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職會計資訊化教學設計研究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03W

【摘要】資訊技術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已是一種趨勢,傳統教學手段顯現出的弊端更加突出,本文以高職財務會計課程中的庫存現金清查爲例,探討在教學設計中合理利用資訊化教學手段,整合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

高職會計資訊化教學設計研究的論文

【關鍵詞】高職;財務會計;資訊化教學;庫存現金清查

一、前言

《教育資訊化十三五規劃》中提到依託資訊技術營造資訊化教學環境,促進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改革,推進資訊技術在日常教學中的深入、廣泛應用,適應資訊時代對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爲了推進資訊技術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從2015年開始舉辦資訊化教學競賽,截止目前,已舉辦四屆。透過以賽促教,目前長工院的部分課程已實現資訊化教學。本文以財務會計課程中庫存現金清查爲例,探究資訊化教學設計。

二、會計資訊化教學概念

透過對國內近10年相關文獻的查閱,筆者發現會計資訊化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候玉鳳認爲,會計資訊化是IT與會計融合的過程,透過資訊技術,充分開發和利用會計資訊資源。[1]這是早期對會計資訊化的一種解釋,是一種狹義的資訊化。在教學過程中,各大高校也以培養會使用財務軟件的應屆畢業生爲目標,引入金蝶、用友等財務軟件。教師利用財務軟件爲學生創造一個包括會計資訊的採集、存儲、處理和傳送的體驗式財務業務一體化會計環境,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模擬互聯網會計資訊化環境進行會計業務處理。[2]這種早期的資訊化教學與時代接軌,並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近幾年來,翻轉課堂、慕課、私播課、微課等大量面世,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的應用又將會計資訊化教學改革推上一個新臺階。”[3]朱鵬華認爲,資訊化教學以現代教學理念爲指導,以資訊技術爲支援,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活動。其主要特點爲:強調新型教學模式的構建;教學內容具有更強的時代性和更造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特點。[4]根據資訊化教學的相關定義,廣義的會計資訊化教學教學可以理解爲,除了使用財務軟件進行會計資訊化教學之外,更多的是改革教學方法,引入混合式教學模式,讓互聯網資訊化技術充分融合到會計資訊化教學的全過程中來。

三、會計課程教學現狀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主要就業面向是中小企業、金融企業、非營利組織等單位的會計覈算、會計監督、會計工作管理、涉稅業務辦理、財務管理等工作崗位。這些工作崗位對會計畢業生職業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能夠進行賬務處理或能夠看懂企業的賬務處理。根據相關職業能力要求,會計專業開設的財務會計課程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相關崗位工作中必需的知識,熟練財務會計軟件,會進行賬務處理,具備實踐操作和分析的能力。本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今後的基本職業能力。以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爲例,目前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課堂不活躍

課堂不活躍主要表現在,教師在講臺上唱獨角戲,學生在下面低頭玩手機;教師想與學生進行互動,但是隻有個別學生配合。經過對學生進行調查,課堂不活躍的原因在於,第一,由於學生都是沒有任何實務經驗的,所以財務會計課程的一些概念對於他們來說是很抽象的,導致聽不懂、不想聽。第二,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很難使抽象問題變得具體,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基於此,財務會計課程教師急需採用資訊化教學手段變抽象問題爲具體,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實踐少、理論多

財務會計課程是初級職稱考試的必考課程之一,也是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學生對該課程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職稱考試和後續專業課程學習。財務會計課程內容非常多,課時又比較有限。教師爲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儘量把考試大綱涉及的知識都講遍,所以只能一個勁地多講,學生練習的時間就相對很少了。這樣的以講師爲主體的課堂教學,很難真正使學生消化吸收知識。所以,教師有必要利用資訊化教學手段,改變教學方法,變學生爲課堂主體,多做多思考,這樣才能夠真正掌握相關知識。下面,筆者以財務會計課程中庫存現金清查的教學設計爲例,分別從教學分析、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反思四個方面闡述如何在教學中運用資訊化手段。

四、庫存現金清查資訊化教學設計

(一)教學分析

課程性質。本課例“庫存現金清查”選擇高職會計專業初級會計實務。初級會計實務課程爲會計專業核心課程,是後續中級會計實務、審計等課程的基礎,同時也是初級職稱考試科目之一。綜合考慮,選取高麗萍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財務會計實務第二版作爲授課教材,本教材的優點在於是資源共享課程,同學們除了可以聽老師講課之外,還可以在共享課程網站自學相關內容。教學內容。在初級會計實務課程中,資產部分佔用的篇幅最大。在所有的資產中,貨幣資金的流動性最強,最容易丟失。所以,筆者選取初級會計實務課程第二章貨幣資金第二節庫存現金的一個知識點來進行資訊化教學設計探究。

