷史長河中前行。

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毛策:

我是這樣理解的,中國的`家訓制度,大約有三個歷程。第一個是《顏氏家訓》,第二個是宋代司馬光的《家儀》。《顏氏家訓》和《家儀》,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理論性較強。那麼作爲中國家訓制度的第三個里程碑,《鄭氏規範》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它比較注重家規的操作性。也就是講,它把儒學的追求轉化爲可操作的細節。所以我講這個家族能夠三百年繁榮昌盛,跟可操作性的家規有密切的關係。

在今天的鄭宅鎮,我們依然可以不時看到以鄭氏家族的“孝”跡爲內容的景觀。鄭氏世祖鄭綺,其母親張氏因患風攣疾,手足不能伸,鄭綺日候牀邊,侍奉飲食湯藥,三十年如一日,始終不稍懈怠。正是這位老人以孝治家的躬行實踐,爲其後代子孫樹立了一個生動的典範。而這,只是這個家族幾百年風風雨雨中諸多故事中的一個。

家規亮點

歷史的時鐘撥到明朝天順三年。鄭義門,這個響亮在江南大地的名門望族,終於悄然隱退,藏入歷史的蒼茫暮靄。然而,鄭氏家族用十五世的漫長時光身體力行的《鄭氏規範》,卻永遠留存了下來,至今仍閃爍着智慧的光芒。

鄭氏的祖先們深知“成由勤儉敗由奢”的道理。168條家規中,有關戒奢的就有17條之多。它諄諄告誡:家業之成,難如昇天,當以勤儉樸素爲準繩。

浦江縣博物館副館長張智強:

它有一個關於我們不能浪費、我們要節儉……比如它有講到你什麼時候可以吃飯,達到幾個人可以一起吃,如果達不到幾個人你不能夠開一桌吃飯,等等。

鄭氏一族齊家思想的體系中,還有一個突出的主題,那就是關心自己的同時,也應關心他人,和睦鄉鄰。

浦江縣文聯原主席陳舒平:

他採取了很多措施跟周邊的鄰居搞好關係。比如說他創辦藥室,周邊鄰居有生病的人,如果家裏窮我可以免費提供醫藥;他在村子的路邊設立茶攤,路過的人肚子餓了、口渴了,都可以獲得食物和水;還有窮困的人家,他們也都會給你們東西吃。

清廉爲政,是歷代都倡導的,但從家庭的角度約束族人爲官清正,則是鄭氏義門的一大特色。

浦江縣博物館副館長張智強:

這168條家規,有些涉及到廉政廉潔方面,像86、87、88這三條,就是針對出仕當官的人規定的。這三條家規,它就是告訴你,你只要出仕當官,就得奉公守法,不要貪汚,你不要來辱沒我們這個家族。

憑藉好學的風尚和孝義的名聲,從宋、元到明、清,鄭義門約有173人爲官,尤其是明代,出仕者達47人,官位最高者位居禮部尚書。令人驚歎的是,鄭氏子孫中,竟沒有一人因貪墨而罷官者。

現實意義

歷經數百年風雨的鄭義門,實際上是中華民族傳統大家庭的一個縮影。它深刻體現着中華民族獨有的“國家”概念:國與家緊密相連、不可分離,治國從治家開始。中國人講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內外長幼有序,講究道德禮儀。中華傳統文化是倫理文化、責任文化。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中華文化的DNA,滲透到中華民族每一個子孫的骨髓裏。

時至今日,我們回望鄭氏義門,不僅僅因爲它映射着中國古代家庭制度的演變歷程,表達着孝義治家的功能樣態,更是因爲,蘊含其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始終流淌在炎黃子孫的血液中,是今天的我們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

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教授:

中國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上巨大的進步,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那麼我們現在講“兩個一百年”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方面要經濟建設,一方面要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這個良好的社會風氣,家庭的教育、家規的培養至關重要。所以我們今天總是在呼喚良好的家風。實際上鄭氏家族,他可以給我們隔時空地提供一個借鑑。

【央視《鄭義門》觀後感1】

“既仕,須奉公勤政,毋踏貪黷,以忝家法。”900年前,以崇尚清廉的家規治家的鄭義門,號稱“江南第一家”。近日,一部名爲《鄭義門》的廉政動漫片登陸央視,上演家規裏的經典故事。

