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初一歷史教學經驗論文

學問君 人氣:3.09W

歷史探究式教學的本質是教師創設探究環境,激發學生探究歷史的興趣,組織和指導學生主動地瞭解歷史事實、闡釋歷史現象、揭示歷史規律,以下是小編爲您整理的初一歷史教學經驗論文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初一歷史教學經驗論文

摘要]對學生而言,其接觸歷史學科的時間相對較晚,在進入初中後才正式開始對歷史學科的學習。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教授歷史的相關知識,是初中歷史教學的根本任務,但是由於歷史知識相互之間的時間跨度較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學生對歷史的興趣點,藉此來引導學生對歷史進行學習。

關鍵詞]初中歷史;歷史教學;目標;興趣

作爲一名初中歷史教師,其首要任務就是做好對學生的歷史教學,順利地完成相應教學任務,並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從淺層次上看,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教學效果的好壞在於其使用的教學方式方法是否被學生所接受,但是從深層次來看,初中歷史教學並非是一個單純的教學方式方法問題,其實涉及的是教師教學理念的問題。

一般來說,如果教師不及時的學習瞭解新的教學成果,教學理念就得不到及時的更新,那麼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就較爲老套,無法提起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從而無法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反之,如果教師能夠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同時,也保證不斷學習,對新的教學研究成果進行了解、學習,並及時地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日常的歷史教學之中,那麼這個教師的教學方式就會推陳出新,從而能夠將學生的目光吸引過來,提起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

一、初中歷史教師要明確教學的目標

就當前新課程標準而言,學校教育對初中歷史的目標有所改變,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光是要讓學生透過對歷史的學習來學會相關的歷史知識;,還要讓學生透過對歷史的'學習學會獲取歷史知識的方法;讓學生透過對歷史的學習學會積極自主地去進行歷史學習;讓學生透過對歷史的學習來明白做人的道理;讓學生透過對歷史的學習瞭解到社會發展的進程;進而讓學生透過對歷史的學習獲得一定的審美能力,等等。

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內容雖然都是歷史上的事物,但是其同樣也肩負着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重要使命,學生要能夠學會將歷史照進現實,將歷史和現實進行對比學習,從而瞭解到事物的本質。同時,這樣一個學習過程需要教師持續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透過日常的歷史教學,掌握相關的歷史知識,從而去對人類社會的過去進行了解,這不僅有助於學生對歷史意識的形成,而且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歷史素養和人文素養,讓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一定程度的豐富,從而使學生能夠以客觀辯證的唯物主義歷史觀來全面的認識整個人類社會,並站在歷史的角度來對今天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分析,那麼答案就會自然而然的呈現出來了。

把歷史教育教學的觀念從注重學生的歷史知識學習轉到注重學生歷史綜合素養的培養與發展上,以將學生的基本素質進行全面提高爲初中歷史教學的宗旨,着眼於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培養,讓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並透過不斷的學習將這些能力予以提升。初中歷史教師只有把這樣一種理念滲透進自己的內心深處,讓其成爲自己的潛在意識,這樣才能保持自己所明確的教學方向不動搖。

二、初中歷史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興趣

學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個體,其從小學到初中的過程中,心理、生理均產生了較爲明顯的變化,且因爲初中階段的教學同小學階段的教學大相徑庭,使得這一階段中學生的身心變化顯得尤爲特殊。

就學生而言,其在小學階段的思維方式和初中階段完全不同,在小學階段主要是對事物進行形象思維,這對能看得見、摸得着的物體有極強的理解和領悟能力。而到了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逐漸走向成熟,這一時期中邏輯思維開始逐漸替代形象思維,在保留形象思維的前提下,以邏輯思維爲主導。當然,還有一個較爲特殊的羣體,就是剛進入七年級(初一)的學生,因爲才從小學進入到初中,所以思維的模式還沒有完成從形象到抽象的轉換。學生雖然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歷史知識學習,但是思維暫時還停留在事物的淺表。

其具體表現爲,對歷史課本中的歷史故事感興趣,特別是對一些大英雄的事蹟特別感興趣,同時又對一些較爲新奇的歷史知識感興趣,通常思考一些不着邊際的問題,過分的關心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正是基於這樣一種情況,初中歷史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水平進行大致的瞭解,特別是處於七年級(初一)階段的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確定歷史教學內容的安排起點如何、難易度如何,從而順利的達到應用的教學目的。“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正是向我們揭示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表明了興趣對於學生的歷史學習來講,有極爲明顯的心理效應,能夠促使學生在對歷史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進入到一種特殊的興奮狀態,並能在這種興奮的狀態下催生出對歷史學習的動力,並能夠強化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慾望。這樣就將興趣這樣的“非智力因素”成功的轉化成“智力因素”,從而爲學生的歷史學習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在接下來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只要增加自己對知識的儲備,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進行教學,讓整個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才能使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持續保持下去即可。

同時,教師還要能夠在教學中做到將歷史知識化繁爲簡,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的對歷史知識進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保持恆久,從而使整個初中的歷史教學能夠得以順利開展。在初中的歷史教學中,教師要以新課程標準爲歷史教學的基本指導,明確教學的目標,引導好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進而把學生引入到歷史學習的殿堂中來,讓學生透過對歷史的不斷學習,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讓學生學會以全面、辯證、唯物的眼光來看待社會的發展,從而培養起學生良好的歷史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樊雪飛.初中歷史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探究,2014(1):54-54.

[2]徐波.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D].南京:南京師範大學,2011.

[3]李景華,劉洪輝.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1999(3):105-106.