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透過本次課程希望學生能夠掌握庫存現金清查的概念和要求;掌握庫存現金清查的賬務處理。

②技能目標:透過課堂練習,希望學生能夠編制清查報告表,能夠對庫存現金清查進行正確的賬務處理。

③職業素養目標:本次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嚴謹規範的實際操作技能;培養遵紀守法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庫存現金清查結果(盤盈、盤虧)的賬務處理。

教學難點,明確過渡性帳戶“待處理財產損溢”的登記方法。

學情分析。本課程教學對象爲會計專業大一第二學期學生。他們已學習了基礎會計和財經法規,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和財經法規知識;並且大一學生擁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大一學生缺乏實務經驗,對賬務處理和會計科目的理解存在困難。本課程採用資訊化手段進行教學,從而可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資訊化手段也使得學生的自學和複習變得更加方便;與此同時,如何運用好電子媒介成了資訊化教學過程中的挑戰。

(二)教學設計

教學方法。本課例主要用到四種教學方法:視頻、模擬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行動導向教學法。透過播放小視頻調動學生積極性;透過創設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情景,化抽象問題爲具體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在正式講解過程中,透過分析具體案例,來解決案例中的問題;採用行爲導向教學法,並且給學生時間來進行課堂練習,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用課堂互動代替從頭到尾的理論灌輸。[5]資訊化教學手段。資訊化手段包括課程共享平臺、課堂派APP、聊天工具等。

第一,透過課程共享平臺,學生可以自主進行在線學習和課後練習。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爲主,教師在課堂上把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是被動接受的狀態。在資訊化教學環境下,教師和學生的地位發生了變化,學生是主體,學生透過課前自學,已經掌握了一部分新知識,課堂上主要是進行互動應用相關知識。學生成了課堂主人,學習積極性有了大幅度提升。

第二,教師運用課堂派,共享學習資料,發佈在線作業和批閱作業,並且進行課堂互動。實踐證明,使用課堂派進行課堂互動,學生參與率顯著提高。

第三,透過聊天工具,教師和學生可以實時交流學習問題。傳統教學中,教師下課就走人。在資訊化條件上,學生可以實時與教師聯繫,教師實時給學生解答疑難問題。

第四,建立微信公衆平臺,教師透過該平臺推送行業最新消息,拓展知識面。環節設定和時間分配。新課引入,5分鐘;認識庫存現金清查,20分鐘;盤點報告表的編制,20分鐘;盤點結果(盤盈)的賬務處理,20分鐘;課堂練習(盤虧),15分鐘;點評、總結,10分鐘。

(三)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教師在課堂派平臺發佈預習任務,學生登入課堂派領取課程預習任務。預習任務爲:盛達公司的出納丁寧每天在營業終了之後都要對庫存現金進行清點,現金的實存數和賬存數沒有出現過問題。一天,下班時財務主管帶着會計一起找到丁寧,說要一起清點一下現金。如果你是丁寧,你會有什麼看法呢?你該怎樣做呢?學生登入愛課程共享平臺,觀看庫存現金清查的視頻,根據自己的理解完成預習任務,並提交。教師透過在線評閱,發現本次課程有30位同學預習並完成了預習任務。

