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思維文化因素在中國工藝美術起源演繹中的作用

學問君 人氣:2.68W
談思維文化因素在中國工藝美術起源演繹中的作用
摘要: 本文從中國原始先人的思維方式談起,分析了影響中國工藝美術的發生及演繹的思想文化因素的成因及根據。

關鍵詞: 中國工藝美術 起源演繹 思維文化
  
  一、引言
  
  中國工藝美術發生的歷史較爲久遠,在久遠的年代裏,我們無法確切地知道史前美術史上發生的一切,但是我們可以從原始先人遺留下來的痕跡來分析其思維方式,以及由此種方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來探討藝術的發展演繹。影響中國工藝美術發生發展的因素很多,因爲藝術作爲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其發展史必定受多個因素共同組成的環境的影響,包括哲學、自然科學、文學、社會科學等相關學科。本文主要從思維、圖騰、神話、階層分類來探討。
  
  二、工藝美術的起源演繹概說
  
  從起源來說,整個人類社會工藝美術的起源應該具有共通之處。正如一位哲人所說:人類趟過的是同一條河流。整個工藝美術發展的源頭可以追溯到世界的遠古洪荒時代,也許當我們的原始先人從樹上走下來,打製第一塊石器並用它來打擊遠方的飛禽走獸時,第一件工藝美術作品就產生了。不論這件作品的創作思維、審美心理、作品的功效如何,這件作品都應該是屬於工藝美術系列。“製造工具的行爲開啟了動物快感向人類美感轉化的一系列過程的閘門,特別是對造型藝術來說,工具堪稱爲一切造型藝術的鼻祖,它包含着造型藝術的基本萌芽”,[1]因爲人類的歷史是從製造工具開始的,任何工具的製造都是根據當時的勞動需要和能夠駕御的物質材料製造出來的,大自然能夠提供給人類的最爲直接與方便的材料便是石頭,最早的工藝美術起源於最早的工具設計,而最早的工具設計就是石器設計。人們對最早的石器加工,“自然談不上有規律的審美加工,但當時的人類確實已在觀念中形成了對石器具體形狀性能的藍圖,在千萬遍反覆實踐中,對於在具體制作過程中建立起來的諸如尖或者薄等形體概念和在具體砍砸時由這些形體產生的使用快感之間建立的思考,成爲最早的對美的認識的客觀物質基礎”。[2]因此,我們可以說,第一件可以利用並利用了的石器工具就是第一件工藝美術品。
  儘管原始先人不能夠用文字記錄他們所發生的一切,但是我們可以從他們遺存的痕跡來推測他們的文化背景。從現存的遺物看來,他們的作品往往有以下幾個特點:求大、求活、求全、求美。關於求大的作品遺留的很多,如遼寧紅山文化出土的女神像,突出地跨大了女性身體軀幹。同時,這種大的特點也有滿的意味,從馬家窯出土的旋紋瓶可以看到構圖的飽滿與韻律,這體現了原始先人的審美特點。《說文解字》對“美”的解釋:“美,從羊從大。”體現了中國人最原始的審美感受。這種對大的讚美是人類對自然的理解和感受。“活”即指充滿生命活力的意思,爲了在自然界中存活下來,人類不惜一切手段,甚至希望藉助超自然的力量,當然,這種超自然的力量是人類在自然的理解之上而產生的虛幻的飄渺理想的精神力量,在原始人的觀念中,生與死是人在世界中不同的生活環境,生的環境是在現實的自然界之中,而死是在虛幻的天國。在半坡遺址中我們可以看到夭折的兒童的遺體是放在陶罐中的,陶罐的頂部有小孔,小孔是靈魂通向另一個世界的通道。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知道原始人的對生存的觀念,在工藝美術的發展演繹中這種觀念的影響是很大的。至於求全與求美的觀念,我認爲是中國人的吉祥與審美心理的體現。中國的工藝美術在以後的相當長的時間裏一直沿着自己的方式在發展,無不滲透着自己的這種觀念。
  三、工藝美術起源演繹的思維文化
  
  遠古時代,萬物洪荒,生存環境極其惡劣,人類對自然的一切感到陌生和恐懼,日月星辰的變換,山崩地裂的災難,生老病死的神祕,無一不給人類帶來了障礙,人類靠自己的勞動改變着自然,同時也在改變着人類本身;勞動在改變着人類的同時,也在鍛鍊着人的'思維。由於對自然的不理解,原始人賦予自然萬物靈性,試圖以此親近自然,於是便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萬物有靈”的觀念自始至終貫穿在原始人的頭腦之中,正如泰勒所說:“事實上,萬物有靈是宗教哲學的基礎,從野蠻人到文明人來說都是如此。雖然最初看來它提供的僅是一個最低限度的,赤裸裸的,貧乏的宗教定義,但隨即我們就能發現她那種非凡的充實性。因爲後來發展起來的枝葉無不根植於它。”原始人正是在萬物有靈觀念的基礎上形成基本的陰陽觀念,而陰陽觀念無不貫穿在人類的工藝設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