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中學生物學科教育價值的實現

學問君 人氣:1.05W

生物學科在中學教學中起起落落,論中學生物學科教育價值的實現。人們關注的問題一直是: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科學的世紀,人口及環境問 題要重視,生物學必須考,否則不被重視,等等。而忽視了生物學科作爲中學的一門課程,如何實現其教育價 值:只有當社會、學習者體會到中學生物學科開設的價值,其發展纔會持久。

淺談中學生物學科教育價值的實現

考試(中考、高考)能提高社會、學生對生物學科的重視,但實質上那只是對其“分數”的重視。有了考 試,未必一定能讓社會、學生體會到生物學科的不可替代的價值,教師也未必能真正實現生物學科的教育價值 。事實上,生物學科的高考說取消即取消,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應了即使在屬高考科目的年月中,生物學科也並 沒有凸現其重要的或不可替代的學科教育價值。

因此,要真正讓生物學科在中學課程體系中佔有一席重要地位,讓社會、學生真正重視中學生物學教學, 我們必須切實重視中學生物學科教育價值的實現,這樣無論考與不考、怎麼考,中學生物教學一定會有穩步可 持續的發展。

一、生物學科的教育價值

課程理論告訴我們,課程牽涉到各種價值取向。目前社會上各種不同的價值取向已經開始對學校課程產生 了較大的影響,教育者若要在價值日漸多元的社會形勢下擔負起課程價值整合和實現的使命,必須成爲理性的 行動者。生物學科教育價值可從學科教育價值關係中的主體(社會需要、個體需要)和客體(生物學科教育價 值屬性)來分析。

就生物學科來說,社會需要體現在中學生物學科設定和生物學科教學總體要求上,生物論文《論中學生物學科教育價值的實現》。目前的生物學科教學大 綱中,生物學科教育的社會需要尚未充分體現,主要原因是其能力目標、技能目標、德育目標等太過原則、籠 統,而知識目標過分強調系統、嚴密。從中學生物教學具體情況而言,生物學科的'教育目標應放在人與自然的 開放系統中,從生物科學自身發展、生物科學對社會發展的巨大貢獻,以及社會與自然和諧發展等角度,提出 體現當代社會需要的生物學科教育的知識、能力、技能、德育等目標。而生物學科教育的個體需要來自於個體 生存與發展的內在需求。這種內在需求對生物學科教材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挑戰。只有當中學生物學科的教育 誘發了學生對自然的好奇心,激發了探究的興趣和慾望,習得了分析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這種內在需求才是 持久的,才能激發出無盡的學習力量。

生物學科教育本身亦具備其特有的價值屬性。除了生物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培養外,它在唯物 觀點、辯證統一觀點培養,用動態、變化、發展的觀點觀察研究自然的思想方法的培養,創造性思維培養等方 面,有獨到的價值屬性。此外,由於生物科學與人及自然界的緊密聯繫,生物學科教育在STS教育,以及科學教 育, 尤其是科學價值觀培養方面,有其獨特的價值屬性。

二、生物學科教育價值的實現

作爲中學教育第一線的教師,我們不能左右生物學科在中學課程體系中的設定及教學總體要求,但我們可 以透過生物學科教育價值的整合,在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教育培養的基礎上,透過生物學科教育的改革實踐, 在充分實現生物學科教育價值上有所作爲。

(一)小課堂、大自然、大社會

讓生物課的課堂成爲“小課堂、大自然、大社會”是生物學科實現其教育價值的基礎。一本生物教材的信 息量是有限的,且很多資訊是滯後的,其知識相對也是基礎的。教材不經教師精心處理,教法、教學模式不經 教師精心設計,不把教與學的知識、內容融入自然、融入社會,不把運動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