2.課堂實施新課引入(5分鐘):透過播放《人民de名義》中清點現金的視頻引發學生討論,調動他們對現金清查學習的積極性。透過班費這個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提問學生如何監督班費的使用,引出新課現金的清查。認識庫存現金清查(20分鐘):根據課前發佈的任務,即盛達公司財務主管和會計要求出納丁寧一起清點現金的事項,要求同學分組討論如果自己是丁寧該怎麼做。討論完成後,隨機抽取學生回答,總結以下幾點:爲什麼需要清查現金;現金清查的概念;清查人員;清查方法;清查要求及過程。盤點報告單的編制(20分鐘):給出一張由出納丁寧編制的現金盤點清單,上面顯示現金實有數爲2625.5元,但是日記賬的餘額爲2659.8元。提問:爲什麼實有數與日記賬餘額不一致。根據同學回答,總結兩個方面原因,其一是賬的問題,其二是實物的問題。針對賬的問題,檢查如果存在沒有及時入賬的情況,可以調整賬面記錄。調整之後,發現賬面數爲2434.8,與實際還是不相符合。那麼就是實物方面的問題了。這也是我們這次課希望透過賬務處理解決的問題。根據盤點結果編制盤點報告單。盤點結果(盤盈)的賬務處理(20分鐘):根據同學們編制出來的盤點報告單,編制會計分錄。首先,需要把賬調成和實際一致:借:庫存現金190.7貸:待處理財產損溢190.7。然後查明原因,明確責任。如果是屬於其他人的錢,那就計入其他應付款;如果是無法查明原因的錢,那就計入營業外收入,作爲企業的偶然所得。本案例中,是無法查明的原因,從而需要從待處理財產損溢結轉入營業外收入。另外,提示同學們注意待處理財產損溢這個科目。這是一個資產性質的過渡科目,但是使用時像損益類科目,很特殊。課堂練習(15分鐘):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了案例分析之後,老師在課堂派再發佈一個任務,即某企業盤虧50元現金。由同學們自己獨立完成,以此來檢查同學們的掌握情況。這是一個盤虧的業務,不同於盤盈,賬務處理剛好相反,但是也同樣分成兩步來完成。點評、總結(10分鐘):根據學生提交上來的賬務處理,點評練習情況。然後,總結出,如果是盤虧該如何處理,尤其是無法查明原因的.盤虧,應當計入管理費用。同時,再次總結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的用法,即查明原因之前,盤盈記入該科目貸方,盤虧記入借方;查明原因之後,盤盈從借方轉銷,盤虧從貸方轉銷,轉銷之後該科目餘額應爲0。透過課堂派發布關於待處理財產損溢的一個選擇題,評價學生對難點問題的掌握情況。課後提升。透過多種媒介發佈作業、與學生交流。課後,教師將課件共享到課堂派資料中,同學們隨時可以查閱課件。同樣的,作業也可以發佈在課堂派中。針對於重難點以及課堂上沒有聽懂的知識點,同學們可以登入愛課程資源共享平臺,自學相關知識點。還有一些疑問需要跟老師交流的,可以透過QQ或微信進行聯繫。

(四)教學反思

本次課程主要採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多種資訊化手段,讓學生有更多的途徑學習新知,並且可以更頻繁的與老師互動,課堂派教學軟件的運用,使得課堂教學互動性增強,教師可以更方便地監督學生學習。

五、資訊化教學帶來的效果

筆者將以上資訊化教學手段運用到初級會計實務課程的教學中,經過一個學期的試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參與課堂互動的人數顯著提升

透過課堂派數據顯示,每次課堂互動都有80%以上的學生參與。學生對課堂派這樣一種現代化的APP普遍比較接受,而且他們在課堂派做過的作業、參與過的討論都會留下痕跡,這也成了我們計算平時成績的依據,學生也可反覆翻看以前做過的題目來進行復習。

(二)掛科的人數明顯減少

對比前兩屆學生,這屆學生期末考試及格率明顯提高,每個班均只有5個人掛科。高職的學生普遍不喜歡做筆記,在傳統教學手段下,雖然考的都是做過的題,但由於沒有做筆記,很多人最後什麼都記不起來了,每個班都有近20個人掛科。在資訊化教學模式下,只要是課堂上講過的,學生的APP上都有記載,這種記載可以供學生實時看、反覆看,考試就變得簡單了。

(三)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在資訊化教學模式下,學生是主體,老師主要是導學。透過角色的重新定位,學生不僅要自學專業知識,而且還要動手操作,一方面提高了業務處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培養了自學能力。能力和素養的同步提升正是我們高職教育的目標所在。

【參考文獻】

[1]侯玉鳳,曾敬.基於“三論”解析會計資訊化相關概念[J].財會月刊,2012(24).

[2]何定洲,董蓉.“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會計教學的新思路[J].科學大衆(科學教育),2016(02).

[3]杜靜.高職會計資訊化教學改革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安徽省高職院校爲例[J].當代會計,2017(07).

[4]朱鵬華.高職數學資訊化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4(32).

[5]鄭普.高職基礎會計課程資訊化教學設計探究——以“現金支票的填寫”爲例[J].廣西教育,2017(03):78-80.

作者:陳林 單位: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