片子不長,一集十來分鐘,共12集。《以法齊家》《家法如山》《教化爲先》《儉以持家》《致力爲公》《鄭浩拒禮》《遊街退匾》《正風除弊》《利人利己》等劇集,把“江南第一家”鄭氏家族創造15代不分家、3000多人同吃一鍋飯的家族傳奇,以及一幅幅孝廉文化圖景生動地呈現在觀衆眼前。

“鄭家的規矩”,是“鄭義門”的精神支柱——長達168條的《鄭氏規範》。這部經數代人創制、增刪的家訓,將儒家的“孝義”理念,轉換爲操作性極強的行爲規範,涵蓋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環環相扣的完整家族管理體系,也成爲鄭氏族人歷世承襲的行事“密碼”。

國由家組成,有國纔有家。治國從治家開始。

鄭沂辭俸促廉、鄭崇嶽清退賄物、鄭幹懲治貪官……從家庭角度約束族人爲官清正,是《鄭氏規範》一大特色。

因爲家規傳承,鄭氏家族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約束力,鄭氏族人自覺以家規爲尺,注重自我修爲,共同締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鄭氏規範》由明朝“開國文臣之首”宋濂修訂完善,被譽爲“中國傳統家訓的重要里程碑”。

在崇尚“家國”概念的儒家文化系統中,鄭氏家規承襲的倫理文化、責任文化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具體投射和濃縮,鄭氏族人在時代變幻中始終恪守家族精神,展現着炎黃子孫對民族文化幾千年如一日的尊崇。

鄭氏子孫中有173人出仕做官,沒有出現過因貪汚而遭罷官的現象。鄭氏族人勤儉持家、清廉爲官的背後,是家風文化的潛移默化使然。在新時代中,在全國黨員幹部和羣衆中傳播鄭氏的廉政文化和良好家風,點亮清廉爲官的意識,更擁有振聾發聵的教育意義。

【央視《鄭義門》觀後感2】

鄭義門,又稱“江南第一家”,位於金華市浦江縣鄭宅鎮,是中國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遺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順三年(1459年),鄭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歷時340餘年,被稱做“廉儉孝義第一家”,至今已整整聞名了900多年。長達168條的傳世家訓《鄭氏規範》,被譽爲中國傳統家訓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載入《宋史》、《元史》、《明史》。

廉政動畫片《鄭義門》共12集,每集時長10分鐘,採用古裝動漫形式,深入挖掘“鄭義門”168條家規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家長鄭濂的故事爲經,以家規爲緯,透過《鄭浩拒禮》、《儉以持家》等12個生動故事體現“家風”和“規矩”的重要性。

《鄭浩拒禮》篇,講述了鄭家子孫鄭浩在擔任知縣期間,拒絕排場、拒絕禮單,抵擋住了各種誘惑,清廉爲官的故事,揭示了“爲官者應以報國爲本,體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的家規;而《致力爲公》篇,則講述了當糧長的鄭濂,不賣人情,秉公丈量所轄區域田地,編制稅賦籍冊的故事,揭示的是“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家規。

《鄭義門》透過動畫的形式,引導黨員幹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家規家風中的精華,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引領社會風尚,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動畫片《鄭義門》今天起正式登陸央視。該片共12集,透過《鄭浩拒禮》、《儉以持家》等12個生動故事,體現“江南第一家”鄭氏家族“家風”和“規矩”的重要性。

鄭義門,又稱“江南第一家”,位於金華市浦江縣鄭宅鎮,是中國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遺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順三年(1459年),鄭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歷時340餘年,被稱做“廉儉孝義第一家”,至今已整整聞名了900多年。長達168條的傳世家訓《鄭氏規範》,被譽爲中國傳統家訓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載入《宋史》、《元史》、《明史》。

該片共12集,每集時長10分鐘,採用古裝動漫形式,深入挖掘“鄭義門”168條家規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家長鄭濂的故事爲經,以家規爲緯,透過《鄭浩拒禮》、《儉以持家》等12個生動故事體現“家風”和“規矩”的重要性。

其中,《鄭浩拒禮》篇,講述了鄭家子孫鄭浩在擔任知縣期間,拒絕排場、拒絕禮單,抵擋住了各種誘惑,清廉爲官的故事。而《致力爲公》篇,則講述了當糧長的鄭濂,不賣人情、,秉公丈量所轄區域田地,編制稅賦籍冊的故事。

曾擔任過《大清鹽商》、《四十九日祭》等電視劇編劇工作的南柯,這次擔當《鄭義門》編劇工作。據南柯介紹,在角色上,劇組特別設計了“角端”這樣一個精靈的形象,這隻淘氣可人的精靈,讓《鄭義門》的故事變得風趣又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